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1992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内面具备相位差层的液晶装置中能够将起因于相位差层的锥部的显示质量的降低抑制为较小。在液晶显示装置(100)中,关于反射显示区域(100r)的相位差层(27),跨夹着位于每隔一个的位置的像素边界区域(10f)的两侧的像素(100a)而形成为带状。并且,因为相位差层(27)的较长方向的端部(27d)位于图像显示区域(10a)的外侧,所以即使在位于图像显示区域(10a)的端部的像素(100a)中,相位差层(27)的宽度方向的端部(27c)也仅存在1处。因此,在任何像素(100a)中,都能够将起因于端部(27c、27d)(锥部(27a))的显示质量的降低抑制为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装置及具备该液晶装置的电子设备,尤其涉及在液 晶面板的内面侧形成有相位差层的液晶装置。
技术介绍
以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广视场角化为目的,所谓的边缘场开关(以下,称为FFS ( Fringe Field Switching,边缘场开关))方式、面内开关(以下, 称为IPS (In—Plane Switching,面内开关))方式等的,通过横向电场对 液晶进行驱动的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正在实用化。并且,在这种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提出多个像素的各个具备有透射显示区域;s^射显示区域的构成。进而,以使相位差板的视场角相关性的影响为最小限原样不变的 状态、在透射模式与反射模式中消除起因于光行进的路径的长度差异的延 迟(retardation)之差为目的,提出在基板中、在液晶层所处之侧的面, 设置由液晶高分子构成的相位差层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1特开2005—338256号/>才艮可是,相位差层,与片状的相位差板不同,因为以将液晶高分子涂敷 于M面等的方法所形成,所以在端部产生宽度较宽的锥部,且对该锥部 进行透射所出射的光得不到适当调制。例如,如将参考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装置,其在一对基板间保持有液晶层,其特征在于,具备:分别包括透射显示区域与反射显示区域的多个像素,和在前述一对基板的内面侧、且至少在与前述反射显示区域相重叠的位置配置的相位差层;前述相位差层,跨前述多个像素之中的至少相邻的2个像素的前述反射显示区域所形成,并且第1端部位于前述相邻的2个像素之中的一方的像素内、与前述第1端部相对向的第2端部位于另一方的像素内。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3-28 083648/2007;JP 2007-8-17 212630/20071.一种液晶装置,其在一对基板间保持有液晶层,其特征在于,具备分别包括透射显示区域与反射显示区域的多个像素,和在前述一对基板的内面侧、且至少在与前述反射显示区域相重叠的位置配置的相位差层;前述相位差层,跨前述多个像素之中的至少相邻的2个像素的前述反射显示区域所形成,并且第1端部位于前述相邻的2个像素之中的一方的像素内、与前述第1端部相对向的第2端部位于另一方的像素内。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相位差层,端部呈锥形状。3.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前i^目邻的2个像素,夹着延伸于第1方向的像素边界区域而各自的 反射显示区域相向地配置。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多个像素,包括沿前述第l方向并行排列的多个像素,前勤目位差层,跨该多个像素。5.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勤目位差层的与前述第1端部或前述第2端部相交叉的第3端部,位于前述多个像素的外侧。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多个像素,包括配置于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像素、与配置于前述图像显示区域的外侧的无效像素,前述第3端部位于前述无效4象素的外侧。7.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重叠于前述第3端部的遮光区域。8.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伸
申请(专利权)人:爱普生映像元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