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油均匀的圆形钢管生产用涂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502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46
一种上油均匀的圆形钢管生产用涂油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管生产技术领域,固定座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主动辊和从动辊,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利用传送带传动连接,固定座的右侧设有涂油机构,油箱与抽油泵的进油口贯通连接,抽油泵的出油口上贯通连接有输油管,涂油机构中设有集油腔,通管的内壁上设有油刷,涂油机构的右侧设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的前后两侧穿设固定有主齿轮,从动轴的前后两侧穿设固定有从齿轮,同一侧的主齿轮和从齿轮之间利用链条传动连接,链条上等距固定有数个支撑板,具有良好的涂抹效果,保证了涂油的均匀性,减小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油均匀的圆形钢管生产用涂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钢管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上油均匀的圆形钢管生产用涂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钢管防锈处理过程中,需要对钢管表面进行涂覆防锈油的作业,传统的喷涂方法是人工或者机械采用喷涂的方式进行涂覆,在人工采用喷涂或者采用涂油辊进行涂覆过程中,依赖操作工人的手艺,其处理效率极低,且涂抹的均匀性也较差,难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而采用机械喷涂的方式,本身就不能达到均匀涂覆的效果,需要采用机械臂带动喷涂器具重复的多次喷涂,不仅浪费原料,而且涂覆的均匀性也无法很好的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上油均匀的圆形钢管生产用涂油装置,具有良好的涂抹效果,保证了涂油的均匀性,且使用时方便传输圆形钢管,减小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固定座、主动辊、涂油机构、抽油泵、油箱、上油腔、通管、支撑座、主齿轮、从齿轮、主动轴、和链条;固定座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主动辊和从动辊,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旋接在固定座的前后两侧内壁上,其中主动辊的后端穿过固定座的后侧壁后,与一号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号电机通过电机箱固定在固定座的后侧外壁上,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利用传送带传动连接,固定座的右侧设有涂油机构,涂油机构的顶面后侧固定设置有油箱,位于油箱前侧的涂油机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抽油泵,油箱与抽油泵的进油口贯通连接,抽油泵的出油口上贯通连接有输油管,涂油机构中设有集油腔,输油管的另一端与集油腔贯通连接,集油腔内设有上油腔,上油腔内设有通管,上油腔的内壁上等圆角固定有数个漏油管,漏油管的外端与集油腔贯通连接,漏油管的内端与通管贯通连接,通管的内壁上设有油刷,涂油机构的右侧设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旋接在支撑座的前后两侧内壁上,其中主动轴的后端穿过支撑座的后侧壁后,与二号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二号电机通过电机箱固定在支撑座的后侧外壁上,主动轴的前后两侧穿设固定有主齿轮,从动轴的前后两侧穿设固定有从齿轮,同一侧的主齿轮和从齿轮之间利用链条传动连接,链条上等距固定有数个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面上均固定设置有支撑件;所述的一号电机、抽油泵和二号电机均与外部电源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座和涂油机构之间设有轴座,轴座的上端通过转轴旋设有转动辊,转动辊的外壁与圆形钢管相抵触设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涂油机构和支撑座之间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内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下侧设有刮油刷,位于刮油刷下侧的固定板的左侧固定有储油槽。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座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与外部
电源连接,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上均固定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的顶面上均固定设置有承托板,承托板的顶面上均固定设置有承托件。
[0008]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上油均匀的圆形钢管生产用涂油装置,具有良好的涂抹效果,保证了涂油的均匀性,且使用时方便传输圆形钢管,减小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0009]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中A

A向剖视图。
[0012]图3是图1中B

B向剖视图。
[0013]图4是本技术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本技术中承托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6是本技术中一号电机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0016]图7是本技术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8是图2中C部放大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固定座1、主动辊2、从动辊3、传送带4、一号电机5、轴座6、转动辊7、涂油机构8、抽油泵9、集油腔10、输油管11、油箱12、上油腔13、漏油管14、通管15、油刷16、固定板17、储油槽18、通孔19、承托件20、刮油刷21、支撑座22、主齿轮23、从齿轮24、主动轴25、从动轴26、链条27、支撑件28、支撑板29、二号电机30、电动推杆31、移动板32、承托板33、圆形钢管34。
[0020]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

图8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固定座1、主动辊2、涂油机构8、抽油泵9、油箱12、上油腔13、通管15、支撑座22、主齿轮23、从齿轮24、主动轴25、和链条27;固定座1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主动辊2和从动辊3,主动辊2和从动辊3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旋接在固定座1的前后两侧内壁上,其中主动辊2的后端穿过固定座1的后侧壁后,与一号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一号电机5通过电机箱固定在固定座1的后侧外壁上,该电机箱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座1的后侧外壁上,主动辊2和从动辊3之间利用传送带4传动连接,固定座1的右侧设有轴座6,轴座6的上端通过转轴旋设有转动辊7,转动辊7的外壁与圆形钢管34相抵触设置,轴座6的右侧设有涂油机构8,涂油机构8的顶面后侧铆接固定有油箱12,位于油箱12前侧的涂油机构8顶面上铆接固定有抽油泵9,油箱12与抽油泵9的进油口贯通连接,抽油泵9的出油口上贯通连接有输油管11,涂油机构8中设有集油腔10,输油管11的另一端与集油腔10贯通连接,集油腔10内设有上油腔13,上油腔13内设有通管15,上油腔13的内壁上等圆角焊接固定有数个漏油管14,漏油管14的外端与集油腔1贯通连接,漏油管14的内端与通管15贯通连接,通管15的内壁上设有油刷16,涂油机构8的右侧设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内开设有通孔19,通孔19的下侧设有刮油刷21,位于刮油刷21下侧的固定板17的左侧焊接固定有储油槽18,固定板17的右侧设有支撑座22,支撑座22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
设有主动轴25和从动轴26,主动轴25和从动轴26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旋接在支撑座22的前后两侧内壁上,其中主动轴25的后端穿过支撑座22的后侧壁后,与二号电机30的输出轴连接,二号电机30通过电机箱固定在支撑座22的后侧外壁上,该电机箱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座22的后侧外壁上,主动轴25的前后两侧穿设固定有主齿轮23,从动轴26的前后两侧穿设固定有从齿轮24,同一侧的主齿轮23和从齿轮24之间利用链条27传动连接,链条27上等距焊接固定有数个支撑板29,支撑板29的顶面上均焊接固定有支撑件28,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油均匀的圆形钢管生产用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固定座(1)、主动辊(2)、涂油机构(8)、抽油泵(9)、油箱(12)、上油腔(13)、通管(15)、支撑座(22)、主齿轮(23)、从齿轮(24)、主动轴(25)和链条(27);固定座(1)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主动辊(2)和从动辊(3),主动辊(2)和从动辊(3)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旋接在固定座(1)的前后两侧内壁上,其中主动辊(2)的后端穿过固定座(1)的后侧壁后,与一号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一号电机(5)通过电机箱固定在固定座(1)的后侧外壁上,主动辊(2)和从动辊(3)之间利用传送带(4)传动连接,固定座(1)的右侧设有涂油机构(8),涂油机构(8)的顶面后侧固定设置有油箱(12),位于油箱(12)前侧的涂油机构(8)顶面上固定设置有抽油泵(9),油箱(12)与抽油泵(9)的进油口贯通连接,抽油泵(9)的出油口上贯通连接有输油管(11),涂油机构(8)中设有集油腔(10),输油管(11)的另一端与集油腔(10)贯通连接,集油腔(10)内设有上油腔(13),上油腔(13)内设有通管(15),上油腔(13)的内壁上等圆角固定有数个漏油管(14),漏油管(14)的外端与集油腔(10)贯通连接,漏油管(14)的内端与通管(15)贯通连接,通管(15)的内壁上设有油刷(16),涂油机构(8)的右侧设有支撑座(22),支撑座(22)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主动轴(25)和从动轴(26),主动轴(25)和从动轴(26)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旋接在支撑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水振鸿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