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85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换热器包括第一管、第二管、换热管和隔板,换热管连通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包括第一腔,隔板位于第一腔内,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包括第一孔,第一孔沿贯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包括第二孔,第二孔贯穿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的第一端和第二隔板的第一端在第一管的径向方向上位于第一管轴线的同一侧,第一隔板的第二端和第二隔板的第二端在第一管的径向方向上位于第一管轴线的另一侧,第一隔板的第一端在重力方向上高于第一隔板的第二端,和/或第二隔板的第一端在重力方向上低于第二隔板的第二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换热器使得气液两相制冷剂混合更均匀,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
,具体地,涉及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换热器通过制冷剂与外界环境进行换热,进一步的通过在集流管内设置隔板增加制冷剂的回路来提高换热效率,当集流管竖直放置时,当气液两相的制冷剂流入集流管内后,由于重力作用,液态制冷剂容易积聚在隔板表面,使得集流管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未能充分混合,降低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使得制冷剂混合更均匀,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多个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管包括第一腔;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隔板包括在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上相邻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包括第一孔,所述第一孔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包括第二孔,所述第二孔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隔板,定义通过所述第一管轴线的所述第一管的纵截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隔板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截面包括与所述第一管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截面包括与所述第一管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工作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平面中,第一隔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一管的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管轴线的同一侧,第一隔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管的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管轴线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端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端,和/或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端在重力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端。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该换热器使得制冷剂能够被均匀的分流至各个扁管内,提高了换热效率。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孔与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孔在所述第一管的横截面上的投影不重合。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具有厚度,所述隔板包括沿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侧面和/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管的横截面的夹角为α,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侧面和/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管的横截面的夹角为β,所述夹角α和/或所述夹角β小于60度。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管的径向方向上,所述隔板在所述第一管横截面上的投影的宽度尺寸W1不小于所述第一管的内径D。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上还设有第三孔,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三孔均设在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三孔在重力方向上低于第一孔,和/或,所述第二隔板上还设有第四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四孔均设在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端,且所述第四孔在重力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二孔。
[00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多个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管包括第一腔;第一件,所述第一件位于所述第一管内,所述第一件将所述第一腔分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件上具有多个第五孔,所述第五孔在所述第一件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件,所述第五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换热管的内部通道连通,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隔板包括在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上相邻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包括第一孔,所述第一孔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包括第二孔,所述第二孔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隔板,定义通过所述第一管轴线的所述第一管的纵截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隔板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截面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件相连,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管相连,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第一面上的截面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件相连,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管相连,所述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工作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平面中,第一隔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一管的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通道轴线的同一侧,第一隔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管的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通道轴线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端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端,和/或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端在重力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端。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具有凸出部,所述第一隔板的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隔板的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件上具有多个第六孔,所述第六孔在所述第一件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件,所述凸出部贯穿所述第六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一通道内。
[00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多个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管包括第一腔;多个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腔内,多个所述隔板沿着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隔板包括第七孔,所述第七孔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隔板,至少部分所述隔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包括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所述第一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面相连,所述第一面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面相连,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一管的轴线方向倾斜布置,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一管的轴线方向倾斜布置,所述第七孔贯穿所述第一面。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隔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还包括第四面和/或第五面,所述第二面连接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四面之间,所述第三面连接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五面之间,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四面呈夹角,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五面呈夹角。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隔板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四面在所述第一管横截面的投影的宽度尺寸L1不大于所述第一管的管壁厚度,所述第五面在所述第一管横截面的投影
的宽度尺寸L2不大于所述第一管的管壁厚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换热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7]图3是图1中第一管处的尺寸标记示意图。
[0018]图4是图1中第一隔板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5是图1中第一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0]图6是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1]图7是图6中第一隔板的示意图。
[0022]图8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23]图9是图8中换热器的第一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是图8中第一管的示意图。
[0025]图11是图8中第一管内的第一件示意图。
[0026]图12是图8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多个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管包括第一腔;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隔板包括在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上相邻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包括第一孔,所述第一孔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包括第二孔,所述第二孔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隔板,定义通过所述第一管轴线的所述第一管的纵截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隔板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截面包括与所述第一管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截面包括与所述第一管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工作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平面中,第一隔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一管的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管轴线的同一侧,第一隔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管的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管轴线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端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端,和/或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端在重力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孔与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孔在所述第一管的横截面上的投影不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具有厚度,所述隔板包括沿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侧面和/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管的横截面的夹角为α,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侧面和/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管的横截面的夹角为β,所述夹角α和/或所述夹角β小于6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管的径向方向上,所述隔板在所述第一管横截面上的投影的宽度尺寸W1不小于所述第一管的内径D。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上还设有第三孔,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三孔均设在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三孔在重力方向上低于第一孔,和/或,所述第二隔板上还设有第四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四孔均设在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端,且所述第四孔在重力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二孔。6.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多个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管包括第一腔;第一件,所述第一件位于所述第一管内,所述第一件将所述第一腔分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件上具有多个第五孔,所述第五孔在所述第一件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件,所述第五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换热管的内部通道连通,隔板,所述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鸣闫志恒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