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运输玻璃钢罐筒仓的背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958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运输玻璃钢罐筒仓的背罐车,包含底盘、托架及翻转架,所述翻转架设置在托架上,所述托架设置在所述底盘上,还包含一个无线遥控式翻转架控制箱,所述无线遥控式翻转架控制箱设置在所述底盘尾端一侧的下方,用于通过无线遥控的方式,远程控制所述翻转架进行翻转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不仅操作方便、高效,而且外形整洁美观,可以满足客户在平台上放置东西的需求。以满足客户在平台上放置东西的需求。以满足客户在平台上放置东西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运输玻璃钢罐筒仓的背罐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专用车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运输玻璃钢罐筒仓的背罐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背罐车一般采用是手控多路阀来控制其翻转架翻转钩取筒仓,且这个手控多路阀一般是在背罐车的工具箱内,而这个工具箱一般又是放置在背罐车的翻转架支承平台上的,这样控制翻转架翻转的液控管路就都要从平台上走,不仅不美观,而且有时候若客户想在平台上放东西就会很碍事。另外,手控多路阀操作翻转架时,只能看到一侧的钩臂与筒仓的距离调整,另外一侧多半是根据经验来判断,且人一离开多路阀就不能进行操作,需要来回走动确认,工作效率低;还有常规背罐车的插耳是油缸直接举升,不适合运输玻璃钢制的筒仓,因为容易把玻璃钢罐挤压破裂,另外还常规背罐车的弧形型枕很矮,不适合走山路,很容易把罐摔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运输玻璃钢罐筒仓的背罐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适用于运输玻璃钢罐筒仓的背罐车,包含底盘、托架、翻转架及翻转架控制箱,所述托架及翻转架控制箱均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翻转架设置在托架上,所述翻转架控制箱为无线遥控式控制箱,设置在所述底盘尾端一侧的下方,用于通过无线遥控的方式,实现对所述翻转架的远程翻转操作控制。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翻转架包含一个龙门架、两个翻转油缸、两个钩臂、两个钩臂伸缩油缸及两套钢丝绳滑轮组;
[0007]所述龙门架一端活动支承在托架上,另一端铰接在托架上;
[0008]所述的两个翻转油缸对称分设在所述托架的左右两侧,且每个翻转油缸一端与托架铰接,另一端与龙门架铰接;
[0009]所述的两个钩臂对称分设在所述龙门架的左右两侧,且每个钩臂一端滑动穿设在龙门架内部,另一端伸设在龙门架外部、并通过一条钢丝绳对应与一套所述的钢丝绳滑轮组相连;
[0010]所述的两个钩臂伸缩油缸对称分设在所述龙门架的左右两侧,且每个所述钩臂伸缩油缸一端与龙门架铰接,另一端对应与一套所述的钢丝绳滑轮组相连;
[0011]所述的两套钢丝绳滑轮组对称分设在所述龙门架的左右两侧,且每套钢丝绳滑轮组均固定设置在龙门架内部,并均分别通过一条钢丝绳将一个与之相对应的钩臂与龙门架相连接在一起;
[0012]所述的两个翻转油缸及两个钩臂伸缩油缸均与所述无线遥控式翻转架控制箱通
过液压管路连通。
[0013]进一步,所述龙门架包含两个龙门架纵梁及间隔设置在两个龙门架纵梁之间的若干弧型筒仓枕,每个所述弧型筒仓枕可用于环抱住待运输的钢罐筒仓近一半直径的区域。
[0014]进一步,所述龙门架还包含一个支承杆及两个钩臂滑道,所述支承杆设置在两个龙门架纵梁的前端,且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龙门架纵梁相连接固定,所述的两个钩臂滑道对称分设在托架的左右两侧,且每个所述钩臂滑道一端活动支承在托架的平台上,另一端对应与同侧设置的一个龙门架纵梁相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在每个所述钩臂滑道内均对应穿设有一个所述钩臂,且每个所述钩臂一端穿设在与之相对应的钩臂滑道内部、并通过销轴与钩臂滑道上开有的钩臂滑道孔相滑动连接,另一端穿出与之相对应的钩臂滑道、并露设在与钩臂滑道相连的龙门架纵梁上方。
[0016]进一步,在每个所述龙门架纵梁内均穿设有一个所述钩臂伸缩油缸及一套所述钢丝绳滑轮组,且每个所述钩臂伸缩油缸一端同与之相对应的一个龙门架纵梁相连,另一端同与之相对应的一套钢丝绳滑轮组相连。
[0017]进一步,每个所述钩臂包含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一端穿设在钩臂滑道内、并通过销轴对应与钩臂滑道上开有的的钩臂滑道孔相连,另一端穿出钩臂滑道、并通过销轴对应与第二连接臂相连;
[0018]在每个所述第一连接臂靠近第二连接臂一端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插板;
[0019]在每个所述第二连接臂靠近第一连接臂一端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插板相插接配合的插槽;
[0020]在每个所述第二连接臂远离第一连接臂一端的内侧均设置有一个用于钩取待运输钢罐筒仓的钩头。
[0021]进一步,在每个所述龙门架纵梁的前端内侧均还设置有一个筒仓头枕及一个筒仓头枕滑道,每个所述筒仓头枕均滑动设置在与之相对应的筒仓头枕滑道上,每个所述筒仓头枕滑道均固定设置在与之相对应的龙门架纵梁前端内侧壁上。
[0022]进一步,在所述托架前端的左右两侧均分别设置有一个工具箱。
[0023]进一步,在所述托架后端的左右两侧均分别设置有一个支腿油缸,两个支腿油缸均通过液压管路与所述无线遥控式翻转架控制箱相连通。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
[0025](1)翻转架控制箱采用后置下挂的设计,可以实现液压管路从平台下方走,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管线暴露在平台上方,导致不美观的问题,还可以避免了管线占用平台上方的空间,方便客户在平台上放置东西;
[0026](2)翻转架控制箱采用无线遥控的设计,可以实现远程操作,客户不仅可以远离车辆操作,还可以很方便的看到两侧的钩臂与背包之间的距离调整,比传统手动操作多路阀的方式,本实新型背罐车操作更方便,效率更高。
[0027](3)采用钢丝绳拉拽钩臂的方式勾起钢罐筒仓,不会对钢罐筒仓造成挤压,因此非常适合与玻璃钢制的钢罐筒仓运输;
[0028](4)采用的弧型枕结构直径加大,其直径截面可以环抱将近一半筒仓,适合走山路,不易将筒仓甩出。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背罐车实施例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0030]图2本技术背罐车实施例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背罐车实施例中托架与翻转架的连接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100、底盘;200、托架;300、翻转架;301、龙门架; 301a、龙门架纵梁;301b、弧型筒仓枕;301c、支承杆;301d、钩臂滑道; 301e、钩臂滑道孔;301f、筒仓头枕;301g、筒仓头枕滑道;302、翻转油缸;303、钩臂;303a、第一连接臂;303b、第二连接臂;303c、插板;303d、插槽;303e、钩头;304、钩臂伸缩油缸;305、钢丝绳滑轮组;306、钢丝绳;400、无线遥控式翻转架控制箱;500、工具箱;600、支腿油缸;700、钢罐筒仓;701、背包。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是如何实施的。
[0034]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运输玻璃钢罐筒仓的背罐车,包含底盘100、托架200、翻转架300及无线遥控式翻转架控制箱400,翻转架300设置在托架200上方,托架200设置在底盘100上方,无线遥控式翻转架控制箱400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运输玻璃钢罐筒仓的背罐车,包含底盘(100)、托架(200)及翻转架(300),所述翻转架(300)设置在托架(200)上,所述托架(200)设置在所述底盘(100)上,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个无线遥控式翻转架控制箱(400),所述无线遥控式翻转架控制箱(400)设置在所述底盘(100)尾端一侧的下方,用于通过无线遥控的方式,远程控制所述翻转架(300)进行翻转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运输玻璃钢罐筒仓的背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300)包含一个龙门架(301)、两个翻转油缸(302)、两个钩臂(303)、两个钩臂伸缩油缸(304)及两套钢丝绳滑轮组(305);所述龙门架(301)一端活动支承在托架(200)上,另一端铰接在托架(200)上;所述的两个翻转油缸(302)对称分设在所述托架(200)的左右两侧,且每个翻转油缸(302)一端与托架(200)铰接,另一端与龙门架(301)铰接;所述的两个钩臂(303)对称分设在所述龙门架(301)的左右两侧,且每个钩臂(303)一端滑动穿设在龙门架(301)内部,另一端伸设在龙门架(301)外部、并通过一条钢丝绳(306)对应与一套所述的钢丝绳滑轮组(305)相连;所述的两个钩臂伸缩油缸(304)对称分设在所述龙门架(301)的左右两侧,且每个所述钩臂伸缩油缸(304)一端与龙门架(301)铰接,另一端对应与一套所述的钢丝绳滑轮组(305)相连;所述的两套钢丝绳滑轮组(305)对称分设在所述龙门架(301)的左右两侧,且每套钢丝绳滑轮组(305)均固定设置在龙门架(301)内部,并均分别通过一条钢丝绳(306)将一个与之相对应的钩臂(303)与龙门架(301)相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两个翻转油缸(302)及两个钩臂伸缩油缸(304)均与所述无线遥控式翻转架控制箱(400)通过液压管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运输玻璃钢罐筒仓的背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301)包含两个龙门架纵梁(301a)及间隔设置在两个龙门架纵梁(301a)之间的若干弧型筒仓枕(301b),每个所述弧型筒仓枕(301b)可用于环抱住待运输的钢罐筒仓(700)近一半直径的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运输玻璃钢罐筒仓的背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301)还包含一个支承杆(301c)及两个钩臂滑道(301d),所述支承杆(301c)设置在两个龙门架纵梁(301a)的前端,且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龙门架纵梁(301a)相连接固定,所述的两个钩臂滑道(301d)对称分设在托架(200)的左右两侧,且每个所述钩臂滑道(301d)一端活动支承在托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晨黄璜杨武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