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芴衍生物类胺化合物和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36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螺芴衍生物类胺化合物和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为X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芴衍生物类胺化合物和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领域,具体涉及螺芴衍生物类胺化合物和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9
’9‑
螺芴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空穴传输材料组成单元具有优良的空穴传输能力以及较低的升华温度等优势,但9
’9‑
螺芴的结构稳定性仍存在缺陷,主要体现在螺芴具有吸电子功能与胺连接时容易断键裂化。如果在螺芴的基础上加上供电基团有利于螺芴胺类化合物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螺芴衍生物延伸了螺芴的优点具有高的电子迁移率,同时在能级调整、溶解度改进和结构稳定性方面有较好的改善。基于此,本专利技术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首次尝试并提出一种新的螺芴衍生物类胺化合物,具体如下所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芴衍生物类胺化合物,具有如化学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
[0004][0005]在化学式1中,X1–
X4中相邻取代基X1和X2、X2和X3、X3和X4至少一组与连接,其他为氢,*为连接位点,Y2和Y3分别选自

CRR
’‑
、O、S或N,且不同时为氧;
[0006]Y1选自单键、O、S、

NR



CRR
’‑

[0007]R1–
R3各自独立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

20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6

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5

30的杂芳基、或者与相邻基团结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
[0008]a

c各自独立选自0

4的整数;
[0009]L为不存在或亚苯基;
[0010]Ar1和Ar2分别独立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6

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5

30的杂芳基、或者与相邻基团结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螺芴衍生物类胺化合物采用
在9,9

螺芴衍生物上加上供电基团,有利于化合物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螺芴衍生物具有高的电子迁移率,在能级调整、溶解度改进和结构稳定性方面有较好改善,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可以延长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实施例中底部发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实施例中顶部发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螺芴衍生物类胺化合物,具有如化学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
[0016][0017]在化学式1中,X1–
X4中相邻取代基X1和X2、X2和X3、X3和X4至少一组与连接,其他为氢,*为连接位点,Y2和Y3分别选自

CRR
’‑
、O、S或N,且不同时为氧;Y1选自单键、O、S、

NR



CRR
’‑

[0018]R1–
R3各自独立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

20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6

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5

30的杂芳基、或者与相邻基团结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
[0019]a

c各自独立选自0

4的整数;
[0020]L为不存在或亚苯基;
[0021]Ar1和Ar2分别独立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6

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5

30的杂芳基、或者与相邻基团结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
[0022]化学式1所示的螺芴衍生物类胺化合物中取代基的描述如下,当不限于此。
[0023]“取代或未取代的”指选自以下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氢、氘、卤素基、腈基、硝基、羟基、羰基、酯基、酰亚胺基、氨基、氧化膦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硫基、芳基硫基、烷基磺酰基、芳基磺酰基、甲硅烷基、硼基、烷基、环烷基、烯基、芳基、芳烷基、芳烯基、烷基芳基、烷基胺基、芳烷基胺基、杂芳基胺基、芳基胺基和杂环基,或未取代;或者连接以上取代基中
的两个或多个取代基的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如“连接两个或多个取代基的取代基”包括联苯基,即联苯基可为芳基或者为连接两个苯基的取代基。
[0024]“芳基”可为单环芳基或多环芳基,单环芳基包括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四联苯基、五联苯基,多环芳基包括萘基、蒽基、菲基、芘基、苝基、芴基,以上对芳基的描述可用于亚芳基,不同之处在于亚芳基为二价。
[0025]“杂芳基”包含N、O、P、S、Si和Se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杂原子,碳原子数为5至30,包括吡啶基、吡咯基、嘧啶基、哒嗪基、呋喃基、噻吩基、咪唑基、吡唑基、唑基、异唑基、噻唑基、异噻唑基、三唑基、二唑基、噻二唑基、二噻唑基、四唑基、吡喃基、噻喃基、吡嗪基、嗪基、噻嗪基、二氧杂环己烯基、三嗪基、四嗪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啉基、喹唑啉基、喹喔啉基、萘啶基、吖啶基、呫吨基、菲啶基、二氮杂萘基、三氮杂茚基、吲哚基、二氢吲哚基、中氮茚基、酞嗪基、吡啶并嘧啶基、吡啶并吡嗪基、吡嗪并吡嗪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吩基、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呋喃基、咔唑基、苯并咔唑基、二苯并咔唑基、吲哚并咔唑基、茚并咔唑基、吩嗪基、咪唑并吡啶基、吩嗪基、菲啶基、菲咯啉基、吩噻嗪基、咪唑并吡啶基、咪唑并菲啶基、苯并咪唑并喹唑啉基、苯并咪唑并菲啶基;以上对杂芳基的描述可用于亚杂芳基,不同之处在于亚杂芳基为二价。
[0026]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化学式1所示的螺芴衍生物类胺化合物选自化学式1

1、1

2和1

3中一种:
[0027][0028]化学式1

1、1

2和1

3中取代基与化学式1相同。
[0029]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化学式1所示的螺芴衍生物类胺化合物选自以下任一个化学结构:
[0030][0031][0032]本专利技术中化学式1

1、1

2和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螺芴衍生物类胺化合物,具有如化学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在化学式1中,X1–
X4中相邻取代基X1和X2、X2和X3、X3和X4至少一组与连接,其他为氢,*为连接位点,Y2和Y3分别选自

CRR
’‑
、O、S或N,且不同时为氧;Y1选自单键、O、S、

NR



CRR
’‑
;R1–
R3各自独立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

20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6

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5

30的杂芳基、或者与相邻基团结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a

c各自独立选自0

4的整数;L为不存在或亚苯基;Ar1和Ar2分别独立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6

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为5

30的杂芳基或者与相邻基团结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芴衍生物类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化学式1所示的螺芴衍生物类胺化合物选自化学式1

1、1

2和1

3中一种:
化学式1

1、1

2和1

3中取代基与化学式1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芴衍生物类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取代未说明时,所述取代选自如下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氢、氘、卤素基、腈基、硝基、羟基、羰基、酯基、酰亚胺基、氨基、氧化膦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硫基、芳基硫基、烷基磺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湘成何为何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钥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