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5439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具有:    在第一衬底的表面上配置板状隔板,使该板状隔板的纵方向与该第一衬底的该表面平行,并将该板状隔板的纵方向的端部固定在该第一衬底上的工序;    在固定有板状隔板的第一衬底上对置地配置第二衬底,夹着该板状隔板密封该第一衬底和该第二衬底的工序;    其特征是:在在第一衬底上固定板状隔板的上述工序、与密封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的上述工序之间,还具有在板状隔板和第一衬底的表面之间形成空隙的工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板状隔板的平面型。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使用电子发射元件的图像显示装置,由于薄型、节省空间且重量轻,作为使用现有的阴极射线管(布朗管)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替代产品,进行了开发。图4是表示平面型图像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图中,1是背面板,2是侧壁,3是表面板。在表面板3的与背面板1对置的面上形成荧光膜4、金属背底5。由背面板1、侧壁2、表面板3围成的空间6,维持10-4Pa的真空。为此,设置隔板7,作为用于防止因外部和真空容器中的压力差引起的背面板1和表面板3的变形的结构支撑部件。该隔板7,通过将在其两端部固定的挡块(隔板用支撑部件)9粘结固定在背面板1上,被固定在背面板1上,该附有隔板的背面板和表面板被对准并固定。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在从配设在背面板1上的电子发射元件(未图示)进行电子发射的同时,在金属背底5上施加数百到数千V的高压,使电子加速,当冲撞表面板3时,使构成荧光膜4的荧光体激励发光,显示图像。然而,按照图4制造的现有图像显示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如前所述,隔板7的两端通过挡块(隔板用支撑部件)9粘结固定在背面板1上,但是隔板7的中央部仅是与背面板1对接,未被固定。因此,从隔板7和背面板1装配完成一直到背面板1和表面板3装配开始,如果由于运送等来自外部的冲击将加到附有隔板的背面板上,隔板中央部有时会偏离装配当初的位置。当隔板中央部偏离装配当初的位置时,由于隔板7与背面板1之间的摩擦阻力,隔板7恢复不到装配当初位置的可能性高,所以不能保证隔板7的装配位置精度。在隔板中央部偏离装配当初的位置的状态下,进行背面板1和表面板3的装配时,则有可能对显示图像产生恶劣影响,不能稳定地生产高质量的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具有板状隔板的平面型图像显示装置的上述问题,即使隔板的中央部偏离了装配当初的位置,也可以容易地修正到装配当初的位置,能够稳定地生产高质量的图像显示装置。实现了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如下。即,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在第一衬底的表面上配置板状隔板,使该板状隔板的纵方向与该第一衬底的表面平行,并将该板状隔板的纵方向的端部固定在该第一衬底上的工序;在固定有板状隔板的第一衬底上对置地配置第二衬底,夹着该板状隔板密封该第一衬底和该第二衬底的工序,其特征是在在第一衬底上固定板状隔板的上述工序、与密封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的上述工序之间,还具有在板状隔板和第一衬底表面之间形成空隙的工序。优选地,上述形成空隙的工序是通过上述第一衬底的变形进行的。优选地,上述形成空隙的工序是通过设置在上述板状隔板端部的弹性部件进行的。而且,优选地,上述弹性部件由形状记忆合金构成。优选地,在第一衬底上固定板状隔板的上述工序中,在板状隔板上预先施加负荷使得在该板状隔板的纵方向上具有张力。按照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由于在密封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之前,在板状隔板和第一衬底表面之间形成空隙,即使隔板的中央部偏离了装配当初的位置,也可以再次修正到装配当初的设计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有在第一衬底的表面上配置板状隔板,使该板状隔板的纵方向与该第一衬底的表面平行,在该板状隔板的中央部与该第一衬底之间形成空隙的状态下,将该板状隔板的纵方向的端部固定在该第一衬底上的工序;在固定有板状隔板的第一衬底上对置地配置第二衬底,夹着该板状隔板密封该第一衬底和该第二衬底的工序,其特征是在在第一衬底上固定有板状隔板的上述工序、与密封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的上述工序之间,还有运送固定有板状隔板的第一衬底的工序。优选地,将板状隔板的纵方向的端部固定在第一衬底上的上述工序,是通过将设置在隔板端部的支撑部件粘结在上述第一衬底上来进行的。优选地,上述支撑部件是弹性部件。优选地,在将板状隔板纵方向的端部固定在第一衬底的上述工序中,在板状隔板上预先施加负荷使得在该板状隔板的纵方向上具有张力。按照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在第一衬底上固定板状隔板后,运送该第一衬底后再进行密封工序,在运送时由于板状隔板在该板状隔板的中央部和第一衬底之间形成空隙的状态下得到支撑,所以不会在隔板中央部偏离装配当初的位置的情况下原样密封。附图说明图1A和1B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隔板位置修正情况的示意图。图2A和2B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隔板位置修正情况的示意图。图3A和3B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隔板位置修正精况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具有隔板的图像显示装置概略结构的部面图。图5是表示隔板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图6是表示在隔板与衬底的固定中使用的挡决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图7是表示在隔板和挡块的粘结、固定中使用的装置的结构的斜视图。图8A~8C是表示隔板和挡块的粘结、固定顺序的斜视图。图9是表示隔板和背面板的装配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图10A和10B是表示图9的装配装置的隔板把持部概略结构以及把持动作的斜视图。图11A和11B是利用隔板厚度测定的对准位置修正方法的说明图。图12是背面板的结构以及存在于背面板上的隔板对准基准的说明图。图13是根据喷墨标记的对准基准设定方法的说明图。图14A~14C是背面板和隔板的粘结、固定的顺序图。图15是背面板和隔板的粘结、固定的顺序图。图1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隔板支撑部件的示意图。图17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隔板上粘结支撑部件的状态图。图18A和18B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面板密封工序的说明图。图19是在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隔板上粘结结构部件的状态图。图20是在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隔板上粘结结构部件和支撑部件的状态图。图21是在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背面板上固定隔板的状态图。图22A和22B是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面板密封工序的说明图。图23是在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隔板上粘结支撑部件的状态图。图24是在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背面板上固定隔板的状态图。图25A和25B是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面板密封工序的说明图。图26是在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例的隔板上粘结第1支撑部件的状态图。图27是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例的第2支撑部件的表面图。图28A~28C是在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例的背面板上固定隔板的工序说明图。图29是表示具有隔板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图30是表示图29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断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首先,说明向第一衬底上安装板状隔板的方法。(向第一衬底上安装板状隔板的方法)首先,结合附图说明图4所示的板状隔板7对第一衬底(这里是背面板)的高精度对准、装配方法。图5是表示板状隔板7的一个构成例的斜视图,在该隔板7的上下面的规定位置上形成标记31。图6是表示用于固定板状隔板的档块(隔板用支撑部件)9的一个构成例的斜视图,在该挡块9上,沿其中心线形成一端开放的用于插入上述隔板7的狭缝10,并且形成与狭缝10的最深部连通的贯通孔11。图7表示在隔板7和挡块9的粘结中使用的装置的概略结构。该装置的结构是,在隔板7的全长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大致定位的隔板导轨12,而且在隔板导轨12的各端,设有载置挡块9的载物台13、用于进行定位的挡块导座14以及喷热管20。以下,用图8说明隔板7与挡块9的粘结工序。首先,将挡块9载置到载物台13上,由挡块导轨14定位后,通过负压吸附等将其固定在挡块载物台13上(图8A)。然后,在由隔板导轨12进行大概定位后,将隔板7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具有在第一衬底的表面上配置板状隔板,使该板状隔板的纵方向与该第一衬底的该表面平行,并将该板状隔板的纵方向的端部固定在该第一衬底上的工序;在固定有板状隔板的第一衬底上对置地配置第二衬底,夹着该板状隔板密封该第一衬底和该第二衬底的工序;其特征是在在第一衬底上固定板状隔板的上述工序、与密封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的上述工序之间,还具有在板状隔板和第一衬底的表面之间形成空隙的工序。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形成空隙的工序是利用上述第一衬底的变形进行的。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形成空隙的工序是利用设置在上述板状隔板的端部的弹性部件进行的。4.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弹性部件由形状记忆合金构成。5.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第一衬底上固定板状隔板的上述工序中,在该板状隔板上预先施加负荷使得在该板状隔板的纵方向上具有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盐谷泰史新堀宪二高桥宣之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