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辊轴承座加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145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辊轴承座加工工装,包括底座、六角头铰制孔螺栓、六角螺栓、承重块、卡块、六角螺母和限位驱动结构,底座左部顶侧通过六角头铰制孔螺栓与承重块锁紧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堆焊后的轴承座安装在承重块上再通过六角螺栓与六角螺母的锁紧使卡块对轴承座进行限位,可使轴承座底面达到固定高度再立铣加工,保证尺寸精度,并且可通过旋转内螺纹套柱使动力组件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以抵接在轴承座底侧,在伺服电机的作用下转动轮在安装座内转动以驱动轴承座转动调节角度,从而调节轴承座至不同角度进行加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工的工作效率。工的工作效率。工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辊轴承座加工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座加工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连铸辊轴承座加工工装。

技术介绍

[0002]连铸辊是连铸机的重要部件,它承担着承载、驱动钢坯和活动坯模的功能。在使用中,连铸辊连续与内部还未凝固的红热铸坯接触,不仅反复承受局部高温加热和水冷的交变冷热冲击循环作用,而且还受到板坯鼓胀力和静压力的交变机械应力作用,工况条件恶劣;连铸辊轴承座因为多次使用,底面及冷却孔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及腐蚀,修护时需要对底面及冷却水孔堆焊后进行加工;现有技术连铸辊轴承座加工工装因为连铸辊轴承座底面到中心孔的尺寸要求高,不便保证每件尺寸相同,并且不便对连铸辊轴承座进行旋转,不易加工连铸辊轴承座上的不同位置,影响连铸辊轴承座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连铸辊轴承座加工工装。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连铸辊轴承座加工工装,该装置包括底座、六角头铰制孔螺栓、六角螺栓、承重块、卡块、六角螺母和限位驱动结构,所述底座左部顶侧通过六角头铰制孔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辊轴承座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底座(1)、六角头铰制孔螺栓(2)、六角螺栓(3)、承重块(4)、卡块(5)、六角螺母(6)和限位驱动结构(7),所述底座(1)左部顶侧通过六角头铰制孔螺栓(2)与承重块(4)锁紧固定,所述承重块(4)连接于底座(1)右部顶侧,所述承重块(4)内部中侧贯穿设置有六角螺栓(3),所述六角螺栓(3)右端部与六角螺母(6)相连接,所述六角螺母(6)左端面与卡块(5)相抵接,所述底座(1)右部底侧固定有限位驱动结构(7),所述限位驱动结构(7)包括支座(71)、支撑套座(72)、内螺纹套柱(73)、螺纹杆(74)、立杆(75)和动力组件(76),所述支座(71)左侧与底座(1)相固定,所述支座(71)顶部右侧固定有支撑套座(72),所述支撑套座(72)内部中侧转动连接有内螺纹套柱(73),所述内螺纹套柱(73)内部中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74),所述螺纹杆(74)顶侧一体成型有立杆(75),所述立杆(75)顶侧与动力组件(7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铸辊轴承座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左部后侧和前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1)和第二加强筋(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铸辊轴承座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11)和第二加强筋(12)结构相同均为三角状,且第一加强筋(11)和第二加强筋(12)在底座(1)中部前后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铸辊轴承座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块(4)内部中侧开设有贯穿口(41),且贯穿口(41)内侧转动连接有六角螺栓(3),并且承重块(4)右端部中侧设置有凹槽(4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铸辊轴承座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川张勇陈佳郑强仁周晓凤周胜中陈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集团三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