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74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构造,包括进气套筒、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瓷环、导向风环、电离套筒及端部保护罩;第二电极卡接在端部保护罩的小端口处,端部保护罩的大端口套设在电离套筒的一端,电离套筒远离端部保护罩的一端与进气套筒连接,电离套筒套设在导向风环外,导向风环靠近第二电极的一端紧密套设在瓷环远离第二电极的一端上,瓷环环绕在第一电极的外侧,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导向风环外侧壁设置有若干条螺旋凹槽,每条螺旋凹槽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贯穿于导向风环侧壁的通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构造零部件简单、便于组装,生产成本低,内部结构紧凑,整体尺寸较小,工作灵活。工作灵活。工作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等离子清洗
,尤其公开了一种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构造。

技术介绍

[0002]等离子清洗机又称为等离子表面处理仪,是一种全新的高科技技术,利用等离子体来达到常规清洗方法无法达到的效果。等离子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也叫做物质的第四态,并不属于常见的固液气三态。对气体施加足够的能量使之离化便成为等离子状态。等离子体的“活性”组分包括:离子、电子、原子、活性基团、激发态的核素(亚稳态)、光子等。等离子清洁机就是通过利用这些活性组分的性质来处理样品表面,从而实现清洁、涂覆等目的。
[0003]但目前市面上的等离子清洗构造所需的零部件繁多,不便组装且成本较高,整体尺寸比较大,占用空间大,质量重,工作不灵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构造。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构造,包括进气套筒、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瓷环、导向风环、电离套筒及端部保护罩;第二电极设置在端部保护罩的一端,端部保护罩的另一端设置在电离套筒的一端,电离套筒远离端部保护罩的一端与进气套筒连接,电离套筒套设在导向风环外,导向风环靠近第二电极的一端紧密套设在瓷环远离第二电极的一端上,瓷环环绕在第一电极外侧,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导向风环外侧壁设置有若干条螺旋凹槽,螺旋凹槽沿导向风环的轴向方向螺旋绕设而成,每条螺旋凹槽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贯穿导向风环的侧壁的通气孔,外界的流动空气经由进气套筒、螺旋凹槽进入放电间隙内。
[0006]具体地,螺旋凹槽沿导向风环的轴向方向贯穿导向风环,所有螺旋凹槽等距环绕设置导向风环的外侧壁,通气孔位于导向风环外侧壁的中部。
[0007]具体地,导向风环的螺旋凹槽面为弧形凹面,导向风环为圆柱结构,电离套筒的内壁与导向风环外侧壁紧密接触,螺旋凹槽贯穿导向风环的外侧面,电离套筒的内壁与导向风环的螺旋凹槽配合形成螺旋通气管道。
[0008]具体地,导向风环与瓷环接触段的内壁直径大于导向风环远离第二电极一端的内壁直径。
[0009]具体地,进气套筒远离电离套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腔体,进气套筒与电离套筒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侧壁设置有进气孔,第一腔体配置有一气门芯,进气套筒侧壁设置有连通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进气通道,气门芯与进气通道相通。
[0010]具体地,第一电极远离第二电极的一端设置有一盲孔,盲孔内容设有电极极芯,第一电极设有盲孔处的外部套设有蜂窝通气管,蜂窝通气管设置有环绕第一电极的多个气孔,蜂窝通气管外壁与电离套筒内壁紧密接触。
[0011]具体地,进气套筒远离电离套筒的一端连接有一尾座,尾座包括线组、导杆及进气套筒盖,线组设置于进气套筒盖远离进气套筒的一面,导杆设置于进气套筒盖靠近进气套筒的一面并与线组连接,进气套筒盖经由螺丝与进气套筒连接。
[0012]具体地,第二电极具有锥台、分别设置于锥台彼此远离两端的第一圆柱及第二圆柱,锥台小径一端的外径大于第一圆柱的外径,锥台大径一端的外径大于第二圆柱的外径,第一圆柱的直径小于第二圆柱,第二圆柱位于端部保护罩内,第一圆柱位于端部保护罩外,第二电极中心设置有一通孔,通孔用于连通放电间隙。
[0013]具体地,进气套筒中心轴线处设置有密封固定件,密封固定件用于隔绝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并固定住导杆。
[0014]具体地,导杆靠近电离套筒的一端设置有一电极座,电极座套设在电极芯远离第一电极的一端。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构造工作时,气体从进气套筒侧壁的进气孔进入第一腔体,进入第一腔体的气体经由气门芯穿过进气通道进入第二腔体,而后穿过蜂窝通气管到达导向风环的内部和螺旋凹槽内,导向风环内的气体穿过通气孔回到螺旋凹槽,经由导向风环的螺旋凹槽改变气体流动方向形成回旋气流到达放电间隙,放电间隙内的阴极与第二电极放电,激发气体使其成为等离子态,最后经由第二电极的通孔吹出,对产品进行清洗。本技术所述的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构造从进气到激发等离子态再到清洗功能齐全,零部件简单、便于组装,生产成本低,内部结构紧凑,整体尺寸较小,工作灵活。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导向风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导向风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进气套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电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的蜂窝通气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包括:
[0024]1—进气套筒
ꢀꢀꢀꢀꢀꢀꢀꢀꢀꢀ
2—第一电极
ꢀꢀꢀꢀꢀꢀꢀꢀꢀꢀ
3—第二电极
[0025]4—瓷环
ꢀꢀꢀꢀꢀꢀꢀꢀꢀꢀꢀꢀꢀꢀ
5—导向风环
ꢀꢀꢀꢀꢀꢀꢀꢀꢀꢀ
6—电离套筒
[0026]7—端部保护罩
ꢀꢀꢀꢀꢀꢀꢀꢀ
8—蜂窝通气管
ꢀꢀꢀꢀꢀꢀꢀꢀ
9—尾座
[0027]11—第一腔体
ꢀꢀꢀꢀꢀꢀꢀꢀꢀ
12—第二腔体
ꢀꢀꢀꢀꢀꢀꢀꢀꢀ
13—进气孔
[0028]14—气门芯
ꢀꢀꢀꢀꢀꢀꢀꢀꢀꢀꢀ
15—进气通道
ꢀꢀꢀꢀꢀꢀꢀꢀꢀ
16—密封固定件
[0029]21—盲孔
ꢀꢀꢀꢀꢀꢀꢀꢀꢀꢀꢀꢀꢀ
22—电极芯
ꢀꢀꢀꢀꢀꢀꢀꢀꢀꢀꢀ
23—电极座
[0030]31—锥台
ꢀꢀꢀꢀꢀꢀꢀꢀꢀꢀꢀꢀꢀ
32—第一圆柱
ꢀꢀꢀꢀꢀꢀꢀꢀꢀ
33—第二圆柱
[0031]34—通孔
ꢀꢀꢀꢀꢀꢀꢀꢀꢀꢀꢀꢀꢀ
51—螺旋凹槽
ꢀꢀꢀꢀꢀꢀꢀꢀꢀ
52—通气孔
[0032]81—气孔
ꢀꢀꢀꢀꢀꢀꢀꢀꢀꢀꢀꢀꢀ
91—线组
ꢀꢀꢀꢀꢀꢀꢀꢀꢀꢀꢀꢀꢀ
92—导杆
[0033]93—进气套筒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35]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构造,包括进气套筒1、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3、瓷环4、导向风环5、电离套筒6及端部保护罩7;第二电极3设置在端部保护罩7的一端,端部保护罩7的另一端设置在电离套筒6的一端,电离套筒6远离端部保护罩7的一端与进气套筒1连接,电离套筒6套设在导向风环5外,导向风环5靠近第二电极3的一端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构造,包括进气套筒(1)、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3)、瓷环(4)、导向风环(5)、电离套筒(6)及端部保护罩(7);第二电极(3)设置在端部保护罩(7)的一端,端部保护罩(7)的另一端设置在电离套筒(6)的一端,电离套筒(6)远离端部保护罩(7)的一端与进气套筒(1)连接,电离套筒(6)套设在导向风环(5)外,导向风环(5)靠近第二电极(3)的一端紧密套设在瓷环(4)远离第二电极(3)的一端上,瓷环(4)环绕在第一电极(2)外侧,第二电极(3)与第一电极(2)之间形成放电间隙;其特征在于:导向风环(5)外侧壁设置有若干条螺旋凹槽(51),螺旋凹槽(51)沿导向风环(5)的轴向方向螺旋绕设而成,每条螺旋凹槽(51)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贯穿导向风环(5)的侧壁的通气孔(52),外界的流动空气经由进气套筒(1)、螺旋凹槽(51)进入放电间隙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构造,其特征在于:螺旋凹槽(51)沿导向风环(5)的轴向方向贯穿导向风环(5),所有螺旋凹槽(51)等距环绕设置在导向风环(5)的外侧壁,通气孔(52)位于导向风环(5)外侧壁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构造,其特征在于:导向风环(5)的螺旋凹槽(51)面为弧形凹面,导向风环(5)为圆柱结构,电离套筒(6)的内壁与导向风环(5)外侧壁紧密接触,螺旋凹槽(51)贯穿导向风环(5)的外侧面,电离套筒(6)的内壁与导向风环(5)的螺旋凹槽(51)配合形成螺旋通气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构造,其特征在于:导向风环(5)与瓷环(4)接触段的内壁直径大于导向风环(5)远离第二电极(3)一端的内壁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构造,其特征在于:进气套筒(1)远离电离套筒(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腔体(11),进气套筒(1)与电离套筒(6)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腔体(12),第一腔体(11)侧壁设置有进气孔(13),第一腔体(11)配置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安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