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雨水的微生态滤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8998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45
本申请涉及一种处理雨水的微生态滤床装置,包括:容置池;进水管道,其进水口位于容置池外部,进水管道的外周壁上开设有若干数量的进水孔,若干数量的进水孔位于容置池内;基质填料层,位于进水管道下方,基质填料层从下往上依次包括:第一砾石层,砾石、粗砂和玻璃轻石混合层,第二砾石层,其中,砾石、粗砂和玻璃轻石的混合比例为:砾石占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处理雨水的微生态滤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环保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处理雨水的微生态滤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雨水的处理主要依靠纯粹的物理过滤,甚至还附带了使用化学药剂的方式进行絮凝过滤。而使用上述方式对雨水进行处理时,其用于过滤雨水的基质填料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堵塞,此时,需要从基质填料底部进行高压水反冲洗,但高压水反冲洗会使得基质填料表面的化学污泥直接排入市政管网,造成二次污染。
[000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处理雨水的微生态滤床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雨水进行处理而导致的二次污染的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提供了一种处理雨水的微生态滤床装置,包括:
[0006]容置池,所述容置池具有底部和环绕所述底部设置的内周壁;
[0007]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进水口位于所述容置池外部,所述进水管道的外周壁上开设有若干数量的进水孔,若干数量的所述进水孔位于所述容置池内,所述雨水从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进水管道后从若干数量的所述进水孔进入所述容置池内;
[0008]基质填料层,所述基质填料层位于所述进水管道下方,所述基质填料层从下往上依次包括:第一砾石层,砾石、粗砂和玻璃轻石混合层,第二砾石层,其中,砾石、粗砂和玻璃轻石的混合比例为:所述砾石占25%

30%,所述粗砂占35%

40%,所述玻璃轻石占30%r/>‑
35%,所述基质填料层分解吸收所述雨水中的污染物;
[0009]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位于所述底部,所述排水管道的排水口位于所述容置池外部,所述排水管道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数量的排水孔,若干数量的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容置池内,经由所述基质填料层分离后的所述雨水从若干数量的所述排水孔进入所述排水管道内并从所述排水口排出。
[0010]可选地,所述基质填料层还包括由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所述生物膜附着在所述基质填料层的基质填料表面。
[0011]可选地,所述微生物包括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
[0012]可选地,若干数量的所述排水孔设置为四排,四排所述排水孔开设在所述排水管道的四个不同方向,所述排水孔的直径为10mm,相邻所述排水孔的间距为25cm。
[0013]可选地,若干数量的所述进水孔设置为两排,两排所述进水孔相对设置,所述进水孔的直径为6mm,相邻所述进水孔的间距为40cm。
[0014]可选地,所述进水管道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数量的所述进水管道均匀铺设在所述第二砾石层上,若干数量的相邻所述进水管道之间的间距为1.5m。
[0015]可选地,还包括防渗膜,所述防渗膜铺设在所述底部和所述内周壁上。
[0016]可选地,所述防渗膜焊接在所述底部和所述内周壁上。
[0017]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处理雨水的微生态滤床装置,包括容置池、排水管道、基质填料层、进水管道等,通过基质填料层对雨水进行过滤,通过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对雨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吸收,可以解决使用现有技术对雨水进行处理会导致二次污染的问题。
[0018]通过对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上的孔隙率与密实度的调整,可以有效控制雨水在微生态滤床装置里的时间,保证微生态滤床装置表面不积水、不堵塞,提高微生态滤床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9]通过物理过滤及微生物处理方式对雨水进行处理,集约程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
[0020]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处理雨水的微生态滤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

容置池,2

防渗膜,3

排水管道,31

排水口,32

排水孔,4

基质填料层,41

第一砾石层,42

砾石、粗砂和玻璃轻石混合层,43

第二砾石层,5

进水管道,51

进水孔,52

进水口,6

水生植物层,61

水生植物,7

水位控制管道,71

连接口,72

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0024]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处理雨水的微生态滤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微生态滤床装置至少包括:容置池1,容置池1具有底部和环绕底部设置的内周壁;防渗膜2,防渗膜2铺设在容置池1的底部和内周壁上,用于保证雨水不渗漏出去;进水管道5,进水管道5的进水口52位于容置池1外部,进水管道5的外周壁上开设有若干数量的进水孔51,若干数量的进水孔51位于容置池1内,雨水从进水口52进入进水管道5后从若干数量的进水孔51进入容置池1内;基质填料层4,基质填料层4位于进水管道5下方,从进水管道5进入容置池1内的雨水中的污染物经由基质填料层4分解吸收,基质填料层4从下往上依次包括:第一砾石层41,砾石、粗砂和玻璃轻石混合层42,第二砾石层43,其中,砾石、粗砂和玻璃轻石的混合比例为:砾石占25%

30%,粗砂占35%

40%,玻璃轻石占30%

35%,基质填料层4分解吸收雨水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雨水的作用;排水管道3,排水管道3位于容置池1底部,排水管道3的排水口31位于容置池1外部,排水管道3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数量的排水孔32,若干数量的排水孔32位于容置池1内,经由基质填料层4分离后的雨水从若干数量的排水孔32进入排水管道3内并从排水口31排出;水生植物层6,水生植物层6位于第二砾石层43上方,用于分解吸收雨水中的污染物质;水位控制管道7,位于容置池1外,水位控制管道7具有连接口71,连接口71与排水管道3的排水口31连接,经由排水口31排出的雨水流入至水位控制管道7中,用于控制微生态滤床装置内的水位,保证雨水在微生态滤床装置停留足够长的时间使得基质填料层4具有充分的时间能够分解雨水中的污染物。
[0025]为了更好的保证雨水在微生态滤床装置停留足够长的时间使得基质填料层4具有充分的时间能够分解雨水中的污染物,水位控制管道7的出水口72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排水管道3的高度且小于或者等于第二砾石层43的高度。水位控制管道7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标记水位的标记物(未图示),如此设计,可以实时查看容置池1中的水位。
[0026]在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雨水的微生态滤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置池,所述容置池具有底部和环绕所述底部设置的内周壁;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进水口位于所述容置池外部,所述进水管道的外周壁上开设有若干数量的进水孔,若干数量的所述进水孔位于所述容置池内,所述雨水从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进水管道后,从若干数量的所述进水孔进入所述容置池内;基质填料层,所述基质填料层位于所述进水管道下方,所述基质填料层从下往上依次包括:第一砾石层,砾石、粗砂和玻璃轻石混合层,第二砾石层,所述基质填料层分解吸收所述雨水中的污染物;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位于所述底部,所述排水管道的排水口位于所述容置池外部,所述排水管道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数量的排水孔,若干数量的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容置池内,经由所述基质填料层分离后的所述雨水从若干数量的所述排水孔进入所述排水管道内,并从所述排水口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雨水的微生态滤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填料层还包括由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所述生物膜附着在所述基质填料层的基质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一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