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体缸孔自定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013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体缸孔自定心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壁顶部固定连接有曲板,所述曲板的顶部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的上方设有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底部与第一竖杆的顶部固定相连,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曲板的内壁底部设有定心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定心技术领域,该发动机缸体缸孔自定心结构,通过竖板、摆动杆、竖筒、圆帽、支架、曲孔、圆盘第三竖杆、横管、圆筒、第一螺纹杆和伺服电机的配合,可以对缸体的固定更加稳定,并且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缸体进行定心,方便了工作人员使用。方便了工作人员使用。方便了工作人员使用。

A self centering structure for cylinder hole of engine cylinder b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缸体缸孔自定心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自定心
,具体为一种发动机缸体缸孔自定心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的生活处处变的智能化,无论是汽车,动力设备等都需要发动机,发动机为其提供动力,减小人工作业,提供工作效率,其中在发动机生产过程中,就离不开自定心结构。
[0003]现有的发动机缸体缸孔自定心结构,无法更好的对缸体进行加紧,而且无法对不同尺寸的缸体进行定心,导致工作繁琐,现有的发动机发动机缸体缸孔自定心结构,无法快捷的更好电机,延长工作时间,给工作人员带来麻烦,而且现有的发动机发动机缸体缸孔自定心结构,没有手动控制结构,当发生电机损坏时,就不能够正常工作,降低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缸体缸孔自定心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发动机缸体缸孔自定心结构,无法更好的对缸体进行加紧,而且无法对不同尺寸的缸体进行定心,导致工作繁琐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发动机缸体缸孔自定心结构,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缸体缸孔自定心结构,包括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的外壁顶部固定连接有曲板(9),所述曲板(9)的顶部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竖杆(7),所述第一竖杆(7)的上方设有第二竖杆(6),所述第二竖杆(6)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齿轮(5)的底部与第一竖杆(7)的顶部固定相连,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齿轮(5)的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4),所述曲板(9)的内壁底部设有定心装置(1);所述定心装置(1)包括竖板(101)、摆动杆(102)、竖筒(103)、圆帽(104)、支架(105)、曲孔(106)、圆盘(107)第三竖杆(108)、横管(109)、圆筒(110)、第一螺纹杆(111)和伺服电机(112);所述竖板(101)的底部与曲板(9)的内壁底部固定相连,所述竖板(101)的正面设有圆盘(107),所述圆盘(107)的正面呈一百二十度环形开设有曲孔(106),所述曲孔(106)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圆帽(104),所述圆帽(104)的背面与竖板(101)固定相连,所述圆盘(107)的正面呈一百二十度环形固定连接有竖筒(103),所述竖筒(103)的靠近圆盘(107)的一面通过销轴与圆盘(107)转动相连,所述竖筒(103)的内壁间隙配合有摆动杆(102),所述摆动杆(102)的内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支架(105),所述摆动杆(102)远离支架(105)的一端通过销轴与竖板(101)转动相连,所述圆盘(107)的外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竖杆(108),所述第三竖杆(108)的外壁上方间隙配合有圆筒(110),所述圆筒(1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管(109),所述横管(109)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11),所述第一螺纹杆(111)远离第二齿轮(4)的一端设有伺服电机(112),所述伺服电机(112)的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111)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螺纹杆(111)的另一端与第二齿轮(4)固定相连,所述伺服电机(112)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曲板(9)固定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王成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博鼎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