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100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和车辆,变速箱包括:箱体、输入轴组件、传动轴组件、输出轴组件和润滑部件。输入轴组件设置于箱体上;传动轴组件设置于箱体内,与输入轴组件相连接;输出轴组件设置于箱体内,与传动轴组件相连接;润滑部件设置于箱体内,由输入轴组件向输出轴组件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油液过多对齿轮运转造成阻力,变速箱利用较少的油液,就可以使变速箱内的输入轴组件、传动轴组件、输出轴组件接受到适量油液润滑,降低搅油损失,同时减少因各级齿轮和轴承位置和大小不同而导致受到的润滑过少而出现的早期失效的故障,延长了变速箱使用寿命。长了变速箱使用寿命。长了变速箱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箱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变速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箱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相关技术中,车辆的变速器一般靠变速箱内齿轮旋转使油液挂到齿轮上,同时依靠齿轮传动或者搅动油液飞溅润滑齿轮。如果润滑油较少,又会由于变速箱内的各齿轮尺寸和位置不同,可能会出现部分齿轮接触的润滑油液较少,缺乏润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变速箱。
[0005]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车辆。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包括:箱体、输入轴组件、传动轴组件、输出轴组件和润滑部件。输入轴组件设置于箱体上;传动轴组件设置于箱体内,与输入轴组件相连接;输出轴组件设置于箱体内,与传动轴组件相连接;润滑部件设置于箱体内,由输入轴组件向输出轴组件延伸。
[0007]在该技术方案中,变速箱包括箱体、输入轴组件、传动轴组件、输出轴组件和润滑部件。输入轴组件设置于箱体上,是变速箱内部机构的动力输入来源;传动轴组件设置于箱体内,并且与输入轴组件相连接,动力通过输入轴组件传递给传动轴组件;输出轴组件设置于箱体内,且与传动轴相连接,传动轴组件继续通过自身运转继续把动力传递给输出轴,变速箱通过输出轴向外传递动力;通过在变速箱内设置润滑部件,由输入轴组件向输出轴组件延伸,变速箱内输入轴组件的齿轮带动箱底的油液飞溅到润滑部件上,油液由润滑部件流到输出轴组件上,使输出轴组件得到油液润滑,输出轴组件不需要依靠带动变速箱箱底的油液就可以接受到适量油液的润滑。变速箱利用较少的油液,就可以使变速箱内的输入轴组件、传动轴组件、输出轴组件接受到适量油液润滑,降低搅油损失,同时减少因各级齿轮和轴承位置和大小不同而导致受到的润滑过少而出现的早期失效的故障,延长了变速箱及内部组件的使用寿命。
[0008]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变速箱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变速箱还包括:隔板和单向阀。隔板与箱体的底壁相连接,并向传动轴组件延伸;单向阀设置于隔板上;其中,单向阀由输出轴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向输入轴组件的动力输入端导通。
[0010]在该技术方案中,隔板与箱体的底壁相连接,并向传动轴组件延伸,单向阀由输出轴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向输入轴组件的动力输入端导通,隔板阻隔输出轴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下方与输入轴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下方的油液;通过在隔板上设置单向阀,使箱体底部的油液由输出轴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一侧单向流通至输入轴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一侧。其中,隔板
有阻隔变速箱内输入轴组件的动力输入端的油液与输出轴组建的动力输出端的油液自由流通的作用,设置了单向阀后,油液可也单向流通,变速箱箱底的油液由输入轴组件的齿轮带动并飞溅到润滑部件上,油液由润滑部件流到输出轴组件上使输出轴组件的到润滑,输出轴组件流下的油液经单向阀单向流通至输入轴组件一端的箱底,这样,在输入轴组件一端的箱底储存油液,就可以使输出轴组件得到润滑。变速箱利用较少的油液,减小变速箱内油液过多导致的齿轮运行阻力,可以使变速箱内的输入轴组件、传动轴组件、输出轴组件接受到适量油液润滑,降低搅油损失,减小齿轮运行的阻力,同时减少因各级齿轮和轴承位置和大小不同而导致受到的润滑过少而出现的早期失效的故障。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箱体位于输入轴组件的动力输入端的侧壁与隔板围设出第一油腔;箱体位于输出轴组件的动力输出端的侧壁与隔板围设出第二油腔;第一油腔的底壁与传动轴组件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二油腔的底壁与传动轴组件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
[0012]在该技术方案中,隔板与变速箱的侧壁围设出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由于隔板的阻隔作用,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之间的油液不能自由流通,通过单向阀,第二油腔的内的油液可以单向流通至第一油腔内。第一油腔的底壁与传动轴组件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二油腔的底壁与传动轴组件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通常变速箱的输出轴处于水平位置,所以当变速箱处于水平位置时,由于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使第一油腔的底面会低于第二油腔的底面,第一油腔可储油,方便齿轮搅油,齿轮油搅动起来把油淋到后面的齿轮上。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箱体的底壁由输入轴组件的动力输入端向输出轴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倾斜向上延伸。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箱体的底壁由输入轴组件的动力输入端向输出轴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倾斜向上延伸,使第二油腔内的油液流向第一油腔时更为流畅,避免车体带动变速箱晃动时产生不必要的液体飞溅。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润滑部件包括:本体、导油槽、多个排油槽。导油槽设置于本体上,沿输出轴组件的轴线延伸;多个排油槽,多个排油槽的一端与导油槽相连通,另一端朝向输出轴组件。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润滑部件中导油槽设置于本体上,沿输出轴组件的轴线延伸,多个排油槽的一端与导油槽相连通,另一端朝向输出轴组件。变速箱内油液飞溅到润滑部件的导油槽内,导油槽内的油液流向多个排油槽,再由多个排油槽流向输出轴组件,使得变速箱内不同位置不同大小的齿轮和轴承都可以接受适量的油液润滑,避免部分组件因油液过少而接受不到润滑而过早失效。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变速箱还包括换挡轴,换挡轴与箱体相连接;润滑部件还包括安装部,安装部与本体相连接,套设于换挡轴上。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换挡轴与箱体相连接,用户在转换挡时通过控制换挡轴来实现换挡和选档。润滑部件通过安装部不套设于换挡轴上,使换挡轴也可以接受到适量油液的润滑,保证换挡轴的准确度和延长使用寿命。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变速箱还包括:本体与箱体相连接。
[0020]在技术方案中,润滑部件的本体与变速箱的箱体连接,可以使润滑部件稳定在变
速箱内,又可以避免与变速箱内部的输入轴组件、传动轴组件、输出轴组件、换挡轴发生碰撞,导致的变速箱的正常运转受影响。
[0021]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本体呈U形,沿输出轴组件的两侧延伸;导油槽由输入轴组件的动力输入端向输出轴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倾斜向下延伸。
[0022]在该技术方案中,润滑部件的本体呈U形,沿输出轴组件的两侧延伸,油液通过本体上导油槽,在经过多个排油槽流向输出轴组件,使输出轴上组件都可以接受到油液。导油槽由输入轴组件的动力输入端向输出轴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倾斜向下延伸,在油液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使变速箱处于水平位置时,导油槽内油液可以沿着倾斜角度自动通过多个排油槽流向输出轴组件。
[0023]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输入轴组件包括输入轴和输入齿轮,输入齿轮套设于输入轴上;传动轴组件包括传动轴、常啮合齿轮和多个传动齿轮,常啮合齿轮套设于传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输入轴组件,所述输入轴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上;传动轴组件,所述传动轴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与所述输入轴组件相连接;输出轴组件,所述输出轴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与所述传动轴组件相连接;润滑部件,所述润滑部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由所述输入轴组件向所述输出轴组件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箱体的底壁相连接,并向所述传动轴组件延伸;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隔板上;其中,所述单向阀由所述输出轴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向所述输入轴组件的动力输入端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位于所述输入轴组件的动力输入端的侧壁与所述隔板围设出第一油腔;所述箱体位于所述输出轴组件的动力输出端的侧壁与所述隔板围设出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腔的底壁与所述传动轴组件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油腔的底壁与所述传动轴组件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壁由所述输入轴组件的动力输入端向所述输出轴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倾斜向上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湘鹤杨晖丁义亮张凯汪滋润郭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