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踏板装置的后退防止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034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制动踏板装置的后退防止机构。该后退防止机构具备与制动踏板连接的中继臂;由紧固螺栓安装在中继臂上的偏置支架;配置在偏置支架的侧旁的同时、可转动地连接在中继臂上的第1连接构件;分别配置在中继臂的左侧和右侧、与第1连接构件可相对转动地连接的左侧第2连接构件和右侧第2连接构件;及将左侧第2连接构件与右侧第2连接构件连结的连结销,第1连接构件被构成为,上部朝着中继臂的板厚方向的中心线曲折,与紧固螺栓相对的区域被形成为朝着离开紧固螺栓的方向弯曲的弯曲部。基于上述结构,既能减小作用在中继臂上的扭转载荷,又能避免第1连接构件受到紧固螺栓头部的干扰。螺栓头部的干扰。螺栓头部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动踏板装置的后退防止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动踏板装置的后退防止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如果发动机在碰撞载荷的作用下向后退(向车厢内移动),则前围板也会随之向后退。由于制动踏板装置被固定在前围板上,因此,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制动踏板装置有可能向驾驶席侧大幅移动而碰到驾驶者的腿部。为了减少制动踏板装置的位移量,制动踏板装置大都具备后退防止机构。
[0003]图7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后退防止机构a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从驾驶席侧看到的现有技术的后退防止机构a的前视图。这些图中,箭头FR表示车身前侧、箭头RR表示车身后侧、箭头LH表示车宽方向的左侧、箭头RH表示车宽方向的右侧、箭头UP表示上侧。另外,这些图中仅示出了后退防止机构a的主要组成构件。
[0004]后退防止机构a具备中继臂b、第1连接构件c、左侧第2连接构件d、右侧第2连接构件e、和偏置支架f。
[0005]在中继臂b上连接有制动踏板g和推杆h。当制动踏板g被踏下时,中继臂b向图7中的箭头C所指的方向转动,从而推杆h被推向箭头D的方向。由此,在未图示的主缸内产生液压,从而能够获得作用于车轮的制动力。
[0006]第1连接构件c可转动地连接在中继臂b上。第1连接构件c的上端被设置为,与作为车身构件的固定支架i相向而对,且两者之间留有规定的间隔。因此,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而使制动踏板装置向车辆后方移动时,第1连接构件c的上端会与固定支架i相抵接,从而第1连接构件c会向图7中的箭头F所指的方向转动。<br/>[0007]另外,如图8所示,第1连接构件c被配置在中继臂b的右侧。在该第1连接构件c与中继臂b之间配置有偏置支架f。因此,如图8所示那样,第1连接构件c被配置在,从中继臂b的板厚度方向的中心线(图8中的L)向右侧偏离相当于偏置支架f本身的尺寸(车宽方向上的尺寸)的位置。偏置支架f具备法兰部j。该法兰部j的上部和下部通过紧固螺栓B安装在中继臂b上。紧固螺栓B的头部B1从法兰部j向车宽方向右侧突出。
[0008]左侧第2连接构件d和右侧第2连接构件e分别被构成为大致U字形,各自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与中继臂b连接,并在中继臂b的支撑下可自由转动。
[0009]另外,左侧第2连接构件d和右侧第2连接构件e各自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靠近车厢内侧的端部)与第1连接构件c的下端部相连接。
[0010]并且,左侧第2连接构件d和右侧第2连接构件e各自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靠近车身前侧的端部)附近的部位通过连结销k彼此相连。该连结销k的位置被设定在推杆h的下方。
[0011]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而使制动踏板装置后退移动时,第1连接构件c的上端会与固定支架i相抵接,从而第1连接构件c会向图7中的箭头F所指的方向转动。该转动力传递至左侧第2连接构件d和右侧第2连接构件e,使得左侧第2连接构件d和右侧第2连接构件e分别向
图7中的箭头G所指的方向转动。由此,连结销k从下侧推压推杆h,使得该推杆h向上侧弯曲。该推杆h的弯曲能够吸收未图示的前围板或主缸向车辆后方的位移量。从而,相对于前围板或主缸向车辆后方的位移量,制动踏板装置向车辆后方后退的位移量减小。
[0012]然而,上述结构中存在以下问题。即,由于后退防止机构a的第1连接构件c的位置在车宽方向上存在偏置,所以,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而使第1连接构件c的上端与固定支架i相抵接、连结销k推压推杆h时,连结销k与推杆h相抵接的位置位于中继臂b的板厚方向上的中心线L上,而固定支架i与第1连接构件c的上端相抵接的位置为从该中心线L向右侧偏离的位置。这样,推杆h和连结销k相互施加作用力的部位与固定支架i和第1连接构件c的上端相互施加作用力的部位在车宽方向上偏离。因此,中继臂b上承受较大的扭转载荷而容易产生扭曲变形。
[0013]为了防止中继臂b的扭曲,可以考虑增加中继臂b的板厚,但这样会增大制动踏板装置整体的重量。另外,可以考虑如图8中的虚线所示那样,通过使第1连接构件c的上部朝着中心线L曲折来减小偏置尺寸,但在此情况下,为了使第1连接构件c不受到紧固螺栓B的头部B1的干扰而难以获得足够的曲折量。因此,无法充分缩小偏置尺寸来减小作用在中继臂b上的扭转载荷。

技术实现思路

[001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减小作用在中继臂上的扭转载荷,又能避免第1连接构件受到紧固螺栓头部的干扰的制动踏板装置的后退防止机构。
[0015]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动踏板装置的后退防止机构,该制动踏板装置的后退防止机构具备:与制动踏板连接、在所述制动踏板被踩踏时转动而将推杆向车辆前方推压的中继臂;由紧固螺栓安装在所述中继臂的侧面的偏置支架;以上端与车身构件在车长方向上相隔规定间隔的状态配置在所述偏置支架的侧旁的同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中继臂上的第1连接构件;配置在所述中继臂的左侧、与所述第1连接构件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并可随所述第1连接构件的转动而转动的左侧第2连接构件;配置在所述中继臂的右侧、与所述第1连接构件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并可随所述第1连接构件的转动而转动的右侧第2连接构件;以及将所述左侧第2连接构件与所述右侧第2连接构件连结、随着所述左侧第2连接构件和所述右侧第2连接构件的转动而与所述推杆相抵接并使所述推杆弯曲的连结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构件被构成为,上部朝着所述中继臂的板厚方向的中心线曲折,与所述紧固螺栓相对的区域被形成为朝着离开所述紧固螺栓的方向弯曲的弯曲部。
[0016]本技术的上述制动踏板装置的后退防止机构的优点在于,既能减小作用在中继臂上的扭转载荷,又能避免第1连接构件受到紧固螺栓头部的干扰。具体而言,由于第1连接构件的上部朝着中继臂的板厚方向的中心线曲折,所以能够减小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推杆与连结销相互施加作用力的部位与车身构件和第1连接构件相互施加作用力的部位在车宽方向上偏离的尺寸,从而能够减小作用在中继臂上的扭转载荷。进一步,由于第1连接构件的与紧固螺栓相对的区域被形成为向离开紧固螺栓的方向弯曲的弯曲部,所以能够避免第1连接构件受到紧固螺栓头部的干扰。
[0017]另外,本技术的制动踏板装置的后退防止机构中,较佳为,所述紧固螺栓被设置在与所述第1连接构件的外缘部相对的位置,所述弯曲部被形成在所述第1连接构件的外缘部上。
[0018]基于上述结构,能够避免第1连接构件的外缘部受到紧固螺栓头部的干扰。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表示具备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后退防止机构的制动踏板装置的侧视图。
[0020]图2是上述制动踏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1]图3是从驾驶席侧看到的上述后退防止机构的前视图。
[0022]图4是第1连接构件的侧视图。
[0023]图5是沿图3中的V-V线截面的截面图。
[0024]图6是表示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第1连接构件与固定支架相抵接的状态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踏板装置的后退防止机构,具备与制动踏板连接、在所述制动踏板被踩踏时转动而将推杆向车辆前方推压的中继臂;由紧固螺栓安装在所述中继臂的侧面的偏置支架;以上端与车身构件在车长方向上相隔规定间隔的状态配置在所述偏置支架的侧旁的同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中继臂上的第1连接构件;配置在所述中继臂的左侧、与所述第1连接构件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并可随所述第1连接构件的转动而转动的左侧第2连接构件;配置在所述中继臂的右侧、与所述第1连接构件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并可随所述第1连接构件的转动而转动的右侧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山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