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燃油箱固定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7139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1
一种汽车燃油箱固定带,包括固定带本体,所述的固定带本体为U型结构,所述的固定带本体上设置有内凹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中位于U型结构底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漏液孔和第二漏液孔;所述的固定带本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与并通过螺栓与燃油箱总成两侧的第一油箱固定带支架和第二油箱固定带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带本体两侧还设置有第一外翻边、第二外翻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冷凝水长期滞留在固定带上,导致固定带腐蚀损坏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燃油箱固定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燃油箱固定带。

技术介绍

[0002]燃油箱固定带用于将燃油箱总成固定在车身或车架上。目前市场上采用的传统燃油箱安装结构,固定带一端固定在油箱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身上;由于燃油箱固定带的最低点为封闭式结构,当产生冷凝水时,冷凝水滞留在固定带内表面,冷凝水长期滞留导致油箱固定带内表面局部腐蚀,随着时间推移腐蚀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最终导致油箱固定带断裂损坏。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能避免冷凝水滞留的汽车燃油箱固定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燃油箱固定带,解决冷凝水长期滞留在固定带上,导致固定带腐蚀损坏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汽车燃油箱固定带,包括固定带本体,所述的固定带本体为U型结构,所述的固定带本体上设置有内凹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中位于U型结构底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漏液孔和第二漏液孔。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带本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与并通过螺栓与燃油箱总成两侧的第一油箱固定带支架和第二油箱固定带支架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带本体两侧还设置有第一外翻边、第二外翻边。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汽车燃油箱固定带的两条内凹的加强筋不仅能增加结构强度,还能导流生成的冷凝水,并从两个漏液孔中排出,有效避免了长期冷凝水滞留导致油箱固定带内表面的腐蚀,并且还保证了油箱固定带的强度。
[0009]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燃油箱固定带的结构图。
[0011]图2为本技术中汽车燃油箱固定带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汽车燃油箱固定带,包括固定带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带本体1为U型结构,所述的固定带本体1上设置有内凹的第一加强筋13和第二加强筋14,所述的第一加强筋13和第二加强筋14中位于U型结构底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漏液孔15和第二漏液孔16。
[0013]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装配、维修,所述的固定带本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并通过螺栓3,4与燃油箱总成2两侧的第一油箱固定带支架5和第二油
箱固定带支架6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地,为了增加固定带的强度,所述的固定带本体1两侧还设置有第一外翻边17、第二外翻边18。
[0015]本技术的原理:当车辆行驶一段时间并停车后,由于油箱温度高于外界环境温度,会在油箱固定带内表面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沿着两条内凹的加强筋流下,并从漏液孔中流出,防止冷凝水长期滞留,造成油箱固定带的腐蚀损坏。
[001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燃油箱固定带,包括固定带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带本体(1)为U型结构,所述的固定带本体(1)上设置有内凹的第一加强筋(13)和第二加强筋(14),所述的第一加强筋(13)和第二加强筋(14)中位于U型结构底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漏液孔(15)和第二漏液孔(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燃油箱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毓唐庆伟贾贯举曾鹏宇刘永磊何君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