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乘用车平台化机舱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37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机舱布置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为一种纯电动乘用车平台化机舱布置结构,包括机舱本体,所述机舱本体内设有机舱框架,所述机舱框架内设有将所述机舱本体内分隔为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的机舱横梁支架;所述上层空间内设有电控模块,所述电控模块设置在所述机舱横梁支架上,所述下层空间内设有电机驱动模块。通过在机舱框架内设置机舱横梁支架,该结构可以将机舱内分隔为上下两层空间,实现电控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分层化,利于高压走线及维修安装方便性。压走线及维修安装方便性。压走线及维修安装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纯电动乘用车平台化机舱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机舱布置结构
,具体而言,为一种纯电动乘用车平台化机舱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加上化石燃料的匮乏,以动力电池作为其动力源的纯电动汽车迎来新纪元,因其节能环保、电机效率高、易于实现智能化、互联化等优点,将成为接下来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目前纯电动汽车机舱布置情况复杂,对于维修安装方便性、碰撞安全、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的英文缩写)性能、运动安全间隙、平台通用性等问题不能合理解决,甚至导致整车性能受到影响,本技术所专利技术的纯电动乘用车平台化机舱布置结构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电动乘用车平台化机舱布置结构,该结构可以将机舱分隔为上下两层,实现电控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分层化,利于高压走线及维修安装方便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纯电动乘用车平台化机舱布置结构,包括机舱本体,所述机舱本体内设有机舱框架,所述机舱框架内设有将所述机舱本体内分隔为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的机舱横梁支架;
[0006]所述上层空间内设有电控模块,所述电控模块设置在所述机舱横梁支架上,所述下层空间内设有电机驱动模块。
[0007]进一步,所述电控模块包括低压蓄电池、电控结构和电机控制器,所述低压蓄电池和电机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机舱横梁支架的左右两侧,所述电控结构设在所述低压蓄电池和电机控制器之间;
[0008]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电机带减速器总成,所述电机带减速器总成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电机带减速器总成悬置在所述机舱横梁支架下方或采用转接支架吊装与所述机舱横梁支架下方。
[0009]进一步,所述电控模块还包括高压电气配电盒、慢充充电机和DCDC直流转换器,所述机舱横梁支架上设有多个安装点,所述电控结构、电机控制器、高压电气配电盒、慢充充电机和DCDC直流转换器通过螺栓安装在不同的所述安装点上,所述低压蓄电池采用托盘或压板固定在所述机舱横梁支架上。
[0010]进一步,所述电控结构包括高压控制单元,所述高压控制单元上设有高压接口,所述高压接口朝向汽车后方设置。
[0011]进一步,所述低压蓄电池横向设置在所述机舱横梁支架的后方。
[0012]进一步,所述电机所在的一侧设有电动压缩机,所述电动压缩机采用支架与所述
电机相连接;所述减速器所在的一侧设有电动真空泵,所述电动真空泵采用支架与所述减速器相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电动压缩机和电动真空泵与对应的支架之间均设有隔振软垫和悬置软垫。
[0014]进一步,所述机舱本体的左前方和/或右前方设有电子水泵。
[0015]进一步,所述机舱横梁支架后侧或所述机舱框架前端面上设有电加热装置和动力电池冷却器。
[0016]进一步,所述电加热装置和动力电池冷却器设置在所述机舱横梁支架后侧,所述机舱横梁支架后侧设有安装点,所述电加热装置和动力电池冷却器采用螺栓固定在所述安装点上,或,所述电加热装置和动力电池冷却器采用转接支架固定在所述机舱横梁支架后侧。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通过在机舱框架内设置机舱横梁支架,该结构可以将机舱内分隔为上下两层空间,实现电控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分层化,利于高压走线及维修安装方便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纯电动乘用车平台化机舱布置结构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纯电动乘用车平台化机舱布置结构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机舱本体;2

车轮;3

机舱框架;4

电子水泵;5

电机控制器;6

电加热装置;7

电机带减速器总成;8

动力电池冷却器;9

电控结构;10

低压蓄电池;11

机舱横梁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纯电动乘用车平台化机舱布置结构实施例的俯视图和正视图。本实施例的纯电动乘用车平台化机舱布置结构包括机舱本体1,机舱本体1位于两个前车轮2的中间部位,机舱本体1内设有机舱框架3,机舱框架3内设有将机舱本体1内分隔为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的机舱横梁支架11;上层空间内设有电控模块,电控模块设置在机舱横梁支架11上,下层空间内设有电机驱动模块。通过在机舱框架内设置机舱横梁支架,该结构可以将机舱内分隔为上下两层空间,实现电控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分层化,利于高压走线及维修安装方便性。
[0026]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电控模块包括低压蓄电池10、电控结构9、电机控制器5,本实施例的电控结构9可以采用二合一电控结构、三合一电控结构或四合一电控结构,机舱横梁支架上方的空间布置能够满足,三合一电控结构包含高压控制单元、充电控制单元和直流转换器,四合一电控结构一般指集成了高压控制单元、充电控制单元、直流转换器和电机控制器。低压蓄电池10和电机控制器5设置在机舱横梁支架11的左右两侧,电控结构9设在低
压蓄电池10和电机控制器5之间。本实施例的低压蓄电池10在满足整车用电需求的情况下,选型采用低电量的产品,并且横向布置在机舱横梁支架11的后方,有利增加机舱碰撞溃缩空间,减小蓄电池带动制动或转向系统侵入驾驶舱的风险。
[0027]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电机带减速器总成7,电机带减速器总成7包括电机和减速器,电机带减速器总成7悬置在机舱横梁支架11下方或采用转接支架吊装与机舱横梁支架11下方。具体的,电机带减速器总成7前后悬置根据副车架情况选择合适固定点,采用三点悬置或者四点悬置。
[0028]进一步,本实施例的电控模块还包括高压电气配电盒、慢充充电机和DCDC直流转换器,机舱横梁支架11上设有多个安装点,电控结构9、电机控制器5、高压电气配电盒、慢充充电机和DCDC直流转换器通过螺栓安装在不同的安装点上,低压蓄电池10采用托盘或压板固定在机舱横梁支架11上。
[0029]进一步,本实施例的电控结构9包括高压控制单元,高压控制单元上设有高压接口,高压接口朝向汽车后方设置,有利于提高整车碰撞安全及高压线束走向合理性。
[0030]进一步,本实施中电机所在的一侧设有电动压缩机,电动压缩机采用支架与电机相连接;减速器所在的一侧设有电动真空泵,电动真空泵采用支架与减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电动乘用车平台化机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舱本体(1),所述机舱本体(1)内设有机舱框架(3),所述机舱框架(3)内设有将所述机舱本体(1)内分隔为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的机舱横梁支架(11);所述上层空间内设有电控模块,所述电控模块设置在所述机舱横梁支架(11)上,所述下层空间内设有电机驱动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乘用车平台化机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模块包括低压蓄电池(10)、电控结构(9)和电机控制器(5),所述低压蓄电池(10)和电机控制器(5)设置在所述机舱横梁支架(11)的左右两侧,所述电控结构(9)设在所述低压蓄电池(10)和电机控制器(5)之间;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电机带减速器总成(7),所述电机带减速器总成(7)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电机带减速器总成(7)悬置在所述机舱横梁支架(11)下方或采用转接支架吊装与所述机舱横梁支架(11)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纯电动乘用车平台化机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模块还包括高压电气配电盒、慢充充电机和DCDC直流转换器,所述机舱横梁支架(11)上设有多个安装点,所述电控结构(9)、电机控制器(5)、高压电气配电盒、慢充充电机和DCDC直流转换器通过螺栓安装在不同的所述安装点上,所述低压蓄电池(10)采用托盘或压板固定在所述机舱横梁支架(11)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纯电动乘用车平台化机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诚向伟蒲一梁高立超贺涛赵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凯瑞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