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性复合体、电荷传输材料和有机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738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导电性复合体,由导电性聚合物,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物而形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在由导电性聚合物,溶剂,氧化剂或催化剂组成的溶液中进行。此导电性复合体,具有增强对基材的紧贴性,制膜性,而且在高温环境下也能维持低电阻率。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电荷输送层中含有导电性聚合物和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物。利用此导电性复合体的有机发光二极管,高效率,长期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电性复合体,涉及于电荷传输材料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 背景魷包括导电性聚合物的导电性聚合物组合物有望应用于需要电导的用途,导电涂料,防 静电剂,电磁波屏蔽材料,透明性的导电材料,电池材料,电容器材料,传感器,电子设备 材料,半导电材料,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场发射型显示器(FED),触摸屏,电致发 光片(Electrol咖inance),有机薄膜晶体管(Organic thin-fil迈transistor),静电式复印 部件,转印部件,电子纸(epaper),电子照相材料等。通常,所谓导电性聚合物是聚吡咯类,聚噻吩类,聚乙炔类,聚亚苯类,聚亚苯基1, 2 -亚乙烯类,聚苯胺类,聚乙醛类,聚1 , 2 -亚乙烯基噻吩类,以及这些的共聚物等。这些 导电性聚合物可以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法和固体电解聚合法制备。在固体电解聚合法中,在由可导电性聚合物的单体和掺杂剂构成的固体电解质混合溶液 中,加入预先形成的电极材料,在电极上将导电性聚合物形成为薄膜状。因此,很难大量地 制备。与此相比,在化学氧化聚合法中没有这样的限制,导电性聚合物的单体,合适的氧化剂 及催化剂,可以在溶液中聚合大量的导电性聚合物。但是,在化学氧化聚合法中,随着导电 性聚合物主链的生长,对于有机溶剂的溶解性降低。因此,得到的多为不溶的固形粉体,因 此,以这种状态很难应用。为解决这种问题,提出了这样的方案在通过导入适当的取代基或使用聚阴离子系化合 物进行对有机溶剂的增溶化。作为可溶性导电性聚合物的例子,在市场上有H . C . Starck - V TECH Ltd .生产的Baytron- P等。然而,此聚合物具有高电阻并且在高温度下电阻显 著增大,近年来,随着显示器的薄型化,低耗电量化,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的地位越来越重 要。有机发光二极管自1987年,Kodak公司最早发表其研究成果以来,全世界许多企业和研 究机^开始致力于小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和相关课题的研究,有关的专著文献和专利的 数量每年成百上千地递增。在美国(除Kodak公司外)和欧洲,绝大多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 研究工作是从90年代早期开始的。经过十多年的实验室研究,R本先锋公司(PioneerofJapan) 于1997年,将用于汽车的低容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投放市场。高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是 在19恥年由Buiroughes及其合作者研究成功。在这种器件的铝电极和ITO之间,采用共轭有 机高分子聚对苯乙烯(PPV)薄膜作夹层,施加一小于14V的电压后,发出可见光,其量子效率为0.05%。此后,D.Braun和A.J.Heeger采用低逸出功金属(如钙)作阴极,以聚2- (2-乙基已氧基〉-5-甲氧基苯乙炔(MEHPPV)作发光层,研制成功量子效率为1劣的聚合物有机发 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在一定电压下发光的特性。其发光现象是通过空穴传输层传输的空 穴和通过电子传输层传输的电子在有机薄膜中结合,其结合能源的一部分转换成光能源而发 光。其结构,一般具有支持体,第一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 电子注入层,第二电极等。有时同一个有机会兼有多数机能。此结构为一般型,最简单的结 构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设有发光层。此此结构例如专利申请WO9013148记载的发光层 为聚亚苯基1,2-亚乙烯类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最近,为提高空穴注入性能,用聚(3,4-乙烯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作为空穴注入 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被开发成功。例如公开专利W098/01恥9中所记空穴注入层为聚(3,4-乙烯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发光层由聚乙烯咔唑和发光材料组成。可是这两个方式都存在发光效率低的问题,而且其发光寿命也比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导电性聚合物的高电阻问题,在高温度下电阻显著增大问题,以及溶解性 等问题。而且解决使用聚合后的导电性聚合物的电子元件的性能,以及解决高温环境下的性 能低下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导电性复合体,此导电性复合体是具有增强对基材的紧贴性,制膜性, 而且在高温环境下也能维持低电阻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含导电性复合体的导电性聚合物组合物,此导电性聚合物组合物是 具有减小的电阻率,而且在高温环境下也能维持低电阻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含导电性复合体和导电性聚合物组合物的电荷输送材料,此电荷输 送材料具有高电荷输送能,使用此电荷输送材料的电子元件具有优异的性能。可以解决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低的问题,发光寿命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导电性复合体是由导电性聚合物和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物形成。优选于在由导 电性聚合物,溶剂,氧化剂或催化剂组成的溶液中,通过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而形成。不饱和化合物是取代或未取代的乙烯类及其衍生物,取代或未取代的乙烯醚类及其衍生 物,取代或未取代的丙烯酰胺类及其衍生物,取代或未取代的丙烯酸类及其衍生物,取代或 未取代的乙烯醇类及其衍生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氟类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硅类化合 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类化合物,及这些的共聚化合物,反应性聚合物。不饱和化合物优选含有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羧基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氨基化合物, 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烃氧基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羰基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磺酸基 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酰胺基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脂烃氧基化合物,取代或未取 代的含酯基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醚基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环氧基化合物,取代 或未取代的含芳基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芳香族含卤基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硅基 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氟基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咔唑基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 含三唑基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咪唑基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吡啶基化合物,取代 或未取代的含三嗪基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吡唑基化合物,及这些的共聚化合物,反应 性聚合物。不饱和化合物优选含有氮化合物,含有电子供与基,含有电子吸引基。本专利技术的导电性聚合物组合物,至少含有导电性复合体,还可以含有聚阴离子,掺杂剂, 导电性调整結合剤,树脂成分,导电性微粒子等。本专利技术的电荷传输材料至少含有导电性复合体。本专利技术的有机发光体至少含有导电性复合体的有机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例进行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各例。例如,这些例 子及方式的构成要素彼此间可相互对应或适当组合。本专利技术的导电性复合体是由导电性聚合物和由取代或未取代的乙烯类及其衍生物,取代 或未取代的乙烯醚类及其衍生物,取代或未取代的丙烯酰胺类及其衍生物,取代或未取代的 丙烯酸类及其衍生物,取代或未取代的乙烯醇类及其衍生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氟类化合物, 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硅类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类化合物,及这些的共聚化合物,反应 性聚合物等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物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导电性聚合物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导电性复合体和聚阴离子,掺杂剂,导电性 调整结合剂,树脂成分,导电性微粒子等。本专利技术的电荷输送材料至少含有导电性复合体。本专利技术的有机发光体至少含有导电性复合体的有机层。 (导电性复合体)本专利技术的导电性复合体是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由氧化剂或催化剂把可聚合的导电性 聚合物单体氧化成导电性聚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导电性复合体,其特征在于由导电性聚合物,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物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导电性复合体,其特征在于由导电性聚合物,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物形成。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导电性复合体,其特征是由导电性聚合物,溶剂,氧ft剂 或催化剂组成的溶液中,通过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而形成。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导电性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饱和化合物是由取代 或未取代的乙烯类及其衍生物,取代或未取代的乙烯醚类及其衍生物,取代或未取代的 丙烯酰胺类及其衍生物,取代或未取代的丙烯酸类及其衍生物,取代或未取代的乙烯醇 类及其衍生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氟类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硅类化合物,取代或 未取代的含氮类化合物,及这些物质的共聚化合物,反应性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导电性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饱和化合物是取代或 未取代的含羧基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氨基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烃氧基化合 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羰基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磺酸基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 含酰胺基化合物,取代或未取代的含脂烃氧基化合物,取代或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萍李昊黄文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泰达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