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188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减速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包括安装在减速机上的安装侧板和固定连接在安装侧板上并与减速机外壳相接触的换热元件外壳,所述换热元件外壳内腔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管板与侧板,且位于换热元件外壳内腔的管板、侧板与换热元件外壳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进油腔、一个密闭的出油腔与一个封闭的冷却水腔,两个所述管板的相对处均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润滑油的润滑油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换热元件外壳、润滑油管、进油腔、出油腔与冷水腔,相比于润滑油强制冷却的方式,装置整体的尺寸更小且更为规则,也不需考虑减速机外形安装尺寸的问题,实现了在保证换热效率的同时,适用面更广的效果。适用面更广的效果。适用面更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速器
,具体为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

技术介绍

[0002]减速机是通过蜗杆与齿轮的传动配合来将电动机或内燃机等所产生高速运转的动力进行减速的机械,在冶金、煤炭、建材、船舶、水利、电力、工程机械及石化等行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0003]现有的减速机在大功率或环境温度较高的场合中工作时,其内部的温度往往会较高,长时间工作容易出现内部零件崩裂的情况出现,因此减速机中往往会通过内置盘管冷却或润滑油强制润滑冷却的方式来对减速机内部进行冷却降温。
[0004]采用内置盘管冷却时,由于减速机内腔尺寸有限而且盘管需避开齿轮,换热面积偏小;而采用润滑油强制润滑冷却时,往往受到减速机外形安装尺寸限制,例如我国公开专利:一种散热性良好的齿轮减速机箱(公告号:CN202023012282.7 )中所公开的技术,是将通过风冷进行散热的散热元件安装至减速机的外部且体积较大,在减速机所处空间较为狭窄时,则无法装在减速机的表面对其进行降温,散热效率也无法满足减速机的使用需要,所以这两种换热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冷却盘管接头与冷却器都需要用外接螺栓与箱体或盖板进行安装,容易出现螺丝将箱体或盖板攻穿而造成漏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具备尺寸大小更为合理且换热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换热元件大多受到尺寸与减速机内部元器件限制安装不便,且换热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包括安装在减速机上的安装侧板和固定连接在安装侧板上并与减速机外壳相接触的换热元件外壳,所述换热元件外壳内腔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管板与侧板,且位于换热元件外壳内腔的管板、侧板与换热元件外壳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进油腔、一个密闭的出油腔与一个封闭的冷却水腔,两个所述管板的相对处均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润滑油的润滑油管,且润滑油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进油腔与出油腔中将进油腔与出油腔连通。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能够在需要对减速机的内部温度进行降温时,可在有外界冷却水进入冷却水腔的情况下,将来自减速机中的润滑油被浸泡在冷却水中润滑油管将润滑油内部的温度带至冷却水中,并将降温后的润滑油送入至减速机中,同时,不断循环的冷却水也能够将冷却水中的热量带至外界,不需使用过大的尺寸即可实现高效的换热,相比于内置盘管散热,设置在外部的装置整体不需考虑齿轮的位置且换热效率更高,而相比于润滑油强制冷却的方式,装置整体的尺寸更小且更为规则,也不需考虑减速机外形安装尺寸的问题,实现了在保证换热效率的同时,适用面更广的效果,同时,只需通过设置
在减速器外壳的安装侧板即可将装置整体安装在减速器外壳表面,更小的体积也安装更为方便,降低了漏油的风险。
[0008]优选地,换热元件外壳的内腔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折流挡板,且两侧的折流挡板呈犬牙交错状分布,所述润滑油管的两端焊接在管板的表面,且润滑油管的两端伸出管板并突出至进油腔与出油腔中,所述润滑油管的两端未与换热元件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润滑油管整体呈蛇形分布,且呈蛇形的润滑油管分布在犬牙交错分布的折流挡板的空隙内,所述润滑油管并未与折流挡板接触。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冷却水在冷却水腔的内部流动时,能够经由折流挡板延长冷却水的流动长度,同时也能加强冷却水通过时的湍动程度,让处于润滑油管中的润滑油能够与冷却水隔着润滑油管接触更久且换热效率更高。
[0010]优选地,润滑油管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润滑油管以正面重合的状态分布在换热元件外壳的内部。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能够提高润滑油的流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0012]优选地,换热元件外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内部中空的凸台,且四个凸台分别与进水口、出水口、进油口和出油口相连通,四个所述凸台中,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的凸台表面设有外螺孔接头,与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的凸台内部设有内螺纹。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能够方便外界的设备管道接入,同时保证连接后的强度,避免出现泄漏的情况。
[0014]优选地,换热元件外壳与减速机外壳贴合的一面设有散热翅片,且散热翅片延伸至减速机外壳的内部。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则增加了减速机箱体内润滑油的散热面积,使得在通过润滑油管对润滑油进行散热的同时,也能够经由散热翅片对润滑油的热量进行吸收,进一步稳定提高吸热效率。
[0016]优选地,所述进油腔与出油腔的内部均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油口与出油口,所述冷却水腔的内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水口与出水口。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换热元件外壳、润滑油管、进油腔、出油腔与冷水腔,使得能够在需要对减速机的内部温度进行降温时,可在有外界冷却水进入冷却水腔的情况下,将来自减速机中的润滑油被浸泡在冷却水中润滑油管将润滑油内部的温度带至冷却水中,并将降温后的润滑油送入至减速机中,同时,不断循环的冷却水也能够将冷却水中的热量带至外界,不需使用过大的尺寸即可实现高效的换热,相比于内置盘管散热,设置在外部的装置整体不需考虑齿轮的位置且换热效率更高,而相比于润滑油强制冷却的方式,装置整体的尺寸更小且更为规则,也不需考虑减速机外形安装尺寸的问题,实现了在保证换热效率的同时,适用面更广的效果,同时,只需通过设置在减速器外壳的安装侧板即可将装置整体安装在减速器外壳表面,更小的体积也安装更为方便,降低了漏油的风险。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蛇形的润滑油管与折流挡板,使得冷却水在冷却水腔的内部流动时,能够经由折流挡板延长冷却水的流动长度,同时也能加强冷却水通过时的湍动程度,让处于润滑油管中的润滑油能够与冷却水隔着润滑油管接触更久且换热效率更高,通过散热翅片的设计,则增加了减速机箱体内润滑油的散热面积,使得在通过润滑油管对润滑油进
行散热的同时,也能够经由散热翅片对润滑油的热量进行吸收,进一步稳定提高吸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背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背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在减速机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安装侧板1;换热元件外壳2;管板3;侧板4;进油腔5;出油腔6;冷却水腔7;润滑油管8;折流挡板9;凸台10;散热翅片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2]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0023]本实施例如图1

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包括安装在减速机上的安装侧板1和固定连接在安装侧板1上并与减速机外壳相接触的换热元件外壳2,换热元件外壳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包括安装在减速机上的安装侧板(1)和固定连接在安装侧板(1)上并与减速机外壳相接触的换热元件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元件外壳(2)内腔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管板(3)与侧板(4),且位于换热元件外壳(2)内腔的管板(3)、侧板(4)与换热元件外壳(2)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进油腔(5)、一个密闭的出油腔(6)与一个封闭的冷却水腔(7);两个所述管板(3)的相对处均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润滑油的润滑油管(8),且润滑油管(8)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进油腔(5)与出油腔(6)中将进油腔(5)与出油腔(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元件外壳(2)的内腔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折流挡板(9),且两侧的折流挡板(9)呈犬牙交错状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管(8)的两端焊接在管板(3)的表面,且润滑油管(8)的两端伸出管板(3)并突出至进油腔(5)与出油腔(6)中,所述润滑油管(8)的两端未与换热元件外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循环换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管(8)整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晨马孝忠李凯军谈晓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