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瓶消毒凝胶的半自动化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765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瓶消毒凝胶的半自动化生产系统,属于消毒凝胶生产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灌装装置、上盖装置、贴标签装置和出料装置;灌装装置包括灌装输送带、机架、升降架、多个灌装头、挡板、平移架、多个顶压块、推顶结构和定位结构,升降架能上下运动,灌装头位于瓶体的上方,每个灌装头的下方右侧对应设有一个顶压块,顶压块的左侧设有向左敞口的V形开口,推顶结构和定位结构均位于灌装输送带的右侧,推顶结构位于最前端的顶压块的前方且其能将瓶体顶压在挡板的前部,定位结构位于最后端的顶压块的后方且其向右运动能阻挡瓶体通过并使每个灌装头的正下方具有一个瓶体,顶压块向右运动使其上的V形开口顶压在对应的瓶体的中部。的中部。的中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瓶消毒凝胶的半自动化生产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消毒凝胶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大瓶消毒凝胶的半自动化生产系统,尤其是对其灌装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介绍

[0002]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
[0003]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0004]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消毒剂大多数为液态,使用时易发生撒漏和喷溅,药物损伤大,污染环境,而消毒凝胶的研发生产正好克服了此缺点,消毒凝胶以半固体形式存在,主要成分为高分子聚合物,不含水分,通常还添加有香精、色素等添加剂,形成的消毒凝胶对皮肤黏膜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有保湿作用,使用后皮肤有润滑及柔感,带有清香气,对皮肤无刺激物无干燥,易于被使用者接受。
[0005]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生产线来生产消毒凝胶,在生产线中,灌装装置采用转盘驱动转盘旋转,转盘上方设置可升降的灌装头进行灌装。申请人在前述灌装装置进行灌装时,发现采用的转盘式灌装装置的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瓶消毒凝胶的半自动化生产系统,该系统采用了专门的灌装装置用于同时灌装多个大瓶消毒凝胶,实现大瓶消毒凝胶的全自动灌装。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瓶消毒凝胶的半自动化生产系统,该系统包括通过输送带依次设置的灌装装置、上盖装置、贴标签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灌装装置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灌装输送带1、灌装输送带1左侧的机架2、机架2上且位于灌装输送带1正上方的升降架3、升降架3上且前后并排设置的多个灌装头4、灌装输送带1左侧且沿前后向设置的挡板5、灌装输送带1右侧且能左右向运动的平移架6、平移架6上前后并排设置的多个顶压块7、沿左右向设置的推顶结构8和沿左右向设置的定位结构9,所述升降架3能上下运动,所述灌装头4位于瓶体的上方且能向下插入瓶体中,每个灌装头4的下方右侧对应设有一个顶压块7,所述顶压块7的左侧设有向左敞口且与瓶体配合的V形开口,所述推顶结构8和定位结构9均位于灌装输送带1的右侧,所述推顶结构8位于最前端的顶压块7的前方且其能将瓶体顶压在挡板5的前部,所述定位结构9位于最后端的顶压块7的后方且其向右运动能阻挡瓶体通过并使每个灌装头4的正下方具有一个瓶体,所述顶压块7向右运动使其上的V形开口顶压在对应的瓶体的中部以将瓶体顶压固定在挡板5上。
[0008]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灌装输送带1的右侧沿前后向设有固定梁10。
[0009]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推顶结构8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推顶气缸、推顶气缸的伸缩杆左端且沿前后向设置的顶板和顶板左侧的缓冲垫;所述推顶气缸固定在固定梁10上且位于平移架6前端的下方;所述顶板位于灌装输送带1的上方,其位于瓶体的右侧,其正对挡板5的前部。
[0010]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定位结构9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定位气缸和定位气缸的伸缩杆左端同轴设置的档杆,所述定位气缸固定在固定梁10上且位于平移架6后端的下方,所述档杆的左端为尖锐端。
[0011]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瓶体为圆形,所述档杆的前侧与最后端的灌装头4之间的距离等于瓶体的半径。
[0012]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平移架6右侧的前部和后部各设有一个平移气缸,两个平移气缸均沿左右向固定在固定梁10上且同步驱动。
[0013]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顶压块7为水平设置的矩形块,相邻两个顶压块7之间的距离等于瓶体的直径。
[0014]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挡板5位于推顶结构8和顶压块7之间,其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板,其前端为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由左至右向后呈弧形。
[0015]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平移气缸可上下调整地设于固定梁10上,所述顶压块7可前后调整地设于平移架6上,所述灌装头4可前后调整地设于升降架3上。
[0016]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贴标签装置和出料装置之间由前至后依次设有套膜装置和热收缩装置。
[00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瓶消毒凝胶的半自动化生产系统,该系统采用了专门的灌装装置用于同时灌装多个大瓶消毒凝胶,实现大瓶消毒凝胶的全自动灌装。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灌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灌装输送带、2机架、3升降架、4灌装头、5挡板、6平移架、7顶压块、8推顶结构、9定位结构、10固定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1]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瓶消毒凝胶的半自动化生产系统,该系统包括通过输送带依次设置的灌装装置、上盖装置(具体为人工上盖,由左右并排设置的两组胶辊拧紧(两组胶辊能相向运动,每组胶辊包括前后并排设置的两个胶辊(竖向设置)),四个胶辊呈矩形排布且相向靠拢后与瓶盖配合)、贴标签装置和出料装置等。前述结构与现有的罐装生产线的结构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
[0022]本实施例中的灌装装置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灌装输送带1(在前端人工放入瓶体,其左右两侧可设置护栏(位于瓶体下部))、灌装输送带1左侧的机架2、机架2上且位于灌装输送带1正上方的升降架3(由相应的结构(如多个竖向且同步驱动的升降气缸)驱动上下运
动)、升降架3上且前后并排设置的多个灌装头4(与常规技术一致,竖向设置,均匀分布)、灌装输送带1左侧且沿前后向设置的挡板5(可实现瓶体在左右向上的定位)、灌装输送带1右侧且能左右向运动的平移架6(位于罐装输送带1的上方,升降架3的下方)、平移架6上前后并排设置的多个顶压块7(用于将灌装头4下的每个瓶体压紧并实现定位,均匀分布)、沿左右向设置的推顶结构8(用于实现在左右向的粗定位)和沿左右向设置的定位结构9(用于实现瓶体在前后向的定位)等。其中,升降架3能上下运动,灌装头4(跟随升降架3)位于瓶体的上方且能向下插入瓶体中。每个灌装头4的下方右侧对应设有一个顶压块7(正对定位后的瓶体中部),顶压块7的左侧设有向左敞口且与瓶体(横截面为圆形)配合的V形开口。推顶结构8(对应位置可设置位置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和定位结构9(对应位置可设置位置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均位于灌装输送带1的右侧,推顶结构8位于最前端的顶压块7的前方且其能将瓶体顶压在挡板5(右侧)的前部,定位结构9位于最后端的顶压块7的后方且其向右运动能阻挡瓶体通过(不动作时瓶体通过)并使每个灌装头4的正下方具有一个瓶体(多个瓶体前后并排并顶靠在一起),顶压块7向右运动使其上的V形开口顶压在对应的瓶体的中部(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瓶消毒凝胶的半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通过输送带依次设置的灌装装置、上盖装置、贴标签装置和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装置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灌装输送带(1)、灌装输送带(1)左侧的机架(2)、机架(2)上且位于灌装输送带(1)正上方的升降架(3)、升降架(3)上且前后并排设置的多个灌装头(4)、灌装输送带(1)左侧且沿前后向设置的挡板(5)、灌装输送带(1)右侧且能左右向运动的平移架(6)、平移架(6)上前后并排设置的多个顶压块(7)、沿左右向设置的推顶结构(8)和沿左右向设置的定位结构(9),所述升降架(3)能上下运动,所述灌装头(4)位于瓶体的上方且能向下插入瓶体中,每个灌装头(4)的下方右侧对应设有一个顶压块(7),所述顶压块(7)的左侧设有向左敞口且与瓶体配合的V形开口,所述推顶结构(8)和定位结构(9)均位于灌装输送带(1)的右侧,所述推顶结构(8)位于最前端的顶压块(7)的前方且其能将瓶体顶压在挡板(5)的前部,所述定位结构(9)位于最后端的顶压块(7)的后方且其向右运动能阻挡瓶体通过并使每个灌装头(4)的正下方具有一个瓶体,所述顶压块(7)向右运动使其上的V形开口顶压在对应的瓶体的中部以将瓶体顶压固定在挡板(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瓶消毒凝胶的半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输送带(1)的右侧沿前后向设有固定梁(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瓶消毒凝胶的半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结构(8)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推顶气缸、推顶气缸的伸缩杆左端且沿前后向设置的顶板和顶板左侧的缓冲垫;所述推顶气缸固定在固定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全骆平周成豹许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稳健医疗嘉鱼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