一种油缸驱动行位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91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油缸驱动行位的模具,包括下模结构、顶针板、上模结构、拉动板、液压缸和滑动模芯,上模结构与下模结构滑动连接,顶针板位于上模结构与拉动板之间,拉动板上设有第一避让槽,下模结构一侧设有支撑凸台,液压缸贯穿支撑凸台并固定连接于支撑凸台一侧,滑动模芯与支撑凸台滑动连接,液压缸的推杆与滑动模芯一端固定连接,下模结构中央设有第一半槽,上模结构中央设有第二半槽,当上模结构与下模结构合模时,第一半槽与第二半槽形成模型合槽,液压缸能够推动滑动模芯进入模型合槽内;本油缸驱动行位的模具能够有效地生产单一开口结构的壳体,保证了塑料的均衡凝固,为企业提生产单一开口结构的壳体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术支持。术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缸驱动行位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是一种油缸驱动行位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0003]注塑模具作为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的结构和精确的尺寸。注塑模具一般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0004]在生产U型外壳体产品时,由于U型外壳体均为单一开口的结构,而且其内部空腔较大,塑胶在挤入时则难以保障其能够均衡凝固,在生产时要保证U型外壳体的壁厚一致则尤为困难。
[0005]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油缸驱动行位的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油缸驱动行位的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7]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提出一种油缸驱动行位的模具,包括下模结构、顶针板、上模结构、拉动板、液压缸和滑动模芯,所述上模结构与所述下模结构滑动连接,所述拉动板远离所述下模结构并与所述上模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顶针板位于所述上模结构与所述拉动板之间,所述拉动板上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拉动板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避让槽内,所述下模结构一侧设有支撑凸台,所述顶针板一端与所述支撑凸台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贯穿所述支撑凸台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凸台一侧,所述滑动模芯与所述支撑凸台滑动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推杆与所述滑动模芯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模结构中央设有第一半槽,所述上模结构中央设有第二半槽,当所述上模结构与所述下模结构合模时,所述第一半槽与所述第二半槽形成模型合槽,所述液压缸能够推动所述滑动模芯进入所述模型合槽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凸台内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模芯两侧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收容于所述滑动槽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的推杆上设有第一连接位,所述滑动模芯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位,所述第一连接位与所述第二连接位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凸台上设有导入槽,所述导入槽与所述第一半槽导通。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凸台上设有第二避让槽,所述液压缸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避让槽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顶针板上设有多个推动柱,多个所述推动柱插入所述上模结构内并朝向所述第二半槽。
[0014]进一步的,所述顶针板上设有固定柱,所述支撑凸台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柱部分收容于所述固定槽内。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下模结构上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第一半槽导通。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下模结构上设有注入口,所述注入口背离所述导流槽并与所述导流槽导通。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出一种油缸驱动行位的模具,包括下模结构、顶针板、上模结构、拉动板、液压缸和滑动模芯,上模结构与下模结构滑动连接,拉动板远离下模结构并与上模结构固定连接,顶针板位于上模结构与拉动板之间,拉动板上设有第一避让槽,拉动板部分收容于第一避让槽内,下模结构一侧设有支撑凸台,顶针板一端与支撑凸台固定连接,液压缸贯穿支撑凸台并固定连接于支撑凸台一侧,滑动模芯与支撑凸台滑动连接,液压缸的推杆与滑动模芯一端固定连接,下模结构中央设有第一半槽,上模结构中央设有第二半槽,当上模结构与下模结构合模时,第一半槽与第二半槽形成模型合槽,液压缸能够推动滑动模芯进入模型合槽内;在注塑时,上模结构先与下模结构合模,然后加热融化成糊状后的塑料则通过注入口定量注入至导流槽内,并通过导流槽流入模型合槽内,然后液压缸则推动滑动模芯进入模型合槽内,此时模型合槽内的糊状塑料则被挤压并逐渐贴合滑动模芯与模型合槽之间的缝隙流动,在滑动模芯滑动至尽头后糊状塑料则不再流动,待温度下降时塑料则成型成壳体,此时液压缸往回拉动滑动模芯脱离塑料壳体,然后外部设备则拉动拉动板带动上模结构滑动开模,此时塑料壳体则连同上模结构被拉出,在拉出时顶针板上的多个推动柱则插入第二半槽内将塑料壳体从第二半槽推出,完成开模;综上所述,本油缸驱动行位的模具能够有效地生产单一开口结构的壳体,保证了塑料的均衡凝固,为企业提生产单一开口结构的壳体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油缸驱动行位的模具的爆炸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油缸驱动行位的模具爆炸时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油缸驱动行位的模具的下模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油缸驱动行位的模具在合模时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油缸驱动行位的模具的剖视图;
[0024]图6为图1标号A的示意图;
[0025]图7为图1标号B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请参考图1

7,本技术提出一种油缸驱动行位的模具,包括下模结构1、顶针板2、上模结构3、拉动板4、液压缸5和滑动模芯6,上模结构3与下模结构1滑动连接,拉动板4远
离下模结构1并与上模结构3固定连接,顶针板2位于上模结构3与拉动板4之间,拉动板4上设有第一避让槽41,拉动板4部分收容于第一避让槽41内,下模结构1一侧设有支撑凸台11,顶针板2一端与支撑凸台11固定连接,液压缸5贯穿支撑凸台11并固定连接于支撑凸台11一侧,滑动模芯6与支撑凸台11滑动连接,液压缸5的推杆与滑动模芯6一端固定连接,下模结构1中央设有第一半槽12,上模结构3中央设有第二半槽31,当上模结构3与下模结构1合模时,第一半槽12与第二半槽31形成模型合槽1231,液压缸5能够推动滑动模芯6进入模型合槽1231内;下模结构1上设有导流槽13,导流槽13与第一半槽12导通;下模结构1上设有注入口14,注入口14背离导流槽13并与导流槽13导通;顶针板2上设有多个推动柱21,多个推动柱21插入上模结构3内并朝向第二半槽31。
[0028]在本实施方式中:
[0029]下模结构1用于与上模结构3配合使用;
[0030]支撑凸台11用于为滑动模芯6提供一个滑动的支撑结构;
[0031]第一半槽12为塑料模型体积一半的槽位,与第二半槽31配合使用,用于容纳糊状的塑料;
[0032]导流槽13用于将从注入口14流入的糊状塑料导流入第一半槽12内;
[0033]注入口14为本油缸驱动行位的模具与外部注塑机的对接口,用于注入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缸驱动行位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结构、顶针板、上模结构、拉动板、液压缸和滑动模芯,所述上模结构与所述下模结构滑动连接,所述拉动板远离所述下模结构并与所述上模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顶针板位于所述上模结构与所述拉动板之间,所述拉动板上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拉动板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避让槽内,所述下模结构一侧设有支撑凸台,所述顶针板一端与所述支撑凸台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贯穿所述支撑凸台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凸台一侧,所述滑动模芯与所述支撑凸台滑动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推杆与所述滑动模芯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模结构中央设有第一半槽,所述上模结构中央设有第二半槽,当所述上模结构与所述下模结构合模时,所述第一半槽与所述第二半槽形成模型合槽,所述液压缸能够推动所述滑动模芯进入所述模型合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驱动行位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台内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模芯两侧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收容于所述滑动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驱动行位的模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博克斯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