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183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支撑组件,多个支撑组件呈M行N列阵列分布,M=2,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连接件和导架,支撑件用于支撑集装箱,且支撑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支撑底板,导架固定设置于支撑底板,连接件能将支撑件连接于导架。该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结构简单,支撑稳定性好,提高了船体结构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装载集装箱的数量,提高了集装箱船的实用性。提高了集装箱船的实用性。提高了集装箱船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
,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对运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集装箱运输有着不可取代的优越性,其具有经济效益高、储存能力强和交接便利等优点。其中,集装箱船是为运输集装箱而设计和建造的船舶,船体的甲板和货舱内都能用于装载集装箱。
[0003]但受船体线型的影响,集装箱在装载的过程中,对于船体上最靠近舱壁的位置或船体上的其他位置而言,沿船体的高度方向依次堆叠的一列集装箱会出现如下现象:最下层的位置处由于船体线性的影响仅能存放体积较小的集装箱,而上层的位置可以存放体积大于最下层的集装箱的其他规格的集装箱。示例性的,沿船体高度方向依次堆叠的一列集装箱,最下层的位置处仅能堆放一个20ft标准集装箱,其上才能堆放40ft/45ft集装箱,当最下层的集装箱的数量短缺时,船体上最靠近舱壁的位置的装载空间就无法被合理利用,导致船体的装载空间被浪费,船体装载集装箱的数量减少。因此,亟需一种支撑结构代替最下层的集装箱,以保证船体上最靠近舱壁的位置的装载空间能够堆叠体积较大的集装箱,从而避免浪费船体的装载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以解决船体上最靠近舱壁的位置无法合理利用装载空间堆叠集装箱,导致船体装载集装箱的数量减少的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其包括:
[0007]多个支撑组件,多个所述支撑组件呈M行N列阵列分布,M=2,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0008]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连接件和导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集装箱,且所述支撑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支撑底板,所述导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所述连接件能将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导架。
[0009]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一端设有凸柱,所述支撑底板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凸柱与多个所述凹槽一一对应设置并插接,所述支撑梁的另一端用于支撑所述集装箱。
[0010]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U形槽,所述第一U形槽内设有第一连接板;
[0011]所述支撑件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梁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U形槽,所述第二U形槽内设有第二连接板,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连接部插设于所述第一U形槽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抵接,螺栓依次螺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
[0012]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呈直角分布,所述第三连接部设有第一插槽,所述导架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插槽插接。
[0013]作为优选,所述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还包括N个保距梁,N个所述保距梁与N列所述支撑组件一一对应设置;
[0014]每个所述保距梁的两端分别与对应列的所述支撑组件的两个所述支撑梁可拆卸连接。
[00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固设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设有第二插槽,每一列所述支撑组件的两个所述第二插槽的开口方向相对;
[0016]所述保距梁的两端分别插接两个所述第二插槽。
[0017]作为优选,所述保距梁包括第一梁段和第二梁段,所述第一梁段的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梁段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螺纹孔和所述外螺纹螺纹配合。
[001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梁段的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0019]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底板为甲板或船舱底板。
[0020]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支撑梁沿高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连接部,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和多个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一对应连接。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该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支撑组件,多个支撑组件呈M行N列阵列分布,M=2,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连接件和导架,支撑件用于支撑集装箱,且支撑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支撑底板,导架固定设置于支撑底板,连接件能将支撑件连接于导架。该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可用于代替体积较小的集装箱,从而当体积较小的集装箱的数量不够时,可将体积较大的集装箱堆叠于该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上,提高了船体结构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集装箱船装载集装箱的数量;其中,集装箱呈矩形,通过设置多个支撑组件呈M行N列阵列分布,多个支撑组件的分布位置与集装箱的形状相适配,且连接件将支撑件连接于导架,导架用于限定支撑件的位置,防止支撑件侧倾,保证该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支撑集装箱的支撑稳定性好,结构简单;通过将支撑件可拆卸的连接于船体的支撑底板,其中,支撑底板为船体的甲板或船舱底板,即该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能够可拆卸的设置于甲板或船舱底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该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的设置位置,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适应性的装配或拆卸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提高了集装箱船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的俯视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的主视图;
[0025]图3是图2上A处的局部视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的支撑件的俯视图。
[0029]图中:
[0030]11、支撑件;111、支撑梁;1111、凸柱;112、第二连接部;1121、第二U形槽;113、第二连接板;
[0031]12、连接件;121、第一连接部;1211、第一U形槽;122、第一连接板;123、第三连接部;1231、第一插槽;124、第四连接部;1241、第二插槽;125、加强肋板;
[0032]13、导架;131、连杆;
[0033]2、保距梁;21、第一梁段;22、第二梁段;
[0034]3、锁紧螺母;
[0035]4、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撑组件,多个所述支撑组件呈M行N列阵列分布,M=2,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11)、连接件(12)和导架(13),所述支撑件(11)用于支撑集装箱,且所述支撑件(11)可拆卸的设置于支撑底板,所述导架(13)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所述连接件(12)能将所述支撑件(11)连接于所述导架(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1)包括支撑梁(111),所述支撑梁(111)的一端设有凸柱(1111),所述支撑底板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凸柱(1111)与多个所述凹槽一一对应设置并插接,所述支撑梁(111)的另一端用于支撑所述集装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2)包括第一连接部(121),所述第一连接部(121)设有第一U形槽(1211),所述第一U形槽(1211)内设有第一连接板(122);所述支撑件(11)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梁(111)的第二连接部(112),所述第二连接部(112)设有第二U形槽(1121),所述第二U形槽(1121)内设有第二连接板(113),沿所述第二连接部(112)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连接部(112)插设于所述第一U形槽(1211)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22)抵接,螺栓依次螺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2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船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2)包括第三连接部(123),所述第一连接部(121)和所述第三连接部(123)呈直角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华张红霞付茜倩邱璀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