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131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具结构、第二模具结构以及定位组件:第二模具结构与第一模具结构相对活动设置,且第一模具结构能够与第二模具结构组合形成注塑腔,插穿面位于注塑腔内;定位组件用于承载嵌件;在第一模具结构与第二模具结构相对靠近的过程中,铲基位用于驱使定位组件朝向注塑腔移动,以驱使嵌件至少部分移动至注塑腔内。在本实施例的注塑模具中,通过设置可活动地定位组件与铲基位的配合,在第一模具结构与第二模具结构合模的过程中,定位组件可以带动嵌件移动以避让第一模具结构的插穿面,从而避免嵌件和/或定位组件对插穿面造成损伤,铲基位可以驱动定位组件带动嵌件进入注塑腔内,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效果好。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在塑料工件生产加工领域,为了使注塑工件在满足轻量化的要求上具有更高的强度以及耐久性,现有注塑加工中,一般在塑料工件注塑成型的过程中使金属嵌件直接与塑料部分复合形成整体结构,由此金属嵌件部分能够可靠地连接紧固件,注塑工件整体也具有较轻的质量,这种加工方式集合了塑料和金属材料两者的优点,也增加了产品设计性,同时避免额外使用其他复杂工序使两者装配到一起,工件的整体强度也得以提高。
[0003]在现有的复合成型加工流程中,由于嵌件的安装位置靠近注塑模具的内部,在合模过程中需要设置额外的驱动装置以使嵌件进入注塑腔中,结构复杂,维护成本和使用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注塑模具,以改变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用于解决传统注塑模具中需要设置额外的驱动装置移动嵌件,从而导致维护成本和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注塑模具,包括:
[0006]第一模具结构,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一模芯,所述第一模板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模芯的第一容纳腔,且所述第一模芯上设置有插穿面;所述第一模板设有铲基位,且所述铲基位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壁上;
[0007]第二模具结构,与所述第一模具结构相对活动设置,且所述第一模具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二模具结构组合形成注塑腔,所述插穿面位于所述注塑腔内;以及
[0008]定位组件,用于承载嵌件;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第一模具结构相对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结构与所述第二模具结构分离时,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插穿面所在平面相对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结构与所述第二模具结构相对靠近的过程中,所述铲基位用于驱使所述定位组件朝向所述注塑腔移动,以驱使所述嵌件至少部分移动至所述注塑腔内;其中,所述定位组件至少设置有一个,且所述定位组件在所述铲基位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铲基位内。
[0009]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铲基位具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沿所述第一模板至所述定位组件的方向朝远离所述注塑腔的方向倾斜。
[0010]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相接的定位件和连接件,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并用于承载所述嵌件,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定位件的一端设有抵接斜面,所述抵接斜面沿所述第一模具结构至所述定位组件的方向朝远离所述注塑腔的方向倾斜;在所述第一模具结构与所述第二模具结构相对靠近的过程中,所述铲基位抵接于所述抵接斜面,以驱使所述定位件朝向所述插穿面移动。
[0011]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吸附件,所述吸附件设于所
述连接件靠近所述定位件的一端,并用于吸附所述嵌件。
[0012]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驱使所述定位件朝远离所述插穿面所在平面的方向移动。
[0013]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复位件的数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复位件沿所述连接件的中心轴线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
[0014]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连接件具有依次设置的连接部、顶板部和抵接部,所述抵接斜面设于所述抵接部远离所述顶板部的一侧,所述复位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顶板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顶板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定位件。
[0015]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承载模芯具有相接的模芯本体和安装板,所述模芯本体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顶板部的安装腔,且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模芯本体,所述安装板封盖于所述安装腔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开口处,且所述抵接部穿设于所述安装板中;所述复位件容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复位件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模芯本体和所述顶板部。
[0016]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复位件为螺旋弹簧。
[0017]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嵌件插接配合。
[0018]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与传统的注塑模具相比,在本注塑模具中,通过设置与第一模具结构相对活动设置的定位组件,在进行注塑加工时,嵌件承载于定位组件上,定位组件此时与插穿面所在平面相对间隔设置,由此设置,在第一模具结构与第二模具结构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嵌件和定位组件均可以避让第一模具结构中的插穿面,从而避免嵌件与插穿面之间出现碰撞,并且在此过程中,铲基位能够抵接于定位组件,以驱使嵌件进入注塑腔中。
[0020]在本实施例的注塑模具中,通过设置可活动地定位组件与铲基位的配合,在第一模具结构与第二模具结构合模的过程中,定位组件可以带动嵌件移动以避让第一模具结构的插穿面,从而避免嵌件和/或定位组件对插穿面造成损伤,铲基位可以驱动定位组件带动嵌件进入注塑腔内,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其中:
[0023]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0026]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0028]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定位组件的爆炸视图;
[0030]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10,用于嵌件30与工件20的一体成型加工,包括第一模具结构100、第二模具结构200以及定位组件300,第一模具结构100与第二模具结构200作为注塑模具10的模具基体,定位组件300用于承载嵌件30,并用于驱使嵌件30相对于第一模具结构100和/或第二模具结构200移动。
[0033]具体地,请参阅图1和图4所示,第一模具结构100具有插穿面121;第二模具结构200与第一模具结构100相对活动设置,且第一模具结构100能够与第二模具结构200组合形成注塑腔,插穿面121位于注塑腔内;定位组件300与第一模具结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结构,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一模芯,所述第一模板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模芯的第一容纳腔,且所述第一模芯上设置有插穿面;所述第一模板设有铲基位,且所述铲基位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壁上;第二模具结构,与所述第一模具结构相对活动设置,且所述第一模具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二模具结构组合形成注塑腔,所述插穿面位于所述注塑腔内;以及定位组件,用于承载嵌件;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第一模具结构相对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结构与所述第二模具结构分离时,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插穿面所在平面相对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结构与所述第二模具结构相对靠近的过程中,所述铲基位用于驱使所述定位组件朝向所述注塑腔移动,以驱使所述嵌件至少部分移动至所述注塑腔内;其中,所述定位组件至少设置有一个,且所述定位组件在所述铲基位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铲基位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基位具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沿所述第一模板至所述定位组件的方向朝远离所述注塑腔的方向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相接的定位件和连接件,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并用于承载所述嵌件,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定位件的一端设有抵接斜面,所述抵接斜面沿所述第一模具结构至所述定位组件的方向朝远离所述注塑腔的方向倾斜;在所述第一模具结构与所述第二模具结构相对靠近的过程中,所述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铁平吕伟吕强钟声段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