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223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包括:连接悬臂、连接座、一对横向减震机构和一个竖向减震机构,一对横向减震机构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一侧铰接于所述连接悬臂的顶端,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竖向减震机构的下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悬臂的中部凸出端,所述竖向减震机构的上端也铰接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横向减震机构水平设置,所述竖向减震机构与垂直竖线的夹角不超过30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具有多个减震机构,具有非常好的减震效果,且通过合理设置最大程度保证多个减震机构相互之间不干涉。保证多个减震机构相互之间不干涉。保证多个减震机构相互之间不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驾驶室悬置支架主要起到承载驾驶室,缓冲底盘冲击作用,通过悬置支架的支撑及减震作用使得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舒适感。驾驶室悬置支架包括的后悬支架安装于驾驶室后侧,连接驾驶室及底盘,与前置支架一起实现对底盘冲击的减震作用。后悬支架采用单一的减震机构减震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最佳的减震效果,同时如果使用多个减震机构,相互之间的干涉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同时具有多个减震机构,具有非常好的减震效果,且通过合理设置最大程度保证多个减震机构相互之间不干涉。
[0004]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包括:连接悬臂、连接座、一对横向减震机构和一个竖向减震机构,一对横向减震机构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一侧铰接于所述连接悬臂的顶端,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另一端铰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悬臂、连接座、一对横向减震机构和一个竖向减震机构,一对横向减震机构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一侧铰接于所述连接悬臂的顶端,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竖向减震机构的下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悬臂的中部凸出端,所述竖向减震机构的上端也铰接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横向减震机构水平设置,所述竖向减震机构与垂直竖线的夹角不超过30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靠近横向减震机构的侧面设置有竖向滑槽,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端部铰接于铰接块上后通过铰接块滑动配合于竖向滑槽中,所述连接座靠近竖向减震机构的底面设置有横向滑槽,所述竖向减震机构的端部也铰接于铰接块上后通过铰接块滑动配合于横向滑槽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减震机构和一对横向减震机构之间均设置有辅助减震机构,其与所述横向减震机构和竖向减震机构之间均铰接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减震机构和辅助减震机构均包括外框、弹簧和辅助柱,所述外框内部中空且顶面具有开口,所述辅助柱下端恰好从所述外框的开口中穿过位于所述外框中,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柱的下端,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外框内底面,所述辅助减震机构的辅助柱上端铰接于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外框上,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外框底面还与所述铰接块铰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驾驶室的后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减震机构包括:上连接板,其与对应的铰接块铰接;上套筒,其固定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板上,所述上套筒与所述上连接板形成具有下开口的筒状结构;上连接柱,其固定于所述上连接板上且位于所述上套筒内,所述上连接柱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上套筒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上连接柱的下端与所述上套筒的下端平齐;下连接板,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曲波廖洋肖伟杨宇许鹏刘祥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