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层锚固式多点位移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27207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层锚固式多点位移计,包括设置在被测量结构体外部的基座和设置在结构体的钻孔内部的n只位移测量单元,每只位移测量单元包括沿钻孔方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测量锚头、测杆和位移计,测量锚头和位移计分别固定在测杆的两端;所述的钻孔内部设置有n只隔离护筒,每只隔离护筒的两端设置有锚固段;所述隔离护筒上设置有护筒小孔,测量锚头和测杆穿过隔离护筒上的护筒小孔后,每只测量锚头锚固在不同的锚固段内部中心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多点位移计锚固后,锚固体整体粘结、杆体共同变形的问题,使得各测点位移量互不影响,提高了工程监测的准确性。提高了工程监测的准确性。提高了工程监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层锚固式多点位移计


[0001]本技术属于岩土工程与隧道工程监测
,可用于测量山体沉降和隧道围岩内部位移,具体为一种分层锚固式多点位移计。

技术介绍

[0002]多点位移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和隧道工程中的监测设备,对边坡变形及隧道围岩内部位移进行监测,以预测边坡和隧道灾害的发生,同时也是对边坡和岩体变形规律进行研究的重要手段。
[0003]一般多点位移计采用钻孔和全长注浆的方式埋设,具体操作方法为:选取监测位置进行钻孔,将测杆放入预定位置,测杆尾部接入位移计和基座,并采用保护管进行保护,最后进行全长注浆封堵。
[0004]但多点位移计采用全长注浆封堵的方法会使孔内形成一根连续的锚固体,打断了岩体各结构面的分层效应和岩层的承载拱效应,使得不同测点因为锚固体而共同变形,误差极大,难以得到岩体不同深度处的形变和位移,难以实现多点监测的效果。同时,测孔内位移量并非单一的线性规律增长,受山体内部构造应力场和岩层产状走向的影响,测孔中间段可能受到侧向挤压而造成测杆额外的位移变形,这种影响在锚固段过长或全长锚固时尤为明显,造成测试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有效解决多点位移计在岩体不同深度处监测效果不理想,测杆因孔内锚固体共同变形的问题,提供一种分层锚固式多点位移计。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分层锚固式多点位移计包括设置在被测量结构体外部的基座和设置在结构体的钻孔内部的n只位移测量单元,所述的n只位移测量单元在钻孔内部不同深度处分层设置;每只位移测量单元包括沿钻孔方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测量锚头、测杆和位移计,测量锚头和位移计分别固定在测杆的两端;
[0008]所述的位移计与基座内部设置的信号处理单元通过引线联接;
[0009]所述的钻孔内部设置有n只隔离护筒,每只隔离护筒的两端设置有锚固段;所述的锚固段与被测量结构体钻孔的孔壁和测量锚头通过浆液或锚固剂固为一体;所述隔离护筒上设置有护筒小孔,测量锚头和测杆穿过隔离护筒上的护筒小孔后,每只测量锚头锚固在不同的锚固段内部中心位置。
[0010]所述护筒小孔设置有叶片式橡胶片。
[0011]所述测杆和位移计外部设置有保护管,用于保护测杆和位移计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0012]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螺纹凹槽,所述的保护管固定在螺纹凹槽上。
[0013]所述螺纹凹槽中间设置基座引线口,用于位移计引线的接出。
[0014]所述隔离护筒的外径与钻孔的直径相当,嵌入在钻孔内部。
[0015]所述隔离护筒的长度大于隔离护筒两侧的两只锚固段7中心间距的2/3。
[0016]所述保护管和隔离护筒为硬质PVC材料、钢材或硬质复合材料,以防止注浆挤压造成测杆和位移计破坏。
[0017]所述钻孔内部的n只位移测量单元,n=3至5。
[0018]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19]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层锚固式多点位移计,通过在岩体内部分层设置多个位移测量单元。其中不同位移测量单元的测量锚头处设置相应的锚固段,并使锚固段与监测的结构体部位和测量锚头固为一体;且相邻的锚固段通过硬质隔离护筒进行隔离,防止两段浆液或锚固剂粘结在一起,可实现不同测点间变形且互不影响,避免了整体注浆造成不同测点的共同变形问题,实现了岩体内部不同深度处的位移精确测量;有效解决了传统多点位移计锚固后,锚固体整体粘结、杆体共同变形的问题,提高了工程监测的准确性。
[0020]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层锚固式多点位移计,通过隔离护筒减少了锚固段的长度,减少了岩层变形对测杆的影响,降低了测量误差,提高了测试精度。
[0021]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层锚固式多点位移计,结构体内的测量钻孔通过锚固段和隔离护筒进行填充,防止了测量钻孔出现塌孔和湿陷的问题,避免了沙土回填的固结问题。
[0022]四、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层锚固式多点位移计,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实施性强,实现了分层锚固和多点监测的效果,降低了测量误差,可为岩土边坡和隧道稳定性监测提供可靠数据,准确预判地质灾害的发生,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分层锚固式多点位移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隔离护筒端头小孔封闭示意图。
[0025]图3为隔离护筒端头小孔穿过测杆保护管示意图。
[0026]图4为基座底部固定示意图。
[0027]图中,1—测杆锚头,2—测杆,3—保护管,4—位移计,5—钻孔,6—基座,7—锚固段,8—隔离护筒,9—护筒小孔,10—叶片式橡胶片,11—螺纹凹槽,12—基座引线口;13

结构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图1至4所示,一种分层锚固式多点位移计包括设置在被测量结构体13外部的基座6和设置在结构体13的钻孔5内部的n只位移测量单元,所述的n只位移测量单元在钻孔5内部不同深度处分层设置;每只位移测量单元包括沿钻孔方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测量锚头1、测杆2和位移计4,测量锚头1和位移计4分别固定在测杆2的两端;所述的位移计4与基座6内部设置的信号处理单元通过引线联接;
[0029]所述的钻孔内部设置有n只隔离护筒8,每只隔离护筒8的两端设置有锚固段7;所述的锚固段7与被测量结构体钻孔5的孔壁和测量锚头1通过浆液或锚固剂固为一体;所述隔离护筒8上设置有护筒小孔9,测量锚头1和测杆2穿过隔离护筒8上的护筒小孔9后,每只
测量锚头1锚固在不同的锚固段7内部中心位置。
[0030]所述隔离护筒8的外径与钻孔5的直径相当,可嵌入在钻孔5内部。所述测杆2和位移计4外部设置有保护管3,用于保护测杆和位移计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所述基座6的底部设有螺纹凹槽11,所述的保护管3固定在螺纹凹槽11上,螺纹凹槽11中间设置基座引线口12,用于位移计引线的接出。
[0031]使用时不同位移测量单元的测量锚头处设置相应的锚固段,并使锚固段与监测的结构体部位和测量锚头固为一体;且相邻的锚固段通过硬质隔离护筒进行隔离,防止两段浆液或锚固剂粘结在一起,可实现不同测点间变形且互不影响,避免了整体注浆造成不同测点的共同变形问题,实现了岩体内部不同深度处的位移精确测量;同时结构体内的测量钻孔通过锚固段和隔离护筒进行填充,防止了测量钻孔出现塌孔和湿陷的问题,避免了沙土回填的固结问题。
[0032]如图2所示,所述护筒小孔9内设置有叶片式橡胶片10,平时将小孔封闭,以防止浆液或锚固剂流入下部;当测量锚头1和测杆2穿入护筒小孔9时,叶片式橡胶片10从中心分开,挤压在测杆2和小孔的孔壁之间。
[0033]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隔离护筒8为硬质PVC材料、钢材或硬质复合材料,所述隔离护筒8的长度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通常大于该隔离护筒8两侧的两只锚固段7在长度方向的中心间距的2/3,其中隔离护筒8用于分离两段锚固段7,使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层锚固式多点位移计,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被测量结构体(13)外部的基座(6)和设置在结构体(13)的钻孔(5)内部的n只位移测量单元,所述的n只位移测量单元在钻孔(5)内部不同深度处分层设置;每只位移测量单元包括沿钻孔方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测量锚头(1)、测杆(2)和位移计(4),测量锚头(1)和位移计(4)分别固定在测杆(2)的两端;所述的位移计(4)与基座(6)内部设置的信号处理单元通过引线联接;所述的钻孔内部设置有n只隔离护筒(8),每只隔离护筒(8)的两端设置有锚固段(7);所述的锚固段(7)与被测量结构体钻孔(5)的孔壁和测量锚头(1)固为一体;隔离护筒(8)上设置有护筒小孔(9),测量锚头(1)和测杆(2)穿过隔离护筒(8)上的护筒小孔(9)后,每只测量锚头(1)锚固在不同的锚固段(7)内部中心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锚固式多点位移计,其特征在于:护筒小孔(9)内设置有叶片式橡胶片(10)。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德超周长新罗彦斌牟江亭罗华陈辉沈振宗高韬李光明夏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