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内衬炉墙压力分段卸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602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转窑内衬炉墙压力分段卸载装置,包括回转筒、挡砖环和隔热层;回转筒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锚钉,多个锚钉呈环形布置,锚钉为“Y”型;挡砖环为环形,挡砖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挡砖环沿回转筒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挡砖环与锚钉固定连接,挡砖环的内侧为齿形;隔热层包括多个楔形隔热砖和多个齿形隔热砖,楔形隔热砖位于两个相邻的挡砖环之间,齿形隔热砖位于挡砖环上。锚钉为“Y”型,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回转筒内壁上,挡砖环是通过浇筑形成的,锚钉远离回转筒内的一端为“Y”型的开口,在浇筑完成后挡砖环与锚钉不容易脱离,使得挡砖环与回转筒的连接效果更好。使得挡砖环与回转筒的连接效果更好。使得挡砖环与回转筒的连接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窑内衬炉墙压力分段卸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回转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转窑内衬炉墙压力分段卸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一般在锂盐生产中采用“晶型转化焙烧”工艺,其中焙烧工序在回转窑中进行。进行焙烧工序的回转窑为60米长,4.2米直径的大型回转窑,回转窑出料量为25吨/小时,转速达到40HZ以上。该回转窑采用普通耐火砖砌窑方式制成,具体是在回转筒内砌筑一层耐火砖,砖缝隙用耐火泥勾缝,缝隙大时用0.5mm耐热钢板打卡。实际工业生产中因回转窑为动态旋转,所以耐火砖内衬层是会产生向出料端窑口滑动位移的,因出料端窑口方向的内衬耐火砖会受到来自相反方向耐火砖的推力、压力,所以势必会对窑口方向的耐火砖内衬造成因压力、推力而破损(甚至爆头)、歪斜倒塌而造成不该换的砖亦被迫换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窑内衬炉墙压力分段卸载装置,以解决回转窑隔热层容易损坏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回转窑内衬炉墙压力分段卸载装置,包括回转筒、挡砖环和隔热层;所述回转筒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锚钉,多个所述锚钉呈环形布置,所述锚钉为“Y”型;所述挡砖环为环形,所述挡砖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挡砖环沿所述回转筒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挡砖环与所述锚钉固定连接,所述挡砖环的内侧为齿形;所述隔热层包括多个楔形隔热砖和多个齿形隔热砖,所述楔形隔热砖位于两个相邻的挡砖环之间,所述齿形隔热砖位于所述挡砖环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挡砖环的厚度为400mm~500mm。
[0007]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挡砖环之间的距离为5m

8m。
[0008]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楔形隔热砖之间粘接,所述楔形隔热砖与所述回转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齿形隔热砖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楔形隔热砖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回转筒之中,每一个挡砖环之上均设置有朝向挡砖环内部延伸的隔热槽体,所述回转筒的内部和外壁之间形成有隔热空腔,所述隔热空腔与所述隔热槽体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回转筒外侧设置有多个余热回收槽,其贴合于所述回转筒的外壁进行延伸,每一个余热回收槽之中均设置有导通至隔热空腔内部的余热回收管道。
[0011]进一步地,所述回转筒之上至少设置有2个余热回收槽,其在回转筒的轴向上均匀分布,每一个余热回收槽均设置于挡砖环于回转筒外壁的投影位置之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锚钉的外侧穿过所述隔热槽体,所述锚钉与所述隔热槽体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锚钉的为“Y”型,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回转筒内壁上,挡砖环是通过浇筑形成的,锚钉远离回转筒内的一端为“Y”型的开口,在浇筑完成后挡砖环与锚钉不容易脱离,使得挡砖环与回转筒的连接效果更好,同时为了防止挡砖环不耐热发生损坏,在挡砖环上固定连接有齿形隔热砖,提高挡砖环的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一种回转窑内衬炉墙压力分段卸载装置长度方向截面示意图。
[0016]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
[0017]1‑
回转筒;2

挡砖环;3

隔热层;31

楔形隔热砖;32

齿形隔热砖;4

隔热空腔;5

余热回收管道;6

余热回收槽;7

隔热槽体;8

锚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0]参见附图1,一种回转窑内衬炉墙压力分段卸载装置,包括回转筒1、挡砖环2和隔热层3,回转筒1为转动的长筒状结构,挡砖环2沿回转筒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回转筒1内壁上,隔热层3布满除挡砖环2以外的所有位置。一般情况下回转筒1从进料端至出料端通常是有百分之二到四的斜度的,如果没有挡砖环2,最低的位置上的隔热层3受力最大,容易造成隔热层3的损坏,间隔设置的挡砖环2,使得隔热层3分段受力,隔热层3不容易损坏。
[0021]回转筒1之中,每一个挡砖环2之上均设置有朝向挡砖环2的隔热槽体7,回转筒1的内部和外壁之间形成有隔热空腔4,隔热空腔4与隔热槽体7连通。隔热槽体7上固定连接有多个“Y”型锚钉8,多个“Y”型锚钉8呈环形布置,锚钉8穿过回转筒1的内腔。锚钉8上固定有挡砖环2,挡砖环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挡砖环2沿回转筒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挡砖环2与锚钉8固定连接,挡砖环2以浇筑的方式与锚钉8固定连接,锚钉8与回转筒1内壁焊接,整体上的连接方式使得挡砖环2连接的更加稳定,能够承受的力更大。隔热层3包括多个楔形隔热砖31和多个齿形隔热砖32,楔形隔热砖31位于两个相邻的挡砖环2之间,相邻的两个楔形隔热砖31之间粘接,楔形隔热砖31与回转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更加稳定,挡砖环2的内侧为齿形,在挡砖环2的上侧,使得挡砖环2位置的隔热效果更好,齿形隔热砖32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楔形隔热砖固定连接。使得内部的隔热板形成一个整体。
[0022]挡砖环2的厚度为400mm~500mm,相邻两个挡砖环2之间的距离为5m

8m。此距离为最佳的距离,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不能准确的确定一个位置的具体数值。
[0023]回转筒1外侧设置有两个余热回收槽6,其在回转筒1的轴向上均匀分布,每一个余热回收槽6均设置于挡砖环2于回转筒1外壁的投影位置之上。余热回收槽6贴合于回转筒1的外壁进行延伸,每一个余热回收槽6之中均设置有导通至隔热空腔4内部的余热回收管道5。将回转筒1内的热量进行回收,防止能量的浪费。
[0024]本技术的制造方法:
[0025]将锚钉8固定在回转筒1的内壁上,在锚钉8周围安装浇筑模具,在模具中进行浇筑,浇筑形成挡砖环2,当挡砖环2形成后,在其余位置粘接楔形隔热砖,在挡砖环2上侧固定
连接齿形隔热砖,最后内部形成楔形隔热砖和齿形隔热砖组成的隔热空腔4,物料在隔热空腔4内烘干。
[0026]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做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窑内衬炉墙压力分段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筒、挡砖环和隔热层;所述回转筒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锚钉,多个所述锚钉呈环形布置,所述锚钉为“Y”型;所述挡砖环为环形,所述挡砖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挡砖环沿所述回转筒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挡砖环与所述锚钉固定连接,所述挡砖环的内侧为齿形;所述隔热层包括多个楔形隔热砖和多个齿形隔热砖,所述楔形隔热砖位于两个相邻的挡砖环之间,所述齿形隔热砖位于所述挡砖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内衬炉墙压力分段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砖环的厚度为400mm~5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内衬炉墙压力分段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挡砖环之间的距离为5m

8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内衬炉墙压力分段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楔形隔热砖之间粘接,所述楔形隔热砖与所述回转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焱垚衬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