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汽车天窗驱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35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天窗技术领域。一种改进的汽车天窗驱动组件,包括锁止滑块,锁止滑块仅两端分别设置有反向布置的轨道滑块,中间不设轨道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锁止滑块取消中脚,改为只用前脚、后脚作为主支撑,降低了锁止滑块在导轨内滑动时的磨擦阻力,锁止滑块在导轨中静止状态及滑动状态下的支撑稳定性更好。中静止状态及滑动状态下的支撑稳定性更好。中静止状态及滑动状态下的支撑稳定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汽车天窗驱动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天窗
,特别是一种改进的汽车天窗驱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天窗安装于车顶,主要用于汽车的采光和通风,对汽车舒适度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0003]申请人于2020年10月15日申请的《汽车天窗驱动组件》专利号CN2020222927468,在使用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锁止滑块作为一个刚性零件,原有的前、中、后三个轨道滑块作为滑脚,参见专利号CN2020222927468的说明书附图的图9。安装滑动于导轨中是“过约束”设计,导轨弧度较大时,其在导轨中滑动时容易卡滞而无法流畅滑动,影响了锁止滑块在导轨中静止状态及滑动状态下的支撑稳定性;2)、支撑臂一端设置的第一限位板,参见专利号CN2020222927468的说明书附图的图10。第一限位板的延伸方向与支撑臂的延伸方向相同,故Z向锁止特征的Z向占用空间大,不利于天窗总成的布置和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车天窗驱动组件,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5]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改进的汽车天窗驱动组件,主要包括支撑臂、驱动块、主滑块、后连杆、锁止滑块、前连杆,其中支撑臂用于支撑并连接天窗盖板,支撑臂的一端与前连杆铰接,支撑臂的另一端与后连杆铰接,主滑块设置于支撑臂和后连杆之间,锁止滑块设置于后连杆和前连杆之间,驱动块固定连接有传动件,并通过传动件与汽车天窗的驱动机构相连,驱动块安装在主滑块上;主滑块、锁止滑块和前连杆上均设有卡与天窗轨道内、用于平稳滑动的轨道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滑块仅两端分别设置有反向布置的轨道滑块,中间不设轨道滑块。
[0007]本技术的锁止滑块作为一个刚性零件,原有的前、中、后三个轨道滑块作为滑脚,安装滑动于导轨中是“过约束”设计,导轨弧度较大时,其在导轨中滑动时容易卡滞而无法流畅滑动,同时影响锁止滑块在导轨中静止状态及滑动状态下的支撑稳定性;现在锁止滑块取消中脚,改为只用前脚、后脚作为主支撑,即在锁止滑块的两端分别设置反向布置的轨道滑块,减少了与导轨的接触面,从而降低锁止滑块在导轨内滑动时的磨擦阻力,锁止滑块在导轨中静止状态及滑动状态下的支撑稳定性更好。
[0008]所述支撑臂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其中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均为L型结构,L型结构的横板的延伸方向与支撑臂的延伸方向垂直,L型结构的竖板的延伸方向与支撑臂的延伸方向相同。优选,第一限位板的横板呈7字型结构。第一限位板的横板的短边向支撑臂的方向延伸,第一限位板的横板的长边一端连接短边,一端连接第一限位板的竖板,短边位于长边靠近第二限位板的一端。
[0009]本技术的第一限位板横板呈7字型结构,减少了支撑臂这个Z向锁止特征的Z向占用空间,更有利于天窗总成的布置和设计开发;支撑臂这个Z向锁上特征的刚度和强度得到增强。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前连杆后视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锁止滑块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图1的A局部放大图。
[0014]图5为图3的B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
[0016]实施例一、参照图1

2,
[0017]一种改进的汽车天窗驱动组件,主要包括支撑臂1、驱动块2、主滑块3、后连杆4、锁止滑块5、前连杆6,其中支撑臂1用于支撑并连接天窗盖板,其两端分别设有前铰接孔7和后铰接孔8,主滑块3上开设有第一后滑槽9和驱动连接孔10,锁止滑块5设置于后连杆4和前连杆6之间,由两片错位平行的面板构成,分别为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第一面板11上开设有前滑槽13,第二面板12上开设有第二后滑槽14,前连杆6上设有前滑杆15,其一端设有第一铆接销钉16,后连杆4设置于主滑块3和锁止滑块5之间,其上设有一号后滑杆17、二号后滑杆18和三号后滑杆19,其一端设有第二铆接销钉20。前连杆6通过第一铆接销钉16与前铰接孔7相连,实现前连杆6与支撑臂1的铰接,后连杆4通过第二铆接销钉20与后铰接孔8相连,实现后连杆4与支撑臂1的铰接,前滑杆15插入前滑槽13处,并与前滑槽13滑动配合,一号后滑杆17和二号后滑杆18朝向主滑块3,并插入第一后滑槽9处,与第一后滑槽9滑动配合,三号后滑杆19朝向锁止滑块5,并插入第二后滑槽14处,与第二后滑槽14滑动配合。驱动块2上设有凸出于驱动块2侧面的卡爪21,卡爪21与驱动连接孔10对应配合,并插接相连。其中,前滑槽13呈钝角弯折,第二后滑槽14呈斜向的腰型槽状,第一后滑槽9为异形槽,其所呈的异形槽的前段呈梯形槽状,后段呈L形槽状。其中,驱动块2固定连接有传动件22,并通过传动件22与汽车天窗的驱动机构相连,控制主滑块3移动;
[0018]参照图3,所述锁止滑块5仅两端分别设置有反向布置的轨道滑块27,中间不设轨道滑块27;轨道滑块27的底面均为圆弧面。锁止滑块5的主体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两个直板分别为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反向延伸,两个轨道滑块27分别位于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的反向延伸端;
[0019]其中第一面板11的前段呈L形,后段也呈L形,从而在前段和后段交界处形成台阶状结构,第一面板11的轨道滑块27位于主滑块3所在的一侧;第二面板12的轨道滑块27位于前连杆6所在的一侧;
[0020]参照图5,第二面板12的轨道滑块27与第二面板12的连接处底部设置有圆弧过渡
面30,本技术采用在后脚增加圆弧过渡面,增大了后脚与导轨底面的接触面,有利于增加锁止滑块在导轨中处于静止及滑动时的支撑稳定性。圆弧过渡面部分伸至第二面板12的轨道滑块27的下方,使得第二面板12的轨道滑块27处的纵截面呈“h”状。
[0021]本实施例的锁止滑块作为一个刚性零件,原有的前、中、后三个轨道滑块作为滑脚,安装滑动于导轨中是“过约束”设计,导轨弧度较大时,其在导轨中滑动时容易卡滞而无法流畅滑动,同时影响锁止滑块在导轨中静止状态及滑动状态下的支撑稳定性;现在锁止滑块取消中脚,改为只用前脚、后脚作为主支撑,即在锁止滑块的两端分别设置反向布置的轨道滑块,减少了与导轨的接触面,从而降低锁止滑块在导轨内滑动时的磨擦阻力,锁止滑块在导轨中静止状态及滑动状态下的支撑稳定性更好。
[0022]本技术用于控制汽车天窗的开关,通过传动件的传动(传动件由汽车天窗内的驱动机构驱动,如驱动电机等),使驱动块带动主滑块移动,从而迫使后连杆上的一号后滑杆、二号后滑杆在第一后滑槽内滑动、三号后滑杆在第二后滑槽内滑动,迫使前连杆上的前滑杆在前滑槽内滑动,进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汽车天窗驱动组件,主要包括支撑臂(1)、驱动块(2)、主滑块(3)、后连杆(4)、锁止滑块(5)、前连杆(6),其中支撑臂(1)用于支撑并连接天窗盖板,支撑臂(1)的一端与前连杆(6)铰接,支撑臂(1)的另一端与后连杆(4)铰接,主滑块(3)设置于支撑臂(1)和后连杆(4)之间,锁止滑块(5)设置于后连杆(4)和前连杆(6)之间,驱动块(2)固定连接有传动件(22),并通过传动件(22)与汽车天窗的驱动机构相连,驱动块(2)安装在主滑块(3)上;主滑块(3)、锁止滑块(5)和前连杆(6)上均设有卡与天窗轨道内、用于平稳滑动的轨道滑块(27),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滑块(5)仅两端分别设置有反向布置的轨道滑块(27),中间不设轨道滑块(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汽车天窗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锁止滑块(5)的主体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两个直板分别为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反向延伸,两个轨道滑块(27)分别位于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的反向延伸端;其中第一面板(11)的前段呈L形,后段也呈L形,从而在前段和后段交界处形成台阶状结构,第一面板(11)的轨道滑块(27)位于主滑块(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晖鹄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