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和汽车,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水温传感器、水泵、摩擦轮机构、与发动机的油路相连的机油压力执行机构、弹性件以及电源设备,发动机的曲轴皮带轮上缠绕有皮带,摩擦轮机构设置在皮带和水泵之间,弹性件始终提供弹性力驱动摩擦轮机构靠近并结合皮带和水泵的水泵轮,发动机控制单元用于在水温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低于预设工作温度的状态下,控制机油压力执行机构驱动摩擦轮机构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并使得摩擦轮机构与皮带分离,以及在水温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达到预设工作温度的状态下,控制机油压力执行机构撤销对摩擦轮机构的驱动力。本申请发动机冷却装置成本低、经济性高,排放低,符合环保经济发展方向。向。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冷却装置和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和应用该发动机冷却装置的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发动机水泵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皮带驱动水泵市场上80%以上发动机都为皮带驱动的传统水泵,传统水泵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等特点,但是水泵的转速不可控,随着发动机的转速运转,所以在冷起动后,发动机热机较慢,导致发动机温升差,温升差会导致发动机耗油量增加,客户暖风效果差等,所以目前正在被电子水泵所取代。第二种:电子水泵电子水泵以前主要国外供应商才能生产,因此成本较高。电子水泵具有可变转速的效果,在发动机温度较低时,水泵可以不运转,从而加速发动机暖机效果,利于发动机节省燃油,发动机温升快客户更早感受到暖风,客户体验较好。在大负荷时,由于电子泵耗电量较大,因此热机后经济性较差。因此如何提出一种转速可控、成本较低的发动机冷却装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旨在以成本较低的形式,实现在发动机冷却过程中水泵的转速可控,以达到发动机冷机时快速升温,大负荷时减少电耗,最终实现减低油耗和排放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水温传感器、水泵、摩擦轮机构、与发动机的油路相连的机油压力执行机构、弹性件以及为整套系统供电的电源设备,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皮带轮上缠绕有皮带,所述摩擦轮机构设置在所述皮带和所述水泵之间,所述弹性件始终提供弹性力驱动所述摩擦轮机构靠近并结合所述皮带和所述水泵的水泵轮,所述水温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的冷却液中,并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水温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低于预设工作温度的状态下,控制所述机油压力执行机构驱动所述摩擦轮机构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力,并使得所述摩擦轮机构与所述皮带分离,以及在所述水温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达到预设工作温度的状态下,控制所述机油压力执行机构撤销对所述摩擦轮机构的驱动力。
[0005]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件,通过弹性件始终提供弹性力驱使摩擦轮结构结合水泵的水泵轮和连接发动机的曲轴皮带轮的皮带,并且设置传感器检测冷却液的温度,发动机控制单元在水温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低于预设工作温度的状态下,控制机油压力执行机构驱动摩擦轮机构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并使得摩擦轮机构与皮带分离,由此,在汽车刚启动阶段,由于冷却液的水温较低,此时,在机油压力执行机构的驱动下,摩擦轮机构与皮带分离,水泵不运作,如此,可以加速发动机暖机效果,利于发动机节省燃油,发动机升温快也有利于在冷天时使得客户更早感受到暖风,客户体验较好,而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到达预设工作温度时,机油压力执行机构对摩擦轮机构的驱动力撤销,而通过弹性件
的弹力驱动下,使得摩擦轮机构靠近水泵和皮带并结合水泵的水泵轮和皮带,进而发动机可以带动水泵运转,进而带动冷却液进行循环,从而可以对发动机进行有效降温,本申请的冷却系统利用发动机的机油压力驱动机构驱动摩擦轮机构,并且以弹性件提供结合力,在正常温度下水泵不耗电,同时发动机可以选取更小发电量的发电机,相较于现有的水泵形式,省略了诸多电子元件,整体易于布置的情况下,可靠性更强,成本也更低,并且达到发动机冷机时快速升温,大负荷时减少电耗,最终实现减低油耗和排放的目的。
[0006]可选地,所述机油压力执行机构包括机油压力执行器、电磁阀、连接机油压力执行器和电磁阀的主油管,所述电磁阀通过管道与发动机的主油道连通并电连接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
[0007]可选地,所述机油压力执行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电磁阀连接的支路油管以及设置在支路油管上泄压单向阀,所述支路油管连接到所述发动机的油底壳,所述泄压单向阀在输送至所述油底壳的方向上导通,其中,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水温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未达到预设工作温度时,控制所述电磁阀关闭,主油管中的机油通过泄压泄压单向阀流回油底壳。
[0008]可选地,所述机油压力执行器包括液压缸和活塞杆,所述液压缸连接所述主油管。
[0009]可选地,所述摩擦轮机构包括底座以及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摩擦轮,所述底座用于供所述弹性件以及所述机油压力执行机构顶抵以驱动所述摩擦轮机构。
[0010]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0011]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金属弹片。
[0012]可选地,所述电源设备包括蓄电池。
[0013]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散热风扇。
[001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发动机冷却装置。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发动机冷却装置一应用结构示意图,图中摩擦轮机构结合皮带和曲轴皮带轮;
[0017]图2为图1中发动机冷却装置又一应用结构示意图,图中摩擦轮机构与皮带和曲轴皮带轮分离;
[0018]图3为图1中发动机冷却装置中机油压力执行机构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号说明:
[0020][0021][0022]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5]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6]本技术提出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
[0027]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发动机冷却装置用于将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的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水温传感器、水泵、摩擦轮机构、与发动机的油路相连的机油压力执行机构、弹性件以及为整套系统供电的电源设备,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皮带轮上缠绕有皮带,所述摩擦轮机构设置在所述皮带和所述水泵之间,所述弹性件始终提供弹性力驱动所述摩擦轮机构靠近并结合所述皮带和所述水泵的水泵轮,所述水温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的冷却液中,并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水温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低于预设工作温度的状态下,控制所述机油压力执行机构驱动所述摩擦轮机构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力,并使得所述摩擦轮机构与所述皮带分离,以及在所述水温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达到预设工作温度的状态下,控制所述机油压力执行机构撤销对所述摩擦轮机构的驱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压力执行机构包括机油压力执行器、电磁阀、连接机油压力执行器和电磁阀的主油管,所述电磁阀通过管道与发动机的主油道连通并电连接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压力执行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电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春,张作美,孙萧,刘晓莹,卢振东,左云,马晶飞,张强,王瑞平,肖逸阁,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