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针机构及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303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顶针机构,包括顶针板和若干顶针,所有所述顶针安装在顶针板上,所述顶针远离顶针板的一端上设置有顶升段,所述顶升段与顶针连接处形成安装台阶,所述顶升段上活动套装有缓冲顶升台,所述缓冲顶升台能够沿着所述顶针的长度方向滑动,且下端能够与安装台阶的侧面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顶针机构在常规的顶针基础上设计有缓冲顶升台,缓冲顶升台能够与顶升段进行相对滑动,这样使得缓冲顶升台在与A板接触时,实现柔性接触,降低刚性接触,减少磨损量。同时缓冲顶升台由于套装在顶升段上,因此运动空间小,减少了对模具的影响。减少了对模具的影响。减少了对模具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针机构及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是一种顶针机构及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是目前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模具,主要由定模、动模、顶出机构等组成。目前对于结构复杂的注塑零部件,需要分阶段进行顶升,这样可以依次将A板和前模进行顶升分离,这样可以保证A板上的前模仁与B板上的后模仁之间所行程的成型腔具有足够的取出空间,便于取下已经注塑成功的零部件。
[0003]然而目前的顶针机构一般采用分阶梯顶升A板和前模的方式进行顶升,利用不同顶升台之间的距离差来实现阶段顶升。例如中国专利CN201920822842.3

一种二次顶出模具公开了一种二次顶升的模具,同时也公开相应的顶针结构,但是该专利中顶针设置有两个顶出部,但是这第二顶出部采用铰接的方式与顶杆连接,同时通过限位弹性元件进行连接。虽然上述技术也能实现第二顶出部与A板的柔性接触,但是由于第二顶出部与顶杆之间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使得第二顶出部在于A板进行接触时,第二顶出部向外摆出的活动空间大,限位弹性元件容易受拉损坏,同时A板的磨损量也因为第二顶出部的摆动而增大,导致顶针的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技术提出一种顶针机构及模具,本顶针机构及模具结构简单,能够实现柔性顶升A板,提高顶针及模具使用的寿命。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顶针机构,包括顶针板和若干顶针,所有所述顶针安装在顶针板上,所述顶针远离顶针板的一端上设置有顶升段,所述顶升段与顶针连接处形成安装台阶,所述顶升段上活动套装有缓冲顶升台,所述缓冲顶升台能够沿着所述顶针的长度方向滑动,且下端能够与安装台阶的侧面抵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缓冲顶升台包括滑动筒和缓冲弹簧,所述滑动筒滑动安装在顶升段上,所述滑动筒靠近安装台阶的一端上设置有安装环台,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卡置在安装环台上,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能够与安装台阶的侧面抵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筒远离安装台阶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顶升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段的外侧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筒远离安装台阶的一端上设置有配合滑槽的卡块。
[0010]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段向外的一端上设置有能够拆卸的顶推头,所述顶推头的外径大于顶升段的外径。
[0011]进一步的,所述顶针远离顶升段的一端上设置有插装段,所述插装段上设置有卡位压环,卡位压环的外径大于顶针的直径,所述顶针板上设置有若干插孔,所述插装段插装并卡置在插孔内,所述卡位压环能够与插孔的端面抵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顶针板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卡位压环上设置有配合限位柱的限位孔。
[0013]一种模具,包括模具本体,还包括顶针机构。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的顶针机构在常规的顶针基础上设计有缓冲顶升台,缓冲顶升台能够与顶升段进行相对滑动,这样使得缓冲顶升台在与A板接触时,实现柔性接触,降低刚性接触,减少磨损量。同时缓冲顶升台由于套装在顶升段上,因此运动空间小,减少了对模具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顶针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顶针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顶针的爆炸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顶针的剖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模具本体与顶针顶针机构配合的结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请参考图1至图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顶针机构。尤其参见图6,其中模具本体包括前模40和后模50,所述前模40上设置有A板70,所述A板70上设置有前模仁,所述后模50上设置有B板60,所述B板60上设置有配合前模仁的后模仁;所述后模仁和前模仁扣合并形成成型腔,其中前模仁固定在A板70上,能够跟随A板70一并被顶升,而后模仁固定在B板60上。其中,顶针机构安装在后模50与B板60之间,且输出端能够活动穿过B板60和A板70。其中,顶针机构,包括顶针板10和若干顶针20,所有所述顶针20安装在顶针板10上,所述顶针20远离顶针板10的一端上设置有顶升段21,所述顶升段21与顶针20连接处形成安装台阶22,所述顶升段21上活动套装有缓冲顶升台30,所述缓冲顶升台30能够沿着所述顶针20的长度方向滑动,且下端能够与安装台阶22的侧面抵接。其中,顶针板10设置在后模50与B板60之间之间,而顶针20活动穿过B板60和A板70。此外,缓冲顶升台30具有形变功能,能够有效吸收冲击力。其中,缓冲顶升台30能够与A板70相抵接,而顶升段21的端头能够活动穿过A板70与前模40相抵接。这样顶针板10在顶升油缸驱动顶升时,带动顶针板10以及顶升台30一并被顶升,而顶升段21的顶部最先与前模40底部相抵接,这时随着顶针板10继续被顶升,这时顶针20、前模40以及缓冲顶升台30继续向上运动,这时缓冲顶升台30逐渐与A板70底部进行接触,这时由于缓冲顶升台30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为此这时缓冲顶升台30逐渐被压缩形变,直至形变力等于A板70的重力时,这时顶针20连同缓冲顶升台30一并将A板70顶起,实现二次顶升操作。
[0024]进一步的参见图4至图6,为了更好地实现柔性与A板70底部进行接触,本申请给出了所述缓冲顶升台30的具体结构,其中缓冲顶升台30包括滑动筒31和缓冲弹簧32,所述滑
动筒31滑动安装在顶升段21上,所述滑动筒31靠近安装台阶22的一端上设置有安装环台33,所述缓冲弹簧32的一端卡置在安装环台33上,所述缓冲弹簧32的另一端能够与安装台阶22的侧面抵接。在实际的使用中,滑动筒31的上端能够与A板70底部进行抵接,在逐渐顶起A板70时,缓冲弹簧32被逐渐压缩,直至缓冲弹簧32被完全压缩或者压缩后的缓冲弹簧32所能提供的顶升力与A板70的自重相同,在本申请中由于缓冲顶升台30具有多组,为此所有缓冲弹簧32所提供的顶升力等于A板70的重力。在本申请中,滑动筒31的主要目的是相对固定缓冲弹簧32,保证缓冲弹簧32的正常形变。
[0025]此外参见图5,在本申请的一个改进实施例中,滑动筒31内设置有阶梯孔36,阶梯孔36的小端内壁与顶升段21的外壁相契合,这样滑动筒31能够稳固地滑动安装在顶升段21上。而阶梯孔36的大端内壁不与顶升段21的外壁相接处,这时可以用来容置缓冲弹簧32,本实施例中缓冲弹簧32的一端能够卡置在阶梯孔36的大端上,其中安装环台33设置在阶梯孔36的大端与小端的阶梯面上,这样即可通过安装环台33以及阶梯孔36的大端外壁将缓冲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针机构,包括顶针板和若干顶针,所有所述顶针安装在顶针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远离顶针板的一端上设置有顶升段,所述顶升段与顶针连接处形成安装台阶,所述顶升段上活动套装有缓冲顶升台,所述缓冲顶升台能够沿着所述顶针的长度方向滑动,且下端能够与安装台阶的侧面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顶升台包括滑动筒和缓冲弹簧,所述滑动筒滑动安装在顶升段上,所述滑动筒靠近安装台阶的一端上设置有安装环台,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卡置在安装环台上,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能够与安装台阶的侧面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筒远离安装台阶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顶升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段的外侧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博克斯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