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罩上荧光粉印刷成形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32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荫罩上荧光粉印刷成形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属于平板显示技术领域,它包括前板(9)、后板(10)以及夹在前后板之间的荫罩(11),所述前板(9)由前衬底玻璃基板(1)、电极组(2)、介电层(3)和保护膜(4)组成,所述后板(10)由后衬底玻璃基板(5)、电极组(6)、介电层(7)、保护膜(8)组成,所述荫罩(11)为包含微孔(12)阵列的金属薄板,所述的微孔(12)的内壁上设有荧光粉层,其特征是所述的荧光粉层采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定形在所述的微孔(12)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荧光粉喷涂法成形的平板显示器存在的制造难度大,显示效果差的问题,具有工艺成熟,成本低,适合量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尤其是一种采用印刷法使荧光粉在荫罩上进行成形的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具体地说是一种荫罩上荧光粉印刷成形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
技术介绍
目前,荫罩式单色或彩色等离子体显示板的荧光粉采用喷涂技术制备。喷涂技术在印刷、建筑、汽车制造等行业应用较广,且工艺成熟,但应用于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的荧光粉制备中,还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的荧光粉需喷涂在荫罩上的每个微孔内,微孔呈碗状,且内壁粗糙,而荧光粉又呈颗粒状,因而要想在荫罩微孔内壁获得致密且有相当厚度的粉层较为困难,喷涂工艺难度大。随着分辨率的增加,微孔的空间尺寸更小,喷涂难度更高。其次,用喷涂的方法制备荧光粉,需要另外准备掩膜荫罩,在红、绿、兰三色荧光粉套喷时,用于遮挡其它颜色的荧光粉。因而掩膜荫罩上的微孔的排列规律与工作荫罩相同,但微孔的数量是工作荫罩的1/3。在荧光粉制备过程中,掩模荫罩的耗损比较大,因此提高了荫罩的成本。第三,工作荫罩在等离子体显示板中起到阻隔相邻单元的串扰和承载荧光粉的作用,因而必须设计成碗状,即一面的开口较大,而另一面的开口较小。这必然导致荫罩的两个表面应力不均,表现为部分区域翘曲。而掩膜荫罩虽然可以保证两个表面的应力均衡,但其开孔数量明显小于工作荫罩,强度较高,因此两种荫罩的物理性能存在差异。而喷涂时,需要将两种荫罩紧密贴服并固定,目前常用磁板吸附的方法。正因为两种荫罩的物理性能存在差异,即使用磁性很强的磁板将两者吸附,也很难使荫罩边缘吸附紧密,边缘处掩膜荫罩与工作荫罩间留有缝隙,喷涂时易出现串色,这种现象在大面积荫罩上表现尤为突出。在单色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中,会出现边缘亮度不均。而在彩色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中,会发现边缘颜色不纯,造成废品。第四,喷涂时,掩膜荫罩因为要遮挡工作荫罩上的另外两种颜色的微孔,所以要置于工作荫罩前面,正因为此,喷涂到荫罩表面的荧光粉只有30%进入到工作荫罩的微孔内,而另外70%则覆盖于掩膜荫罩上,这部分荧光粉如果不能有效地回收再利用,就将造成巨大的浪费。上述荧光粉喷涂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困扰着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质量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显示板采用喷涂法使荧光粉成形时所存在的成本高、易串色、工艺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制造方便、效果好的荫罩上荧光粉印刷成形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荫罩上荧光粉印刷成形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它包括前板9、后板10以及夹在前后板之间的荫罩11,前板9包括前衬底玻璃基板1、电极组2、介电层3和保护膜4,电极组2位于玻璃基板1和介电层3之间,保护膜4则覆盖在介电层3的表面,后板10包括后衬底玻璃基板5、电极组6、介电层7、保护膜8,电极组6位于玻璃基板5与介电层7之间,保护膜8位于介电层7表面,荫罩11为包含微孔12阵列的金属薄板,所述的微孔12的内壁上设有荧光粉层,其特征是所述的荧光粉层采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定形在所述的微孔12中。所述的微孔12上的荧光粉按红荧光粉13、绿荧光粉14、兰荧光粉15的顺序依次印刷成形。所述的荧光粉全部为红荧光粉13、全部为绿荧光粉14或全部为兰荧光粉15。所述的荫罩11上的微孔12或按条形规律排列,或按“品”字形规律排列。本专利技术的荫罩11在上印刷机印刷前应首先将荫罩11采用磁吸附法或粘贴法置于表面光洁度介于Ra0.32-2.5微米、平面度介于0.01-0.2毫米之间的平板介质上,然后再将该平板介质安装在丝网印刷机的承印台上进行印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工艺相对成熟的丝网印刷工艺用于荧光粉成形,可大大降低显示板的制造工艺难度,同时通过合理的设计丝网图案和优化丝网印刷工艺参数的途径,可获得不串色的丝印效果,大幅度提高显示板的质量。此外不可提高荧光粉的利用率,减少荧光粉的浪费,使荧光粉浆料的利用率达到90%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荫罩微孔按条形规律排列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荫罩微孔按“品”字形规律排列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荫罩上印刷荧光粉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它包括前板9、后板10以及夹在前后板之间的荫罩11。前板包括前衬底玻璃基板1、电极组2、介电层3和保护膜4,电极组2位于玻璃基板1和介电层3之间,保护膜4则覆盖在介电层3的表面。后板包括后衬底玻璃基板5、电极组6、介电层7、保护膜8,电极组6位于玻璃基板5与介电层7之间,保护膜8位于介电层7表面。荫罩11是包含微孔12阵列的金属薄板,采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将每个微孔的内壁覆上荧光粉,并按红荧光粉13、绿荧光粉14、兰荧光粉15的顺序排列。具体实施时,荫罩微孔12内覆盖的荧光粉可以全部为红荧光粉13,或全部为绿荧光粉14,或全部为兰荧光粉15,制作成单色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具体实施时,荫罩微孔12可以按条形规律排列,也可以按“品”字形规律排列。具体实施时,在丝网印刷工艺过程中,荫罩不能使用丝网印刷机上配有的吸附功能而固定于承印台上,但是可以选择软磁板吸附的方法,或者可以选择其他粘贴方法将荫罩贴服在表面平整的物体(该物体的表面光洁度应介于Ra0.32-2.5微米、平面度介于0.01-0.2毫米之间的平板介质上)上,再将平整物体吸附于丝网印刷机原有的承印台上后再开始印刷。本专利技术未涉及的荧光粉的配比、微孔尺寸、丝网印刷工艺及参数等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荫罩上荧光粉印刷成形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它包括前板(9)、后板(10)以及夹在前后板之间的荫罩(11),前板(9)包括前衬底玻璃基板(1)、电极组(2)、介电层(3)和保护膜(4),电极组(2)位于玻璃基板(1)和介电层(3)之间,保护膜(4)则覆盖在介电层(3)的表面,后板(10)包括后衬底玻璃基板(5)、电极组(6)、介电层(7)、保护膜(8),电极组(6)位于玻璃基板(5)与介电层(7)之间,保护膜(8)位于介电层(7)表面,荫罩(11)为包含微孔(12)阵列的金属薄板,所述的微孔(12)的内壁上设有荧光粉层,其特征是所述的荧光粉层采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定形在所述的微孔(12)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荫罩上荧光粉印刷成形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它包括前板(9)、后板(10)以及夹在前后板之间的荫罩(11),前板(9)包括前衬底玻璃基板(1)、电极组(2)、介电层(3)和保护膜(4),电极组(2)位于玻璃基板(1)和介电层(3)之间,保护膜(4)则覆盖在介电层(3)的表面,后板(10)包括后衬底玻璃基板(5)、电极组(6)、介电层(7)、保护膜(8),电极组(6)位于玻璃基板(5)与介电层(7)之间,保护膜(8)位于介电层(7)表面,荫罩(11)为包含微孔(12)阵列的金属薄板,所述的微孔(12)的内壁上设有荧光粉层,其特征是所述的荧光粉层采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定形在所述的微孔(1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荫罩上荧光粉印刷成形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兆雯张雄陈刚朱立锋王保平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显高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