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底部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271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底部装配结构,包括围板和底板;围板包括第一延伸件;第一延伸件的侧面开设有卡槽;卡槽成对设置在第一延伸件的上下两侧;底板边缘处一体连接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的截面为匚字形结构;定位件与第一延伸件嵌插连接;通过定位件和卡槽的插接配合,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结构提高承载力,同时可以通过钎焊等方式实现母材无损伤的连接,简化了加工过程。简化了加工过程。简化了加工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底部装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底部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对整车的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电池盒的轻量化越来越多的采用铝型材来拼焊而成,对于底板承载模组重量方式来说,就要要求底板有着较强的承载能力,否则一旦遇到较复杂路况时,底板有承载失效的风险,从而导致电池包焊道开裂、进水短路、漏电、伤人等安全事故。所以有专利技术一种结构强度高、加工难度小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底部装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加工难度小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底部装配结构。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底部装配结构,包括围板和底板;所述围板包括第一延伸件;所述第一延伸件的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成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件的上下两侧;所述底板边缘处一体连接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截面为匚字形结构;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延伸件嵌插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围板还包括第二延伸件;所述第二延伸件位于所述第一延伸件的上方;所述第二延伸件向电池盒内部折叠形成加强槽;所述加强槽内部镶嵌设置有补强块;所述加强槽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配合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嵌入端镶嵌在所述补强块内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补强块面向所述电池盒内部的一侧表面连接设置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与所述底板之间配合设置有螺栓。
[0007]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筋条;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筋条被夹持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若干个所述筋条平行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围板还包括第三延伸件;所述第三延伸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延伸件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延伸件内部贯通设置有安装孔;若干个所述第三延伸件间隔环向分布。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延伸件包括一体贴合连接的第一片层和第二片层;所述安装孔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片层和所述第二片层;所述第一片层位于所述第二片层的顶部中心处;所述第二片层两侧延伸设置有斜肋板。
[0010]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底部装配结构,包括围板和底板;所述围板包括第一延伸件;所述第一延伸件的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成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件的上下两侧;所述底板边缘处一体连接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截面为匚
字形结构;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延伸件嵌插连接;通过定位件和卡槽的插接配合,提高了承载力,简化了加工过程;通过第二延伸件的弯折和补强块的镶嵌配合,进一步提高围板的结构强度;底板通过双层板体夹持筋条的结构,利用板体间空隙提升散热性能,使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电池盒底部装配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围板结构细节图;
[0013]图3为底板结构细节图;
[0014]图4为第三延伸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底部装配结构,包括围板1和底板2;所述围板1包括第一延伸件11;所述第一延伸件11的侧面开设有卡槽101;所述卡槽101成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件11的上下两侧;所述底板2边缘处一体连接设置有定位件21;所述定位件21的截面为匚字形结构;所述定位件21与所述第一延伸件11嵌插连接;
[0017]常规的底板边缘都是通过与围板部分对接的方式实现连接的,在焊接处理时容易造成连接界面不平整、后续打磨繁琐、以及板面熔穿报废的情况,而通过定位件21和卡槽101的插接配合,一方面可以将底板2所受载荷传导至围板上,利用自身结构提高承载能力,同时可以通过钎焊等方式实现母材无损伤的连接,简化了加工过程。
[0018]如图2所示,所述围板1还包括第二延伸件12;所述第二延伸件12位于所述第一延伸件11的上方;所述第二延伸件12向电池盒内部折叠形成加强槽13;所述加强槽13内部镶嵌设置有补强块14;所述加强槽13顶部开设有螺纹孔131;所述螺纹孔131内配合设置有螺钉132;所述螺钉132的嵌入端镶嵌在所述补强块14内部;
[0019]加强槽13一方面可以提升围板的抗弯折变形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补强块14的镶嵌配合来强化自身结构,克服弯折件厚度不足、结构强度有限的问题。
[0020]所述补强块14面向所述电池盒内部的一侧表面连接设置有转接件15;所述转接件15与所述底板2之间配合设置有螺栓151;
[0021]利用转接件15,一方面可以提升底板2在竖直方向上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在横向上进行面连接约束,避免底板2边缘插接处脱落,提升使用安全性,同时增强密封性能。
[0022]如图3所示,所述底板2包括第一板体201、第二板体202和筋条203;所述第一板体201和所述第二板体202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筋条203被夹持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201和所述第二板体202之间;若干个所述筋条203平行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一板体201和所述第二板体202之间;
[0023]双层板结构可以利用筋条203保证自身的板面结构强度,同时利用单层板体的薄板结构增强热量传导,第一板体201和第二板体202之间的空隙有利于热量的散发,提升底板整体在吸热时的温度均匀性。
[0024]如图2所示,所述围板1还包括第三延伸件16;所述第三延伸件16的延伸方向与所
述第一延伸件11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延伸件16内部贯通设置有安装孔161;若干个所述第三延伸件16间隔环向分布;第三延伸件16的作用在于便于电池盒底部和周围的电池仓等结构实现连接。
[0025]如图4所示,所述第三延伸件16包括一体贴合连接的第一片层17和第二片层18;所述安装孔161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片层17和所述第二片层18;所述第一片层17位于所述第二片层18的顶部中心处;所述第二片层18两侧延伸设置有斜肋板181;阶梯状的结构可以在兼顾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保证安装孔171开设处拥有足够的攻丝厚度,提升连接稳定性。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底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板(1)和底板(2);所述围板(1)包括第一延伸件(11);所述第一延伸件(11)的侧面开设有卡槽(101);所述卡槽(101)成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件(11)的上下两侧;所述底板(2)边缘处一体连接设置有定位件(21);所述定位件(21)的截面为匚字形结构;所述定位件(21)与所述第一延伸件(11)嵌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底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1)还包括第二延伸件(12);所述第二延伸件(12)位于所述第一延伸件(11)的上方;所述第二延伸件(12)向电池盒内部折叠形成加强槽(13);所述加强槽(13)内部镶嵌设置有补强块(14);所述加强槽(13)顶部开设有螺纹孔(131);所述螺纹孔(131)内配合设置有螺钉(132);所述螺钉(132)的嵌入端镶嵌在所述补强块(14)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底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块(14)面向所述电池盒内部的一侧表面连接设置有转接件(15);所述转接件(15)与所述底板(2)之间配合设置有螺栓(15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永强陈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钧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