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集成电路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40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大功率集成电路继电器,由线圈、铁芯、磁轭、衔铁、静触头、动静头,基座和盖壳组成,铁芯突台紧扣线圈并与磁轭焊接,转换簧片的预弯曲力作为触头的压力和复位力,从而提高触头的可靠性及磁路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另外,只采用一对静触头,增大触板的截面积和厚度,改进衔铁与支撑磁轭的接触方式,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过电流能力增强,用于微电子线路中,作为大功率用电设备的接口控制。(*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大功率集成电路继电器。现有的集成电路继电器、线圈、铁芯、磁轭是铆接固定,衔铁在动作过程中不断触击铁芯,长期工作后,整个磁系统会松动,造成继电器工作不稳定,甚至失效。触头没有自洁功能,触头上形成的氧化膜或积留的灰尘会影响触点的导通性能,使继电器工作不稳定。而且,一般集成电路继电器体积较小,因而其触头的过电流能力亦较小,耐电压较低不能直接用以驱动大功率的用电设备,使用范围较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通过改进磁系统和触头系统,以提高可靠性、过电流能力并能直接驱动强电设备的大功率集成电路继电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大功率集成电路继电器由线圈、铁芯、磁轭、衔铁、衔铁簧片、静触头、动触头、基座和盖壳组成,铁芯端部是一突台,铁芯穿过线圈把线圈紧扣在磁轭上,并与磁轭焊接;这样,使铁芯、线圈、磁轭三者牢固接合,不能作相对位移,能长期经受衔铁的触击而不松动。动触头是一预弯曲的转换簧片,其头部是触头,中部弯曲段与推杆端部接触;只有一个转换簧片与静触头分别形成一对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磁轭支撑衔铁的端面为斜面,与衔铁线接触。同时,转换簧片以预弯曲力使常闭触头闭合,在推杆的推动下,转换簧片的变形过程为弯曲--伸直--反向弯曲,因而触头之间的接合、分离是带有纵向摩擦的动作过程,可把触头上的灰尘和氧化膜刮去,提高了继电器的动作可靠性。本技术只装有一对静触头,与同体积的集成电路继电器相比,触头较大,触板较厚,因而其承受过电流能力较强,适应驱动大功率用电设备的需要。与原有集成电路继电器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工作稳定,可靠性高。2、体积小、结构紧凑。3、可导通16安培的大电流,能直接驱动大功率的用电设备。4、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参照图1,本实施例主要包括磁系统、触头系统、基座10和盖壳11。铁芯穿过线圈1,其端部突台2把线圈1紧扣于磁轭3上,且铁芯与磁轭3焊接,加上衔铁4及衔铁簧片5一起构成磁系统。动触头本身是一预弯曲的转换簧片8,头部是触头,中部弯曲段与推杆6端部接触,转换簧片8与静触头7、9构成触头系统。磁系统与触头系统之间由推杆6联接,衔铁簧片5使衔铁4定位,并使衔铁4处于随遇平衡。本实施例只有一对静触头7、9,与转换簧片8分别形成一对常开触头、一对常闭触头。一般的集成电路继电器,其触头、触板的截面积约0.5平方毫米,最大过流能力1安培,本实施例的转换簧片8和静触头7、9的截面积为2.5平方毫米,最大过电流16安培。为使衔铁4转动灵活可靠,把磁轭3的一端面12设计成斜面,使之与衔铁4形成线接触。当继电器通电工作时,衔铁4吸合,衔铁4尾部推动推杆6,使转换簧片8和静触头7之间带有纵向摩擦断开,后再以同样方式与静触头9接通。本实施例对铁芯稍加改进,采用不同的磁性材料,可做成双稳态型集成电路继电器。权利要求1.一种大功率集成电路继电器,由线圈(1)、铁芯、磁轭(3)、衔铁(4)、衔铁簧片(5)、静触头(7、9)、动触头、基座(10)和盖壳(11)组成,其特征在于a、铁芯端部是一突台(2),铁芯穿过线圈(1)把线圈(1)紧扣在磁轭(3)上,并与磁轭(3)焊接;b、动触头本身是一预弯曲的转换簧片(8),其头部是触头,中部弯曲段与推杆(6)端部接触;c、只有一个转换簧片(8)与静触头(7、9)分别形成一对常开触头和一对常闭触头;d、磁轭(3)支撑衔铁(4)的端面(12)为斜面,并与衔铁(4)形成线接触。专利摘要一种大功率集成电路继电器,由线圈、铁芯、磁轭、衔铁、静触头、动静头,基座和盖壳组成,铁芯突台紧扣线圈并与磁轭焊接,转换簧片的预弯曲力作为触头的压力和复位力,从而提高触头的可靠性及磁路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另外,只采用一对静触头,增大触板的截面积和厚度,改进衔铁与支撑磁轭的接触方式,使本技术的过电流能力增强,用于微电子线路中,作为大功率用电设备的接口控制。文档编号H01H51/00GK2169915SQ9322134公开日1994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4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4日专利技术者徐永森 申请人:地方国营佛山市低压电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功率集成电路继电器,由线圈(1)、铁芯、磁轭(3)、衔铁(4)、衔铁簧片(5)、静触头(7、9)、动触头、基座(10)和盖壳(11)组成,其特征在于:a、铁芯端部是一突台(2),铁芯穿过线圈(1)把线圈(1)紧扣在磁轭(3)上,并与磁轭(3)焊接;b、动触头本身是一预弯曲的转换簧片(8),其头部是触头,中部弯曲段与推杆(6)端部接触;c、只有一个转换簧片(8)与静触头(7、9)分别形成一对常开触头和一对常闭触头;d、磁轭(3)支撑衔铁(4)的端面(12)为斜面,并与衔铁(4)形成线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森
申请(专利权)人:地方国营佛山市低压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