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21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公开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多个扁管,多个扁管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并行设置,各扁管内设有多个贯穿其两端的微通道,多个微通道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两个集流管,两个集流管沿第三方向相对间隔设置,各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集流管的侧壁,且各微通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集流管连通;各集流管内设有若干个隔板,隔板将集流管沿第一方向分割成多个腔室,多个腔室通过多个微通道顺次连通形成冷媒通道,冷媒通道的两端的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进气管组件,进气管组件与第一腔室连通;出液管组件,出液管组件与第二腔室连通;其中,集流管的横截面沿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大于沿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上的长度尺寸。上的长度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微通道换热器由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集流管和多个设置在两个集流管之间的扁管组成,扁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集流管的侧壁相连接。但现有的集流管的横截面多数为圆形,当扁管的横截面较大时,导致集流管的直径尺寸也较大,从而增大了集流管在换热器上的体积占比,但由于集流管基本不参与换热工作,使得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较小,从而降低了换热效果,影响了制冷装置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了现有微通道换热器因集流管的体积较大而降低了换热效果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
[0004]多个扁管,多个所述扁管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并行设置,各所述扁管内设有多个贯穿其两端的微通道,多个所述微通道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
[0005]两个集流管,两个所述集流管沿第三方向相对间隔设置,各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集流管的侧壁,且各所述微通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集流管连通;各所述集流管内设有若干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集流管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割成多个腔室,多个所述腔室通过多个所述微通道顺次连通形成冷媒通道,所述冷媒通道的两端的所述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0006]进气管组件,所述进气管组件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0007]出液管组件,所述出液管组件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0008]其中,所述集流管的横截面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大于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尺寸;
[0009]设定与所述第一腔室连接的所述扁管数量为n,设定所述集流管的横截面面积为S1,设定所述扁管上的全部所述微通道的横截面面积总和为S2,其中S1和S2存在:0.9*n*S2<S1<1.5*n*S2。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流管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集流管沿长轴相对的弧面一侧与所述扁管的端部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流管的横截面为腰圆形,所述集流管上平面一侧与所述扁管的端部连接。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冷媒从所述第一腔室往所述第二腔室的流动方向上,多个所述腔室上沿冷媒在同一方向上流动的所述扁管的数量依次减小。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分别位于同一个所述集流管的两端。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扁管之间设有散热翅片。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扁管的长度尺寸为400-900mm。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微通道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或圆形。
[0018]本技术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技术通过将集流管的横截面设计成非圆形状,使集流管与扁管连接的接触面较大,在满足集流管与扁管之间的连接要求下,尽可能减小集流管的横截面面积,从而减小了集流管在换热器上的体积占比,进而增大了扁管的长度尺寸以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同时,通过限定集流管与扁管上微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关系,在满足集流管与扁管的连接要求下,有效减小了集流管的横截面面积,从而减小集流管的体积以提高散热效果。
[002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或所述室外机包括上面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微通道换热器的正视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立体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扁管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扁管和集流管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扁管和集流管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1、扁管;11、微通道;
[0028]2、集流管;
[0029]3、隔板;
[0030]4、腔室;41、第一腔室;42、第二腔室;
[0031]5、进气管组件;
[0032]6、出液管组件;
[0033]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9]实施例1
[0040]请参考图1-4,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多个扁管1、两个集流管2、进气管组件5及出液管组件6;多个扁管1沿第一方向X依次间隔并行设置,各扁管1内设有多个贯穿其两端的微通道11,多个微通道11沿第二方向Y依次设置;两个集流管2沿第三方向Z相对间隔设置,各扁管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集流管2的侧壁,且各微通道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集流管2连通;各集流管2内设有若干个隔板3,隔板3将集流管2沿第一方向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扁管,多个所述扁管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并行设置,各所述扁管内设有多个贯穿其两端的微通道,多个所述微通道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两个集流管,两个所述集流管沿第三方向相对间隔设置,各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集流管的侧壁,且各所述微通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集流管连通;各所述集流管内设有若干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集流管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割成多个腔室,多个所述腔室通过多个所述微通道顺次连通形成冷媒通道,所述冷媒通道的两端的所述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进气管组件,所述进气管组件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出液管组件,所述出液管组件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其中,所述集流管的横截面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大于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尺寸;设定与所述第一腔室连接的所述扁管数量为n,设定所述集流管的横截面面积为S1,设定所述扁管上的全部所述微通道的横截面面积总和为S2,其中S1和S2存在:0.9*n*S2<S1<1.5*n*S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的横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海如陈海群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