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显示装置等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技术背景由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下称作PDP)能够实现高清晰度化和 大屏幕化,因此65英寸的电视机等正被产品化。近年来,PDP的应用 正在向扫描线数是现有NTSC方式的两倍以上的全规格高清晰度方向 的应用发展,并且考虑到环境问题还要求PDP不包含铅成分。PDP基本上是由前部面板和后部面板构成的。前部面板包括利 用悬浮法制成的硼硅酸钠系玻璃的玻璃基板;由形成在所述玻璃基板 的其中一个主表面上的条状透明电极和金属汇流电极构成的显示电 极;覆盖所述显示电极且发挥电容器作用的电介质层;以及形成在所 述电介质层上的由氧化镁(MgO)构成的保护层。另一方面,后部面 板包括玻璃基板;形成在所述玻璃基板的其中一个主表面上的条状 寻址电极;覆盖寻址电极的底电介质层;形成在底电介质层上的障壁; 以及形成在各障壁间的分别发出红色、绿色、蓝色光的荧光体层。前部面板和后部面板被配置成其电极互相相对,并且被气密密封, 在由障壁划分而成的放电空间内,封入压力为53200Pa 79800Pa的 Ne-Xe放电气体。PDP通过对显示电极选择性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在玻璃基板上形成有显示电极、电介质层和保护层的前部面板,和在基板上形成有电极、障壁和荧光体层的后部面板,所述前部面板与所述后部面板相对地配置,所述前部面板与所述后部面板的周围被密封而形成放 电空间,所述显示电极至少含有银,所述电介质层由覆盖所述显示电极的第1电介质层和覆盖所述第1电介质层且含有氧化铋的第2电介质层构成,所述第1电介质层的厚度为5μm以上、13μm以下,并且使所述第1电介质层与所述显示电极的厚度之 比大于1且为3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6-2-14 036346/2006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在玻璃基板上形成有显示电极、电介质层和保护层的前部面板,和在基板上形成有电极、障壁和荧光体层的后部面板,所述前部面板与所述后部面板相对地配置,所述前部面板与所述后部面板的周围被密封而形成放电空间,所述显示电极至少含有银,所述电介质层由覆盖所述显示电极的第1电介质层和覆盖所述第1电介质层且含有氧化铋的第2电介质层构成,所述第1电介质层的厚度为5μm以上、13μm以下,并且使所述第1电介质层与所述显示电极的厚度之比大于1且为3以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瀬觉,森冈一裕,瓜生英一,三船达雄,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