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线圈、轭铁和底板之间的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077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交流接触器线圈、轭铁和底板之间的缓冲结构,包括线圈、E形轭铁和底板,线圈套设于E形轭铁中间凸出部分,E形轭铁底面与底板相对,E形轭铁底面和底板之间设有一橡胶件,该橡胶件的两个较长的侧边部分向上、向内延伸形成两对包边,该两对包边分别包裹于E形轭铁的两个凹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线圈、E形轭铁和底板之间因E形轭铁和E形衔铁吸合碰撞时产生的振动得到良好的缓冲,从而大大减小振动带来的负面影响。(*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气负载控制的零部件,特别是一种用于重负载电气控制的交流接触器的线圈、轭铁和底板之间的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交流接触器主要用于控制交流电机起停和其它电气负载通断的重要功率控制元件,现有的交流接触器的基本原理为包括基座、顶盖、底板,在基座内安装有方向相对的E形衔铁和E形轭铁,E形衔铁和E形轭铁之间设有反力弹簧,E形衔铁上固定连接有触头支架,触头支架上弹性连接有一个或多个桥形动触头,基座上设有与桥形动触头相对应的一对或多对静触头,静触头与外接端相连,在E形轭铁中间凸出部分上套设有线圈,线圈与控制端相连,使用时,外接端接入电机电路,控制端接入控制电路,当线圈通电时,E形衔铁和E形轭铁在磁力作用下互相吸合,桥形触头将静触头连通,构成通路,使电机起动,相反,线圈断电,在反力弹簧的作用下,桥形触头和静触头分开,电机断电停止。根据不同的需要,交流接触器可设置一至三个桥形动触头和相应的三对静触头,以便用于单相交流电机或三相交流电机及其它电气负载。由上可知,交流接触器的动作主要靠E形轭铁和E形衔铁互相吸合来进行,当E形轭铁和E形衔铁互相吸合时,会产生碰撞而发生振动,因而会带动触头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交流接触器线圈、轭铁和底板之间的缓冲结构,包括线圈、E形轭铁和底板,线圈套设于E形轭铁中间凸出部分,E形轭铁底面与底板相对,其特征在于:E形轭铁底面和底板之间设有一橡胶件,该橡胶件的两个较长的侧边部分向上、向内延伸形成两对包边,该两对包边分别包裹于E形轭铁的两个凹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交流接触器线圈、轭铁和底板之间的缓冲结构,包括线圈、E形轭铁和底板,线圈套设于E形轭铁中间凸出部分,E形轭铁底面与底板相对,其特征在于E形轭铁底面和底板之间设有一橡胶件,该橡胶件的两个较长的侧边部分向上、向内延伸形成两对包边,该两对包边分别包裹于E形轭铁的两个凹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线圈、轭铁和底板之间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件的四周向上延伸形成一框体,该框体包裹于E形轭铁周围,所述底板于橡胶件周围位置向上形成若干凸部,该凸部靠橡胶件的侧面设有凸包,该凸包顶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新疆李芃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