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H高效冶炼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101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H高效冶炼的方法,包括:钢包到达RH工位,采用两个底吹氩气孔软吹氩气;插入管进入钢液后,钢包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钢包旋转的方式,减少死区,加快钢液的循环,减少RH处理时间,可在国内同行业推广应用。国内同行业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H高效冶炼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尤其涉及一种RH高效冶炼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炼钢厂的精炼装置RH具备脱碳、脱气(H、N)、脱氧、去夹杂、均匀成分和温度等功能,且技术成熟,能够批量稳定的连续作业,已经作为生产高级钢种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些高级别钢种,成分控制范围窄,需要进行深脱碳和脱气等处理。然而,RH的处理时间必须匹配连铸时间,就需要提高RH的处理效率。
[0003]钢包运载钢水到达RH工位后,RH的上升管和下降管插入钢液中,然后通过抽真空和上升管吹氩,带动钢水从上升管运动到真空室,冶金处理后钢液再从下降管回到钢包,如图2的箭头所示。由于钢水的运动路线固定,钢水的脱碳、脱氧、均匀合金成分操作需要通过钢液对流和元素扩散逐渐进行,即提升钢液流量是RH效率的重要指标。然而远离插入管的区域(图2俯视图C和D区域)存在明显的死区,影响了RH处理效率。
[0004]目前RH主要是通过增大真空度、增大插入管直径、改变插入管为椭圆、增大上升管吹氩量,达到提升钢液流量和RH高效化的目的。但是,这些操作存在局限性。比如增大真空度,会增大设备改造投资,且真空度已趋近极限;增大插入管直径,受钢包直径的影响,必须考虑合理的插入管壁厚和插入钢液操作稳定;改变插入管形状为椭圆,会较少的增大钢液的提升流量,但是椭圆不便于施工和维护;增大吹氩量会造成上升管侵蚀加剧,同时吹氩流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也会使得提升流量饱和。
[0005]钢水循环效率不足,导致RH前期夹杂物去除率低;如在加钛之前夹杂物去除不充分,加钛后会出现较多钛铝复合夹杂物,不利于夹杂物进一步去除,还会导致水口堵塞等问题。
[0006]另外,通过钢包底吹氩气,增强钢液的搅拌效果也是改善RH处理效率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底吹位置固定,对钢液的搅拌效果也不佳。下降管下方的底吹还会对钢液向下流动产生阻碍作用,不利于RH高效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H高效冶炼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具有较高的RH处理效率。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H高效冶炼的方法,包括:
[0009]钢包到达RH工位,插入管进入钢液后,钢包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旋转。
[0010]优选的,所述钢包中的钢液成分选自重轨钢或低碳钢。
[0011]所述钢包到达RH工位后还包括:
[0012]采用两个底吹氩气孔软吹氩气;
[0013]优选的,所述软吹氩气的流量为100~150L/min。
[0014]优选的,所述插入管的直径为500~700mm。
[0015]优选的,所述插入管进入钢液的深度为500~600mm。
[0016]优选的,所述旋转的速度为0.1~6r/min。
[0017]优选的,所述旋转过程中初始速度为0.1r/min,逐渐加速,5~10min旋转速度达到预定速度后以稳定速度旋转。
[0018]优选的,所述旋转过程中在RH冶炼后期,钢包旋转到初始位置停止运动,等待RH处理结束。
[0019]优选的,所述在RH冶炼后期1~3min,钢包缓慢减速,旋转到初始位置,并停止运动,等待RH处理结束。
[0020]优选的,所述停止运动后,RH继续处理1~2min后出钢。
[0021]本专利技术采用钢包旋转的方式,减少死区,加快钢液的循环,减少RH处理时间,可在国内同行业推广应用。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钢包旋转,结合吹氩位置的变化,改变钢包中钢液运动的死区,从而提高RH脱碳、脱氧、成分均匀、夹杂上浮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RH冶炼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RH冶炼装置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钢包旋转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经改进或润饰的所有其它实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H(钢液真空处理技术)高效冶炼的方法,包括:
[0027]钢包到达RH工位,插入管进入钢液后,钢包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旋转。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RH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0029]本专利技术对所述钢包中的钢液成分没有特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冶炼所需成分的钢液。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钢包中的钢液成分可以为重轨钢或低碳钢以及超低碳钢。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重轨钢钢液成分优选包括:
[0030]0.71~0.80wt%的C;
[0031]0.5~0.8wt%的Si;
[0032]0.7~1.05wt%的Mn;
[0033]0.04~0.12wt%的V;
[0034]余量为Fe。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C的质量含量优选为0.73~0.77%,更优选为0.75%;所述Si的质量含量优选为0.6~0.7%,更优选为0.65%;所述Mn的质量含量优选为0.8~1.0%,更优选为0.9%;所述V的质量含量优选为0.05~0.1%,更优选为0.06~0.09%,最优选为0.07~0.08%。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超低碳钢钢液成分优选包括:
[0037]0.002~0.004wt%的C;
[0038]0.01~0.03wt%的Si;
[0039]0.1~0.25wt%的Mn;
[0040]0.05~0.075wt%的Ti;
[0041]0.03~0.06wt%的Al;
[0042]余量为Fe。
[004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C的质量含量优选为0.003%;所述Si的质量含量优选为0.02%;所述Mn的质量含量优选为0.15~0.2%,更优选为0.16~0.18%;所述Ti的质量含量优选为0.06~0.07%,更优选为0.065%;所述Al的质量含量优选为0.04~0.05%。
[004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钢包到达RH工位后还包括:
[0045]采用两个底吹氩气孔软吹氩气。
[004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软吹氩气的流量优选为100~150L/min,更优选为110~140L/min,最优选为120~130L/min。
[004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插入管的直径优选为400~700mm,更优选为500~600mm,最优选为550mm。
[004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插入管进入钢液的深度优选为400~600mm,更优选为450~550mm,最优选为500mm。
[004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旋转过程中优选钢包通过底座的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H高效冶炼的方法,包括:钢包到达RH工位,插入管进入钢液后,钢包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包中的钢液成分选自重轨钢或低碳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包到达RH工位后还包括:采用两个底吹氩气孔软吹氩气;所述软吹氩气的流量为100~150L/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的直径为400~7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进入钢液的深度为400~60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鑫张敏吴晨辉白旭旭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