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474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因杂物引起的接触不良的发生且可靠性高的按钮开关。其具备:壳体(2),其具有在内侧形成有贯通孔(24)的筒状部(23),并且使固定触点(23a、b)露出于内部;操作体(操作部件(4)、保持部件(5)),其具有在内侧形成有配置于与贯通孔(24)相对应的位置的贯通孔(44)的筒状部(43),并且设置有可与固定触点(23a、b)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滑动片57a、b),且可按压地保持于壳体(2)。另外,筒状部(43)穿过筒状部(23),并且固定触点(23a、b)设置成向操作体(操作部件(4)、保持部件(5))的移动方向延伸,可动触点(滑动片57a、b)随着操作体(操作部件(4)、保持部件(5))的移动而与固定触点(23a、b)滑动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钮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抑制因灰尘及尘埃等杂物 的进入而引起的不正常情况的产生的按钮开关。
技术介绍
以往,有提案提出一种同时设置LED等照明用部件且具有对操作部 照明的结构的按钮开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在该按钮开关中,分别在 开关壳体及操作体上形成中央贯通孔,通过使双方的中央贯通孔的位置一 致来构成中央贯通孔部,通过在该中央贯通孔部内配置LED等照明用部 件,来实现开关自身的小型化及薄型化。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5 — 32705号公报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的按钮开关中,由开关部构成可照明的按钮开 关,该开关部具有设置于开关壳体的中央贯通孔周围部分的底部的固定 触点、安装于上述周围部分且与固定触点进行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按 压该可动触点的操作体。这样,在开关壳体的中央贯通孔的周围部分的底 部使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进行接触、分离,因此,在杂物经由形成壳体的 中央贯通孔的圆筒部和形成操作体的中央贯通孔的圆筒部之间的间隙而 进入底部的情况下,若该杂物一旦夹在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之间,则将成 为连续接触不良的原因,导致可靠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因杂 物进入引起的接触不良的发生且可靠性高的按钮开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具有在内侧形成有第一贯通孔的第一筒状部,并且使固定触点露出于内部;操作体,其具有在内侧形成有配置于与所述第一贯通孔相对应的位置的第二贯通孔的第二筒状部,并且设有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且可 按压地保持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筒状部穿过所述第一筒状部,并且所述 固定触点设置成向所述操作体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可动触点随着所述操. 作体的移动而与所述固定触点滑动接触。根据该构成,由于将固定触点设置成向操作体的移动方向延伸,配置 有与该固定触点滑动接触的可动触点,所以即使杂物进入壳体内,借助固 定触点和可动触点的滑动接触,杂物也难以滞留于两触点之间。因此,可 以提供降低接触不良且可靠性高的按钮开关。上述按钮开关中,优选的是,将所述固定触点设置成从所述第一筒状 部的外壁面露出,并且将所述第二筒状部配置于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内侧, 而使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内壁面和所述第二筒状部的外壁面呈对置状态。该 情况下,由于将操作体的第二筒状部配置于壳体的第一筒状部的内侧,且 使第一筒状部和第二筒状部对置,所以可以使第一筒状部覆盖于具有第二 筒状部的操作体,使杂物难以从外部进入壳体内。另外,由于使可动触点 与从第一筒状部的外壁面露出的固定触点滑动接触,所以即使在杂物进入 壳体内的情况下,杂物也难以进入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之间。其结果是, 可以提供进一步降低因杂物进入引起的接触不良的发生、且可靠性更高的 按钮开关。另外,上述按钮开关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筒状部中,在夹着所述 第一贯通孔而对置的位置设置一对所述固定触点,另一方面,所述操作体 中,在与所述一对固定触点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一对所述可动触点。该情况 下,通过设置于操作体的一对可动触点与设置于第一筒状部的一对固定触 点滑动接触,因此,均衡性优良、且可以使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的接触稳 定。特别是,上述按钮开关中,优选的是,将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形状做成 具有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的形状,将所述一对固定触点配置于所述长度方 向的外壁面。该情况下,由于在长度方向的外壁面配置有一对固定触点, 所以可以确保沿宽度方向配置可动触点的空间,从而可以防止使壳体变 大。另外,上述按钮开关中,优选的是,将所述壳体的外形做成平面看大致呈矩形,在沿着该壳体的一条对角线的位置配置有一对所述操作体的复 位用弹簧,并且在沿着另一条对角线的位置配置有随着所述操作体的移动 而产生咔哒感的咔哒机构。该情况下,在壳体的角部的空间配置有复位用 弹簧和咔哒机构,因此,可以有效利用壳体内的空间且使操作体复位,同 时可以产生咔哒感。例如,上述按钮开关中,优选的是,所述咔哒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操 作体的卡合部和与该卡合部卡合、脱离的弹性片构成。这样,在用设置于 操作体的卡合部和与其卡合、脱离的弹性片构成咔哒机构的情况下,例如 通过改变卡合部的高度等形状,或者弹性片的弹力,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 富有变化的咔哒感。特别是,上述按钮开关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壳体的底面部设置有金 属制的板状部件,从该板状部件上竖立设置所述弹性片,并且通过该板状 部件的一部分承受所述复位用弹簧的一端。该情况下,用具有弹性片的金 属制板状部件的一部分来承受复位用弹簧的一端,故弹力作用于板状部 件,从而在操作体复位时,不会使弹性片直接卡合于卡合部,而可使操作 体可靠地复位。此外,由于可以使复位用弹簧的弹力作用于板状部件,所 以即使不是将板状部件固定于壳体的底面部也可以使操作体复位,从而也 可提高组装性。另外,例如,可以防止因回流焊接时等热量而使复位用弹 簧的承受部变形的事故。另外,由于将弹性片竖立设置于这样的板状部件 上,所以可以实现配置于壳体内的零件个数的减少。另外,上述按钮开关中,优选的是,所述操作体包括保持所述可动触 点的保持部件和将按压操作向所述保持部件传递的操作部件构成,在所述 保持部件上设置所述卡合部。该情况下,由于保持部件和操作部件单独形 成,所以与由单一的部件构成接受操作者的操作而移动的操作体的情况相 比较,可以用将任何一方或者双方的形状进行了简化的部件实现该操作 体。另外,由于卡合部设置于保持部件,所以可以实现设置于壳体内的零 件个数的减少。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以向操作体的移动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固定接点, 使可动触点与该固定触点滑动接触,所以即使在杂物进入壳体内的情况 下,也可以使杂物难以滞留在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之间,因此,可以提供良的发生且可靠性高的按钮开关。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2是用于说明设置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壳体的端子部及固 定触点的构成的立体图3是为了说明设置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壳体的端子部及固 定触点的构成,而切去壳体的一部分来表示的立体图4是用于说明设置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壳体的贯通孔的构 成的俯视图5是用于说明配置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壳体的底面部的板簧的构成的俯视图6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操作部件的筒状部的构成 的立体图7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操作部件的筒状部的构成 的仰视图8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操作部件的筒状部的构成 的侧面图9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保持部件所具有的主体部及滑动部件的构成的立体图IO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保持部件的俯视图11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保持部件的仰视图12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保持部件的侧面图1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初始状态的外观的立体图14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在初始状态的俯视图15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在初始状态的仰视图16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在初始状态的俯视图17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在初始状态的剖面图18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在初始状态下的板簧和保持部件的位置关系的立体7图19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在按压状态下的外观的立体图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具有在内侧形成有第一贯通孔的第一筒状部,并且在所述壳体内部露出有固定触点; 操作体,其具有在内侧形成有配置于与所述第一贯通孔相对应的位置的第二贯通孔的第二筒状部,并且设有与所述固定触点接 触、分离的可动触点,且可按压地保持于所述壳体, 其中, 所述第二筒状部穿过所述第一筒状部, 所述固定触点设置成向所述操作体的移动方向延伸, 所述可动触点随着所述操作体的移动而与所述固定触点滑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12-14 2007-3238691、一种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具有在内侧形成有第一贯通孔的第一筒状部,并且在所述壳体内部露出有固定触点;操作体,其具有在内侧形成有配置于与所述第一贯通孔相对应的位置的第二贯通孔的第二筒状部,并且设有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且可按压地保持于所述壳体,其中,所述第二筒状部穿过所述第一筒状部,所述固定触点设置成向所述操作体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可动触点随着所述操作体的移动而与所述固定触点滑动接触。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触点设置成从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外壁面露出,并且将所述第二筒状部配置于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内侧,而使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内壁面和 所述第二筒状部的外壁面呈对置状态。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筒状部中,在夹着所述第一贯通孔而对置的位置设置一对所述固定触点,另一方面,所述操作体中,在与所述一对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濑达章东山慎吾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