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可溶性粉类兽药的饮水投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401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可溶性粉类兽药的饮水投药系统,所述饮水系统包括相连的总水箱(1)和药箱(2),并通过出水总路分别连接预防舍出水支路(17)和治疗舍出水支路(18),所述治疗舍出水支路上设置支路循环水泵(8),所述治疗舍回水支路上依次设置紫外消毒装置(13)和支路补水泵(9),所述支路补水泵(9)的出水端还通过循环旁路与支路循环水泵(8)的进水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饮水投药系统可用于规模化养殖场的群体给药和饮水,确保用药剂量准确。通过不同支路管线的投药设计,可实现在同一养殖场投药系统内供给不同支路管线不同稀释浓度的药物溶液,避免动物之间交叉感染,安全性高,具备较高自动化程度。具备较高自动化程度。具备较高自动化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可溶性粉类兽药的饮水投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畜禽养殖场的饮水投药系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可溶性粉类兽药的饮水投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沃尼妙林(Valnemulin)是新一代截短侧耳素(pleuromutilin)类半合成抗生素,属二萜烯类,与泰妙菌素属同一类药物,是动物专用抗生素。主要用于防治猪、牛、羊及家禽的支原体病和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目前国内外市场上以盐酸沃尼妙林盐的产品为主,由于盐酸沃尼妙林不稳定,降解严重;其次饲喂过程中,适口性差,影响动物采食,因此在制成制剂之前必须将它进行包被处理,达到掩味、掩盖刺激性、提高制剂稳定性的目的;此外,按照说明书描述的用法用量用药时,由于药物与饲料间混饲比例悬殊较大,药物难以混合均匀,不利于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0003]为了适应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5104274467《酒石酸沃尼妙林多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开发的酒石酸沃尼妙林可溶性粉制剂的应用,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可溶性粉类兽药的饮水投药系统,用于畜禽感染疾病的临床预防和治疗。酒石酸沃尼妙林可溶性粉制剂不需流化等制粒设备、不需加入矫味剂、粘合剂等其他添加剂,从食物链的源头切断食品安全隐患;处方成分和工艺简单,通过主药和辅料的简单混合即可制备,制备成本低;对储存条件要求不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需要采用如技术专利CN210853687 U、CN210853704 U、CN291696632 U设计的避光、防潮、降温和增加气密性的盛放、储存、称量等特殊装置来维持沃尼妙林的活性,保证沃尼妙林的治疗效果,适用于兽药生产企业大规模生产;酒石酸沃尼妙林可溶性粉在使用过程中药物浓度保持不变,一次配制即可保证整个治疗周期的连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为了实现酒石酸沃尼妙林可溶性粉的投药,提供一种适用于可溶性粉类兽药的饮水投药系统,期望将畜禽群体投药与养殖场饮水系统相结合,在酒石酸沃尼妙林可溶性粉溶液自身稳定性较强的前提条件下,减少药物的配制和投喂次数,给药更方便,剂量更准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可溶性粉类兽药的饮水投药系统,所述投药系统包括相连的总水箱1和药箱2,所述总水箱1设置进水总路19、出水总路和回水总路,其中,所述出水总路分别连接预防舍出水支17路和治疗舍出水支路18,所述出水总路上设置总循环水泵3,所述预防舍出水支路还设有加水箱5;所述回水总路分别连接预防舍回水支路和治疗舍回水支路,所述回水总路上设置总路补水泵4,所述预防舍出水支路与预防舍回水支路通过预防舍饮水器组16连接,所述治疗舍出水支路与治疗舍回水支路通过治疗舍饮水器组10连接;
[0005]所述治疗舍出水支路上设置支路循环水泵8,所述治疗舍回水支路上依序设置紫外消毒装置13和支路补水泵9,紫外消毒装置13位于支路补水泵9的上游;支路循环水泵8的
上游设置第一单向阀门组12,支路补水泵9的下游设置第二单向阀门组11;所述支路补水泵9的出水端还通过循环旁路与支路循环水泵8的进水端连接。
[0006]在本技术中,术语“上游”、“下游”用于解释同一水路中不同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
[0007]在本技术中,所述预防舍饮水器组16和/或治疗舍饮水器组10包括串联和/或并联设置的多组饮水器,以适应养殖场的规模化作业。
[0008]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总路补水泵4的下游设置排水支路,所述排水支路上设置排水阀15。
[0009]可选地,在本技术中,在总路补水泵4的下游设置回水总路单向阀14。
[0010]根据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单向阀门组12和第二单向阀门组11中包括止回阀,确保支路中的水流不会逆流。
[0011]本技术的饮水投药系统适用于投放包括酒石酸沃尼妙林可溶性粉及其他品种的可溶性粉类兽药。考虑到治疗舍的投药浓度通常高于预防舍的投药浓度,因此,本技术的系统分步骤启动:开启总循环水泵3、总路补水泵4、支路循环水泵8、支路补水泵9、第一单向阀门组12和第二单向阀门组11,关闭加水箱5,使总水箱1和药箱2的内容物混合,含有较高浓度的药物溶液分布在预防舍支路和治疗舍支路内。待支路内含有药物的水流动稳定后,关闭第一单向阀门组12和第二单向阀门组11,通过支路循环水泵8和支路补水泵9的驱动使含有药物的水在治疗舍支路内循环,并在循环的过程中被紫外消毒装置13消毒。此时打开加水箱5,向预防舍支路内加水,降低预防舍支路内的药物浓度,直至预防舍支路内的药物浓度稳定。
[0012]当需要清洗系统或更换系统内的药物时,关闭加水箱5,打开排水阀排出系统内的水,并进行反冲洗。
[0013]因此,在使用和清洗过程中,本技术的系统处于封闭状态,只通过系统内循环泵进行内循环,从而确保水质清洁、不易滋生有害物,外接水管和补水泵能够为系统进行补水,加药箱能够为系统加入药物溶液。紫外消毒装置则持续为系统内的循环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0014]本技术针对酒石酸沃尼妙林可溶性粉制剂所具备的优势,提出一种适用于可溶性粉类兽药的饮水投药系统。将酒石酸沃尼妙林可溶性粉通过本技术专利的投药系统应用于畜禽养殖场有如下优势:一、避免了现有产品盐酸沃尼妙林预混剂使用过程中药物和饲料的混饲重量比悬殊过大(1:500~1:1300)而造成混合不均匀而导致个体服药量的差异;二、使用过程中将酒石酸沃尼妙林可溶性粉溶于水中,药物浓度容易分散均匀,确保畜禽个体得到规定的服药剂量;三、在治疗周期内酒石酸沃尼妙林溶液浓度在饮水管线中保持不变,稳定性良好,有效避免现有产品盐酸沃尼妙林预混剂易分解而导致给药剂量不足的缺点,一次配制可连续使用,减少配药制次数,给药方便,适用于群体给药,节约养殖成本。四、通过不同支路的投药设计,实现同一养殖场内不同支路管线饮水,可以供给不同的药物浓度,避免了药物使用过程中多次配药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安全性高,且具有较高自动化程度。
[0015]此外,本技术的饮水投药系统同样适合于其他可溶性粉类兽药,将其他药物应用于本技术的系统中,同样能够获得动物个体服药量准确可控、给药方式方便、安全
性更高等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饮水投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总水箱,2.加药箱,3.总循环水泵,4.总路补水泵,5.加水箱,6.预防舍,7.治疗舍,8.支路循环水泵,9.支路补水泵,10.治疗舍饮水器组,11.第二单向阀门组,12.第一单向阀门组,13.紫外消毒装置,14.回水总路单向阀,15.排水阀,16.预防舍饮水器组,17.预防舍出水支路,18.治疗舍出水支路,19.进水总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的适用于可溶性粉类兽药的饮水投药系统,包括相连的总水箱1和药箱2,总水箱1设置进水总路、出水总路和回水总路。
[0019]出水总路上设置总循环水泵3,并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可溶性粉类兽药的饮水投药系统,所述饮水投药系统包括相连的总水箱(1)和药箱(2),所述总水箱(1)设置进水总路(19)、出水总路和回水总路,所述出水总路上设置总循环水泵(3),所述回水总路上设置总路补水泵(4),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总路分别连接预防舍出水支路(17)和治疗舍出水支路(18),所述预防舍出水支路还设有加水箱(5);所述回水总路分别连接预防舍回水支路和治疗舍回水支路,所述预防舍出水支路与预防舍回水支路通过预防舍饮水器组(16)连接,所述治疗舍出水支路与治疗舍回水支路通过治疗舍饮水器组(10)连接;所述治疗舍出水支路上设置支路循环水泵(8),所述治疗舍回水支路上依次设置紫外消毒装置(13)和支路补水泵(9),紫外消毒装置(13)位于支路补水泵(9)的上游;支路循环水泵(8)的上游设置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馨乐吴奕樊李建马欣魏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