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油缸顶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058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油缸顶升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顶升油缸(100)、连接至各个顶升油缸的有杆腔的有杆腔进回油油路(L1)、连接至各个顶升油缸的无杆腔的无杆腔进回油油路(L2)和连接在任意两个顶升油缸的无杆腔之间的无杆腔互通油路(L3),无杆腔互通油路中设有用于通断控制的连通阀(2)。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设无杆腔互通油路以连通各个顶升油缸的无杆腔,从而在多个顶升油缸带载下降时,可使多油缸无杆腔压力均衡,各油缸负载均衡,有利于结构的受力;而且液压回路无需额外调整,在现有的机械同步约束下即可实现同步。此外系统还有防爆管功能,安全可靠。可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油缸顶升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的液压控制
,具体地,涉及一种多油缸顶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多油缸同步顶升技术在塔机爬升装置、臂架变幅装置等机械中有广泛的应用。这些机械装置中通常有机械同步装置,例如在塔机爬升装置的臂架变幅装置中,两油缸安装位置很靠近,两油缸两端铰点位置分别属机械刚性连接。具体地,在塔机爬升装置中,多油缸有多种安装方式,其中一种是多油缸分别布置在塔身的两侧,另一种是多油缸布置在塔身的同侧,也可以两侧均布置多油缸。上下两排的滚轮对两侧油缸的同步有约束作用;同侧布置的多油缸两端的铰点位置分别属机械刚性连接,对同侧的多油缸有同步约束作用。如果油缸不同步,一方面可能使其中一部分油缸承载过大,另一方面,使机械装置发生倾斜、滚轮压力过大,可导致结构破坏,危机整机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油缸顶升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多油缸带载下降作业时,多油腔无杆腔压力不均衡、位移不同步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油缸顶升系统,包括:
[0005]至少两个顶升油缸;
[0006]有杆腔进回油油路,连接至各个所述顶升油缸的有杆腔;
[0007]无杆腔进回油油路,连接至各个所述顶升油缸的无杆腔;和
[0008]无杆腔互通油路,连接在任意两个所述顶升油缸的无杆腔之间,所述无杆腔互通油路中设有用于通断控制的连通阀。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通阀为先导控制阀且先导控制油路连通所述有杆腔进回油油路。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杆腔进回油油路上设有平衡阀,所述平衡阀的先导控制油路也连接所述有杆腔进回油油路。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通阀、所述平衡阀和所述顶升油缸的个数相同,连接任意两个所述顶升油缸的无杆腔之间的所述无杆腔互通油路中串联设置有两个所述连通阀,任意两个所述平衡阀之间互不连通。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通阀的先导开启压力仅受所述有杆腔进回油油路的油压控制。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通阀的先导开启压力低于所述平衡阀的先导开启压力且高于所述顶升油缸的活塞杆伸出时的有杆腔回油背压。
[0014]可选地,所述连通阀的先导开启压力至少低于所述平衡阀的先导开启压力的1/3。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通阀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无杆腔的负载连接油口、背压油口以及控制连通所述负载连接油口与所述背压油口的先导控制油口,所述连通阀设置为
在所述背压油口泄露时能够自动断开所述负载连接油口与所述背压油口的连接。
[0016]可选地,所述连通阀为先导开启压力不受背压和负载压力影响的平衡阀或防爆阀。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油缸顶升系统还包括泵站,所述泵站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有杆腔进回油油路,所述泵站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无杆腔进回油油路。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增设无杆腔互通油路以连通各个顶升油缸的无杆腔,从而在多个顶升油缸带载下降时,能够使得各个无杆腔的压力均衡,各油缸负载均衡,油缸速度相同,油缸位移同步,有利于结构受力,不至发生结构性破坏的不良后果。液压回路无需额外调整,在现有的机械同步约束下即可实现同步。进一步通过在无杆腔互通油路中增设连通阀,可确保无杆腔互通油路的管路安全,以有效、可靠地控制管道通断,即多油缸顶升系统有防爆管功能,安全可靠。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0]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为现有的双油缸顶升装置的液压原理图;
[0022]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多油缸顶升系统的液压原理图。
[0023]附图标号说明:
[0024]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0025]100
ꢀꢀꢀꢀꢀꢀ
顶升油缸
ꢀꢀꢀꢀ
L1
ꢀꢀꢀꢀꢀ
有杆腔进回油油路
[0026]101
ꢀꢀꢀꢀꢀꢀ
活塞杆
ꢀꢀꢀꢀꢀꢀ
L2
ꢀꢀꢀꢀꢀ
无杆腔进回油油路
[0027]200
ꢀꢀꢀꢀꢀꢀ
主阀
ꢀꢀꢀꢀꢀꢀꢀꢀ
L3
ꢀꢀꢀꢀꢀ
无杆腔互通油路
[0028]300
ꢀꢀꢀꢀꢀꢀ
液压泵
ꢀꢀꢀꢀꢀꢀ
A1
ꢀꢀꢀꢀꢀ
背压油口
[0029]400
ꢀꢀꢀꢀꢀꢀ
油箱
ꢀꢀꢀꢀꢀꢀꢀꢀ
A2
ꢀꢀꢀꢀꢀ
负载连接油口
[0030]1ꢀꢀꢀꢀꢀꢀꢀꢀ
平衡阀
ꢀꢀꢀꢀꢀꢀ
A3
ꢀꢀꢀꢀꢀ
先导控制油口
[0031]2ꢀꢀꢀꢀꢀꢀꢀꢀ
连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5]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6]在图1所示的双油缸顶升装置中,包括两个顶升油缸100,顶升油缸100的活塞杆101的底端固定,其液压系统包括油箱400、液压泵300和主阀200。在双油缸带载顶升向上时,主阀200切换至左位,液压泵300泵吸油箱400中的油液,并通过主阀200泵送至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油缸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油缸顶升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顶升油缸(100);有杆腔进回油油路(L1),连接至各个所述顶升油缸(100)的有杆腔;无杆腔进回油油路(L2),连接至各个所述顶升油缸(100)的无杆腔;和无杆腔互通油路(L3),连接在任意两个所述顶升油缸(100)的无杆腔之间,所述无杆腔互通油路(L3)中设有用于通断控制的连通阀(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油缸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阀(2)为先导控制阀且先导控制油路连通所述有杆腔进回油油路(L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油缸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杆腔进回油油路(L1)上设有平衡阀(1),所述平衡阀(1)的先导控制油路也连接所述有杆腔进回油油路(L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油缸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阀(2)、所述平衡阀(1)和所述顶升油缸(100)的个数相同,连接任意两个所述顶升油缸(100)的无杆腔之间的所述无杆腔互通油路(L3)中串联设置有两个所述连通阀(2),任意两个所述平衡阀(1)之间互不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油缸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阀(2)的先导开启压力仅受所述有杆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素芬吴双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