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稳压电源电路及交流稳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736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稳压电源电路及交流稳压器,交流稳压电源电路包括芯片供电模块、PWM控制模块、控制调节模块、逆变模块和反馈模块,所述芯片供电模块与PWM控制模块连接,所述PWM控制模块与逆变模块连接,所述逆变模块与控制调节模块连接,所述控制调节模块与反馈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输入交流电压范围为110v~270v时将输出稳定在220v,提高了电能的稳定性。能的稳定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稳压电源电路及交流稳压器


[0001]本技术涉及交流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交流稳压电源电路及交流稳压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能源,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对电能质量都有较高的要求,在一些电能质量较差的地区和使用风能或者太阳能发电的偏僻家庭,以及一些比较偏远的用电设备上,提高电压的稳定性显得极其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交流稳压电源电路及交流稳压器,能在输入交流电压范围为110v~270v时将输出稳定在220v,达到提高电能稳定性的效果。
[0004]第一方面,一种交流稳压电源电路,包括芯片供电模块、PWM控制模块、控制调节模块、逆变模块和反馈模块,所述芯片供电模块与PWM控制模块连接,所述PWM控制模块与逆变模块连接,所述逆变模块与控制调节模块连接,所述控制调节模块与反馈模块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芯片供电模块包括型号为LNK306PN的降压型转换器、型号为KB50的电压差稳压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稳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供电模块、PWM控制模块、控制调节模块、逆变模块和反馈模块,所述芯片供电模块与PWM控制模块连接,所述PWM控制模块与逆变模块连接,所述逆变模块与控制调节模块连接,所述控制调节模块与反馈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稳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供电模块包括型号为LNK306PN的降压型转换器、型号为KB50的电压差稳压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按钮,所述LNK306PN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按钮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还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外接电源,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第二电感的第一端、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同时接地,KB50与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以及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五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还外接5v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稳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WM控制模块包括型号为TL3843P的电流型PWM控制器、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三极管、场效应管以及第三二极管,所述TL3843P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第六电容的第一端、第七电容的第一端以及第八电容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九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九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六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还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九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三极管的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铭兴王超杰柳敏瑞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