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塑料卡件固定静触头的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241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塑料卡件固定静触头的接触器,包括静触头组件、基座和塑料卡件;塑料卡件为U形;在接触板的中下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沿着宽度方向缩入的缺口,缺口下沿伸出基座外,缺口上沿保留在基座的安装孔内;塑料卡件的开口部的两端分别卡置于接触板的两侧的缺口并过盈配合在基座的安装孔的下端孔边与接触板的缺口下沿之间;塑料卡件的闭口部配合在基座的安装孔的下端孔边的凸台的卡槽中。该结构通过在接触板的中下部采用塑料卡件卡置进行限位,大大提高了接触板铜材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了零部件及产品成本,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触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塑料卡件固定静触头的接触器
技术介绍
·接触器是一种自动化的控制电器,它是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接触器通常由电磁系统、触头系统、灭弧装置、绝缘外壳及附件等组成,电磁系统一般包括有电磁线圈、动铁芯和静铁芯,触头系统包括有动触头,动触头通常是与动铁芯连在一起互相联动的,灭弧装置通常用来迅速切断电弧,免于烧坏触头系统。当接触器的电磁线圈通电后,会产生很强的磁场,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芯,动铁芯吸向静铁芯时带动了动触头动作,使得动触头的动触点与对应的静触头相接触,从而接通负载电源;当电磁线圈断电时,磁场吸力消失,动铁芯联动部分依靠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分离,使动触头断开,即动触头的动触点与对应的静触头相分离,从而切断负载电源。接触器包括有静触头组件,静触头组件一般由接触板和静触头构成,静触头固定在接触板上,而接触板则是固定在基座上,使整个静触头组件固定在基座上而与动触头组件相配合。图I为现有技术的一种静触头组件与基座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静触头组件包括接触板I'和静触头10',在基座2'上设有安装孔21',当接触器的静触头组件被设计成以垂直方式穿越基座2'的安装孔21'并要求紧固时,常见的方式是在静触头组件的接触板r的上部两侧留有上台肩11',接触板I'的上台肩11'的下端面抵靠在安装孔21'的上端孔边,把接触板I'末端露出基座的下台阶部分劈开成为两个向外侧叉开的斜体结构12',使斜体结构12'抵靠在安装孔21'的下端孔边,由接触板I'的上台肩11'和斜体结构12'对安装孔21'的上、下端孔边进行夹持,从而使接触板I'被固定在基座2'的安装孔21'中,这种结构,接触板I'上部的台肩11'会占用接触板材料(一般为铜板)的有效面积,降低材料使用率,下部的台阶会增加接触板I'的宽度,从而增加接触板材料的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塑料卡件固定静触头的接触器,是在静触头组件的接触板的上部设置沿厚度方向的凸包进行限位,而在接触板的中下部则采用塑料卡件卡置进行限位,使得接触板两侧无须设置凸出的台肩,形状规则,并大大提高了接触板铜材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了零部件及产品成本,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闻。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塑料卡件固定静触头的接触器,包括静触头组件和基座;静触头组件包括接触板和固定在接触板上的静触头;基座上设有安装孔;接触板插装在基座的安装孔中;还包括一塑料卡件,该塑料卡件为U形形状;在接触板的中下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沿着宽度方向缩入的缺口,缺口下沿伸出在基座以外,缺口上沿保留在基座的安装孔内;塑料卡件的开口部的两端分别卡置于接触板的两侧的缺口并过盈配合在基座的安装孔的下端孔边与接触板的缺口下沿之间;塑料卡件的闭口部配合在基座的安装孔的下端孔边的凸台的卡槽中。在接触板的上部两侧分别设有一在厚度方向上冲制出的凸包,凸包的底端面抵靠在基座的安装孔的上端孔边。在接触板的上部两侧向侧边分别设有一凸肩,凸肩的底端面抵靠在基座的安装孔的上端孔边。所述基座的安装孔的下端孔边的凸台由靠近安装孔的第一凸台和第一凸台外侧的第二凸台构成,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之间围成所述凸台的卡槽。所述塑料卡件的开口部的两端的里段分别设有使该两端易于弯折的弧形缺口。所述的弧形缺口分别设在每端的上下侧,并呈对称分布。所述的塑料卡件的开口部的两端所相对的内侧面分别设有一台阶,塑料卡件的开 口部的两端利用台阶对接触板的两侧的缺口形成夹持。所述基座的安装孔的下端孔边还设两个用来顶住塑料卡件的开口部的两端所相对的外侧面的第三凸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采用塑料卡件固定静触头的接触器,静触头组件中的接触板被设计为中下部两侧留有缺口的形状,接触板装入基座后,即接触板插装入基座的安装孔后,接触板的上部利用两个在厚度方向上冲制的凸包进行限位,使接触板在基座的安装孔中不能相对于基座向下移动,接触板的缺口下沿伸出在基座以外,缺口上沿保留在基座的安装孔内,为固定静触头组件的接触板,不让其在长度方向上能够向上产生运动,则利用一个塑料制作的卡件,该塑料卡件为U形形状,塑料卡件的开口部的两端分别卡置于接触板的两侧的缺口并过盈配合在基座的安装孔的下端孔边与接触板的缺口下沿之间,即以适度的过盈配合方式卡入静触头组件的接触板的缺口内,塑料卡件的闭口部则配合在基座的安装孔的下端孔边的凸台的卡槽中,即塑料卡件的闭口部由基座上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顶住,以避免其掉落。在塑料卡件的开口部的两端的里段分别设有使该两端易于弯折的弧形缺口,这样能够方便装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在接触板的上部两侧分别设有一在厚度方向上冲制出的凸包,凸包的底端面抵靠在基座的安装孔的上端孔边;在接触板的中下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沿着宽度方向缩入的缺口,缺口下沿伸出在基座以外,缺口上沿保留在基座的安装孔内;用一个U形形状的塑料卡件,塑料卡件的开口部的两端分别卡置于接触板的两侧的缺口并过盈配合在基座的安装孔的下端孔边与接触板的缺口下沿之间;塑料卡件的闭口部配合在基座的安装孔的下端孔边的凸台的卡槽中。这种结构,能够稳妥地将接触板固定在基座的安装孔中,使得接触板两侧无须设置凸出的台肩,形状规则,该结构通过在接触板的中下部采用塑料卡件卡置进行限位,大大提高了接触板铜材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了零部件及产品成本,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采用塑料卡件固定静触头的接触器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接触器的静触头组件和基座的装配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静触头组件的构造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静触头组件(旋转一个方向)的构造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塑料卡件的构造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静触头组件、基座和塑料卡件的装配(底部朝上)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静触头组件、基座和塑料卡件的装配(底部朝上,并相对于图5转动一个方向)不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参见图2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采用塑料卡件固定静触头的接触器,包括静触头组件I和基座2 ;静触头组件I包括接触板11和固定在接触板上的静触头12 ;基座2上设有安装孔21 ;接触板11插装在基座的安装孔21中; 还包括一塑料卡件3,该塑料卡件3为U形形状;在接触板11的中下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沿着宽度方向缩入的缺口 112,缺口 112下沿伸出在基座2以外,缺口 112上沿保留在基座的安装孔21内;塑料卡件的开口部的两端31分别卡置于接触板的两侧的缺口 112并过盈配合在基座的安装孔21的下端孔边与接触板的缺口 112下沿之间;塑料卡件3的闭口部32配合在基座的安装孔21的下端孔边的凸台的卡槽中。其中,在接触板11的上部两侧分别设有一在厚度方向上冲制出的凸包111,凸包111的底端面抵靠在基座2的安装孔21的上端孔边;当然,上部两侧的定位结构也可以是另外一种结构,即,在接触板的上部两侧向侧边分别设有一凸肩,凸肩的底端面抵靠在基座的安装孔的上端孔边,即采用现有技术的台肩结构(如图I的上台肩11');所述基座的安装孔的下端孔边的凸台由靠近安装孔21的第一凸台22和第一凸台外侧的第二凸台23构成,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塑料卡件固定静触头的接触器,包括静触头组件和基座;静触头组件包括接触板和固定在接触板上的静触头;基座上设有安装孔;接触板插装在基座的安装孔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塑料卡件,该塑料卡件为U形形状;在接触板的中下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沿着宽度方向缩入的缺口,缺口下沿伸出在基座以外,缺口上沿保留在基座的安装孔内;塑料卡件的开口部的两端分别卡置于接触板的两侧的缺口并过盈配合在基座的安装孔的下端孔边与接触板的缺口下沿之间;塑料卡件的闭口部配合在基座的安装孔的下端孔边的凸台的卡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