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组的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209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组的散热系统,包括保护壳,保护壳内壁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发电机组本体,保护壳内壁下表面设置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冷凝箱,冷凝箱外壁一侧设置有水泵,水泵上设置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远离水泵一端设置有第一空心波浪板,第一空心波浪板一侧设置有连接管道,连接管道上端设置有第二空心波浪板,第二空心波浪板一侧设置有回流管道,回流管道下端与冷凝箱相互连接,保护壳内壁另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机,通过散热装置和散热风机,实现了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散热,由水冷和风冷两种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散热的效率,保护了相关器件,并且方便安装,操作简单,造价较低,有一定的市场价值。有一定的市场价值。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电机组的散热系统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发电机组的
,具体为一种发电机组的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发电机组是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成套机械设备,由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消音系统、减震系统、排气系统组成,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输出到用电设备上使用,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作为家庭应急电源及野外出行电源的优质选择,轻量便携小型发电机组也开始进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0003]在如今现有的发电机组的散热系统中,例如申请号为CN201921747000.2申请文案的技术结构中,包括柴油发电机组壳体,柴油发电机组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柴油发电机组本体,柴油发电机组壳体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封盖,柴油发电机组壳体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出风散热板和进风散热板,出风散热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预留轴孔,该装置虽然实现了对发电机组的散热功能,但是这种通过吸风散热扇来降低温度的工作模式效率降低,结构单一,很容易造成部分器件高温损坏,缩短使用寿命。
[0004]基于此,我们需要研制出一种高效散热的装置,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散热,由水冷和风冷两种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散热的效率,保护了相关器件,并且方便安装,操作简单,造价较低,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组的散热系统,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发电机组的散热系统,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壁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发电机组本体,所述保护壳内壁下表面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冷凝箱,所述冷凝箱外壁下表面与保护壳内壁相互连接,所述冷凝箱外壁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上设置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远离水泵一端设置有第一空心波浪板,所述第一空心波浪板一侧设置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上端设置有第二空心波浪板,所述第二空心波浪板一侧设置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下端与冷凝箱相互连接,所述保护壳内壁另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机。
[000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风机的壳体内壁一侧设置有防尘网。
[0009]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靠近散热风机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箱外壁另一侧设置有注水口。
[0011]进一步的,所述发电机组本体外壁上表面与第二空心波浪板下侧相互连接,所述发电机组本体外壁下表面与第一空心波浪板上侧相互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外壁下表面设置有支撑减震组件,所述支撑减震组件包括两个衔接块,每个所述衔接块分别与保护壳外壁下表面相互连接,每个所述衔接块上设置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外壁下表面均设置有支撑底板。
[0013]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凹槽内壁下表面等间距平行设置有若干个减震弹簧,每个所述减震弹簧上端均与衔接块下表面相互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技术通过散热装置和散热风机,实现了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散热,由水冷和风冷两种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散热的效率,保护了相关器件,并且方便安装,操作简单,造价较低,有一定的市场价值,通过防尘网,实现了在对保护壳内外气体交换的时候对灰尘的阻挡,保护了保护壳内部器件,通过第一空心波浪板和第二空心波浪板的波浪外形,实现了在与发电机组本体的接触面上保留一定的孔隙,方便气体流通,带走部分热量,通过支撑减震组件,实现了对保护壳的支撑和减震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噪音的产生。
[0016]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保护壳内部截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空心波浪板和第二空心波浪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减震组件截面示意图。
[0021]图中:1、保护壳;11、支撑板;12、通风孔;2、发电机组本体;3、散热装置;31、冷凝箱;311、注水口;32、水泵;33、出水管道;34、第一空心波浪板;35、连接管道;36、第二空心波浪板;37、回流管道;4、散热风机;41、防尘网;5、支撑减震组件;51、衔接块;52、凹槽;53、减震弹簧;54、支撑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请着重参照附图1

4,一种发电机组的散热系统,包括保护壳1,所述保护壳1内壁一侧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设置有发电机组本体2,所述保护壳1内壁下表面设
置有散热装置3,所述散热装置3包括冷凝箱31,所述冷凝箱31外壁下表面与保护壳1内壁相互连接,所述冷凝箱31外壁一侧设置有水泵32,所述水泵32上设置有出水管道33,所述出水管道33远离水泵32一端设置有第一空心波浪板34,所述第一空心波浪板34一侧设置有连接管道35,所述连接管道35上端设置有第二空心波浪板36,所述第二空心波浪板36一侧设置有回流管道37,所述回流管道37下端与冷凝箱31相互连接,所述保护壳1内壁另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机4。
[0026]请着重参照附图2和附图3,所述散热风机4的壳体内壁一侧设置有防尘网41,通过防尘网41,实现了在对保护壳1内外气体交换的时候对灰尘的阻挡,保护了保护壳1内部器件,所述保护壳1靠近散热风机4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12,通过通风孔12,实现了保护壳1内外气体的流通,便于散热,所述冷凝箱31外壁另一侧设置有注水口311,通过注水口311,实现了对冷凝箱31注水,所述发电机组本体2外壁上表面与第二空心波浪板36下侧相互连接,所述发电机组本体2外壁下表面与第一空心波浪板34上侧相互连接,通过第一空心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机组的散热系统,包括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内壁一侧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设置有发电机组本体(2),所述保护壳(1)内壁下表面设置有散热装置(3),所述散热装置(3)包括冷凝箱(31),所述冷凝箱(31)外壁下表面与保护壳(1)内壁相互连接,所述冷凝箱(31)外壁一侧设置有水泵(32),所述水泵(32)上设置有出水管道(33),所述出水管道(33)远离水泵(32)一端设置有第一空心波浪板(34),所述第一空心波浪板(34)一侧设置有连接管道(35),所述连接管道(35)上端设置有第二空心波浪板(36),所述第二空心波浪板(36)一侧设置有回流管道(37),所述回流管道(37)下端与冷凝箱(31)相互连接,所述保护壳(1)内壁另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机(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组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4)的壳体内壁一侧设置有防尘网(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组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蒙徐德勤王海彬王莺歌林森宋文波沈照亮王卓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