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及自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522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胎及自移动装置。该轮胎包括胎体,胎体的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接触部,多个第一接触部沿胎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沿胎体的周向,第一接触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第一侧面与胎体的切面呈角度设置,和/或,第二侧面与胎体的切面呈角度设置。该自移动装置包括上述轮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轮胎及自移动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自移动装置的轮胎的越障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的轮胎的越障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的轮胎的越障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及自移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配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轮胎及自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或者拖地机等自移动装置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家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较大便利。相对传统的清洁方式,扫地机或者拖地机等自移动装置具有省时省力、轻便小巧以及舒适安全等特点。
[0003]其中,扫地机或者拖地机等自移动装置往往是通过马达驱动轮胎转动来实现移动,在工作过程中,自移动装置需要一边移动一边清洁,在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障碍物,障碍物会阻挡自移动装置前行,使自移动装置的轮胎在原地打滑,因此,现有的自移动装置的轮胎的越障能力较差。
[0004]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轮胎及自移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自移动装置的轮胎的越障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自移动装置,以进一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自移动装置的轮胎的越障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7]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轮胎,包括胎体,所述胎体的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接触部,多个所述第一接触部沿所述胎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0008]沿所述胎体的周向,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胎体的切面呈角度设置,和/或,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胎体的切面呈角度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部为中空结构。
[0010]进一步地,多个沿所述胎体的周向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形成一组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所述第一接触部沿所述轮胎的轴向间隔设置。
[0011]进一步地,沿所述轮胎的轴向,所述胎体的周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与第二侧;
[0012]所述第一接触部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及所述第二侧。
[0013]进一步地,所述胎体的周面还设置有多个第二接触部,多个所述第二接触部沿所述胎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0014]所述第二接触部设置于相邻两组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部远离所述胎体中心线的一面为第一面,所述第二接触部远离所述胎体中心线的一面为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低于所述第一面;
[0016]所述第二面设置有多个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在所述第二面上阵列设置。
[0017]进一步地,所述胎体的端面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缓
冲槽沿所述胎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0018]进一步地,所述胎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均设置有所述缓冲槽,且所述第一端面的所述缓冲槽与所述第二端面的所述缓冲槽一一对应。
[0019]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槽在所述端面形成槽口,所述槽口的型线包括依次围接的第一型线、第二型线、第三型线及第四型线,且所述第一型线与所述第三型线平行,所述第二型线与所述第四型线平行;
[0020]其中,所述第二型线的切线与所述胎体的切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0
°‑
50
°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轮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该轮胎可应用于扫地机或者拖地机等自移动装置,轮胎与障碍物接触时,障碍物作用于轮胎,能够给与轮胎沿竖直方向向上的支撑力,该支撑力能够辅助自移动装置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以便于自移动装置越过障碍物,其中,该沿竖直方向向上的支撑力越大,自移动装置越容易越过障碍物。
[0023]现有技术中,轮胎的周面为平滑的圆弧面,因此轮胎与障碍物接触时,障碍物作用于轮胎,给与轮胎沿轮胎的径向方向的第一作用力,第一作用力能够分解为沿水平方向的第一分力及沿竖直方向向上的第二分力,其中,第二分力作为支撑力辅助自移动装置克服重力做功,以越过障碍物,且第二分力小于障碍物作用于轮胎的第一作用力,因此,现有技术中,辅助自移动装置克服重力做功以越过障碍物的支撑力较小,因此自移动装置的轮胎的越障能力较差。
[0024]本实施例中,胎体的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接触部,且多个第一接触部沿胎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因此,当轮胎与障碍物接触时,第一侧面或者第二侧面能够与障碍物表面接触,受到垂直于障碍物表面的第二作用力,尤其当障碍物表面接近水平面时,第二作用力即为沿竖直方向向上的支撑力,因此,辅助自移动装置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的支撑力即为障碍物作用于轮胎的第二作用力,而不是将第二作用力分解得到的分力,因此,本实施例中,辅助自移动装置克服重力做功以越过障碍物的支撑力较大。
[0025]综上所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轮胎中,辅助自移动装置克服重力做功以越过障碍物的支撑力较大,因此自移动装置越容易越过障碍物,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自移动装置的轮胎的越障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
[0026]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移动装置,包括所述的轮胎。
[00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自移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通过在自移动装置内设置上述轮胎,相应的,该自移动装置具有上述轮胎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0]图1为现有技术中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2]图3为图2所示的轮胎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3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4]图5为图4所示的轮胎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3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胎的与圆形障碍物接触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3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胎的与方形障碍物接触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37]附图标记:
[0038]1’‑
轮胎;2
’‑
障碍物;
[0039]F
’‑
第一作用力;F1
’‑
第一分力;F2
’‑
第二分力;
[0040]1‑
胎体;
[0041]2‑
第一接触部;21

第一侧面;
[0042]3‑
第二接触部;4

凸起部;
[0043]5‑
缓冲槽;51

第一型线;52

第二型线;
[0044]6‑
障碍物;
[0045]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胎体(1),所述胎体(1)的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接触部(2),多个所述第一接触部(2)沿所述胎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沿所述胎体(1)的周向,所述第一接触部(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21)和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21)与所述胎体(1)的切面呈角度设置,和/或,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胎体(1)的切面呈角度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为中空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多个沿所述胎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形成一组所述第一接触部(2),所述第一接触部(2)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所述第一接触部(2)沿所述轮胎的轴向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轮胎的轴向,所述胎体(1)的周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第一接触部(2)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接触部(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及所述第二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1)的周面还设置有多个第二接触部(3),多个所述第二接触部(3)沿所述胎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接触部(3)设置于相邻两组所述第一接触部(2)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远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富通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