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54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该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至少一个微型部件;插孔,其中插孔包括空腔,其中至少一个微型部件的形状与空腔的形状互补,其中空腔的开口小于微型部件直径,这样在将至少一个微型部件布置在空腔内时,可通过空腔将至少一个微型部件固定就位;以及至少两个电极,其中至少两个电极被布置成能让供应给这至少两个电极的电压引起一个或多个微型部件发光。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机械隔开各像素,而且能在各象素/亚象素的水平上得到隔开等离子体气体,并且可以在组装成整个显示器之间就对各部件进行检测,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板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发光板的插 孔,在该插孔中至少部分地布置有微型部件。
技术介绍
在一般的等离子体显示器中,要在垂直交叉并隔开的导体间密封一种气体 或气体混合物。这些交叉的导体限定出交叉点矩阵,它们被布置成小型图像元 件(象素)阵列来提供光。在任何给定的象素处,垂直交叉并隔开的导体用作 电容器的相对电极板,密封的气体用作电介质。在施加足够大的电压时,象素 处的气体裂解,产生被拉向正电导体的自由电子和被拉向负电导体的带正电荷 的气体离子。这些自由电子和正电荷的气体离子与其它气体原子相撞引起崩對 效应,再产生更多的自由电子和正电荷离子,由此产生等离子体。能引起这种 电离的电压电平称为写入电压。一旦施加了写入电压,象素处的气体就发生电离,随着电离形成的自由电 荷向显示盒的绝缘介电壁迁移,此时这些电荷产生的电压与施加电压相反,从 而会熄灭电离,此时仅会短暂地发出光。 一旦写入了象素,就能通过交变维持 电压产生连续的光发射。因为由先前写入或维持操作而残留的壁电荷产生的电 压以相反极性施加到用于产生电离电压的后续维持波形上,因此,维持波形的 电压幅度小于写入电压幅度。可将该观点用数学式表示为Vs = Vw — V s,其 中Vs是维持电压,VW是写入电压,而V壁是壁电压。因此,先前未写入(或 擦去)的象素不会单因维持波形电压而电离。可将擦除操作认为是仅持续到足 以让先前的带电显示盒壁放电的写入操作;除了定时和幅度外,其它都类似于写入操作。一般而言,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导体布置方案来执行写入、擦除和维持操作。 整个布置中的一个共同要素是维持电极和寻址电极用它们之间的等离子体形 成气体相隔开。于是,寻址与维持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位于光传播路径中, 在等离子体形成气体电离时,好象它们从等离子体显示器中排出来一样。因此,必需使用铟锡氧化物(ITO)类的透明或半透明导电材料,这样电极才不会干 扰等离子体显示器显示的图像。但是,利用ITO存在几个缺点,例如ITO比 较昂贵,它大大增加了制造工艺成本,归根结底增加了最终等离子体显示器的 成本。第一种布置方案利用两个垂直交叉的导体, 一个是寻址导体, 一个是维持 导体。在该类型的气体显示板中,要在所有的寻址导体和维持导体上施加维持 波形,以便让气体显示板维持发光象素的先前写入模式。对于传统的写入操作 而言,要将适宜的写入电压加到维持电压波形上,以便让写入脉冲和维持脉冲 组合产生电离。为了单独写入单个象素,每个寻址导体和维持导体都要有单独 的选择电路。于是,要在所有寻址和维持导体上施加维持波形而不是仅在一个 寻址导体和一个维持导体上施加写入脉冲,这将仅在位于所选寻址与维持导体 的交叉点上的那个象素中产生写入操作。第二种布置方案使用了三个导体。该类型显示板被称为共面维持显示板, 在该类型的显示板中,每个象素都设置在三个导体的交叉点上,在这三个导体 中, 一个是寻址导体,另外两个是维持导体。在该方案中,寻址导体与两个平 行的维持导体垂直交叉。对于这种类型的显示板而言,是在两个平行的维持导 体之间实现维持功能,通过寻址导体与两平行维持导体之一之间产生放电进行 寻址。维持导体有两种类型,即寻址一维持导体和单纯维持导体。寻址一维持导 体的功能是双重的与单纯维持导体协作实现维持放电;执行寻址任务。因此, 寻址—维持导体是单独可选的,这样就可向任意一个和多个寻址一维持导体施 加寻址波形。另一方面,单纯维持导体一般按以下方式连接将维持波形同时 施加给所有的单纯维持导体,以便让它们在同一瞬间达到同一电位。已经利用将等离子体形成气体密封在电极组之间的各种方法构造了多种 类型的等离子体平板显示装置。在一种类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表面带有引 线电极的平行玻璃板均匀地间隔开,它们的外缘被密封在一起,平行板之间形 成的空腔中填充了等离子体形成气体。尽管该类型的开口显示器结构已得到广 泛应用,但它存在多种缺点。平行板外缘的密封和等离子体形成气体的导入都 是费用比较昂贵和耗时的过程,这导致最终产品高成本。另外,在电极连通平 行板端部的位置很难实现良好密封。这会导致气体泄漏和产品的寿命縮短。另 一缺点在于,在平行板内不能分离开各个象素。结果,在写入过程中所选象素 中的气体电离活性外溢到相邻象素上,从而增大了可能点着相邻象素的不希望 出现的现象。即使相邻象素没被点着,电离活性也会改变邻近象素的开关特性。在另一种类型的等离子体显示器中,或者通过在一块平行板上形成沟槽, 或者通过在平行板之间夹入穿了孔的绝缘层,从而将各象素机械地隔开开。但 是,因为需要让等离子体形成气体在象素之间自由通过,以保证在整个显示板 中气压均匀,因此这些机械隔开的象素彼此不能完全封闭或者绝缘。虽然该类 型的显示器结构减少了外溢,但因为象素不能完全电绝缘,因此仍然可能有外 溢。另外,在该类型的显示板中,很难将电极与气体腔准确对齐,这会让激励 不良。对于这种开口式的显示器结构,也很难在板边缘处获得良好密封。此外, 引入等离子体形成气体以及密封平行板的外缘的费用也比较昂贵和耗时。在另一种类型的己知等离子体显示器中,各象素也被机械地隔开到平行板 之间。在该类型的显示器中,等离子体形成气体容纳在由密封的透明壳体构成 的透明球体中。业已使用了各种方法将气体填充球设置到平行板之间。在一种 方法中,各种尺寸的球体遍布单层牢牢拴住并随机分布,它们都夹在平行板之 间。在第二种方法中,将球体埋在透明介电材料的片层中,然后将这些材料夹 在平行板之间。在第三种方法中,将不导电材料制成的穿孔薄板夹在平行板之 间,气体填充球体分布在小孔中。虽然上述每种类型的显示器都基于不同的设计理念,但是其制造过程中采 用的制造方法却是大体相同的。按照惯例,要利用成批制造工艺来制造这些类 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正如本领域所公知的,在成批处理中,通常要由不同的 制造商在不同设备上分别制造各个部件,然后将它们集合到一起进行组装,此 时一次一个地制造出各个等离子体显示板。成批处理存在许多缺点,例如制造 出最终产品必需一定时间长度。较长的周期提高了生产成本,这对于本领域公 知的众多附加原因也是不理想的。例如,在对一个部件进行缺陷检测与有效校 正缺陷或缺点之间的时间内会产生大量不合标准的、有缺陷的或者完全无用 的、或者部分完成的等离子体显示板。这在上述的前两种显示器来说尤其如此第一种是各象素没有机械隔开, 第二种的各象素是通过一个平行板内形成的沟槽或者通过夹在两平行板之间 的穿孔绝缘层机械隔开。由于等离子体气体不能在各象素/亚象素的水平上得 到隔开,因此制造工艺妨碍大量单个部件的检测,直至它被组装成最终显示器。 因此,只能在将两块平行板密封起来、并将等离子体形成气体填充到两板之间 的空腔内之后才能检测显示器。如果生产后检测表明已存在许多潜在问题(例 如规定象素/亚象素处的亮度差或没有亮度),就要丢弃整个显示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第一衬 底;与第一衬底相对的第二衬底;多个插孔,其中多个插孔中的每个插孔都包 括空腔,其中空腔是模制在第一衬底上的,由此它被设置在第一衬底中;多个 微型部件,其中多个微型部件中的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至少一个微型部件;插孔,其中插孔包括空腔,其中至少一个微型部件的形状与空腔的形状互补,其中空腔的开口小于微型部件直径,这样在将至少一个微型部件布置在空腔内时,可通过空腔将至少一个微型部件固定就位;以及至少两个电极,其中至少两个电极被布置成能让供应给这至少两个电极的电压引起一个或多个微型部件发光。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0-10-27 09/697,346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至少一个微型部件;插孔,其中插孔包括空腔,其中至少一个微型部件的形状与空腔的形状互补,其中空腔的开口小于微型部件直径,这样在将至少一个微型部件布置在空腔内时,可通过空腔将至少一个微型部件固定就位;以及至少两个电极,其中至少两个电极被布置成能让供应给这至少两个电极的电压引起一个或多个微型部件发光。2. —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 第一衬底;与第一衬底相对的第二衬底;多个插孔,所述多个插孔中的每个插孔都包括模制在第一衬底上从而设置 在第一衬底中的空腔,其中空腔内布置有胶附着剂或者附着接剂;多个微型部件,其中多个微型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微型部件至少部分地布置 在每个插孔中;以及多个电极,其中多个电极中的至少两个电极仅附着在第一衬底、仅附着在 第二衬底,或者至少一个电极附着在第一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爱德华维克托里乔治罗杰拉弗内约翰逊艾伯特迈伦格林纽厄尔孔韦尔韦思
申请(专利权)人:科学应用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