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990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流继电器,包括壳体、线圈、电磁铁、动触点、静触点,线圈、电磁铁、动触点、静触点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电磁铁为“C”型,线圈绕在电磁铁两开口端,所述电磁铁中心处设置“Z”型钢舌片,穿过钢舌片设置轴,所述轴上设置动触点,动触点一侧设置静触点,轴上动触点相邻处依次设置弹簧和轴承,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轴上且绕在轴上,一端设置起动电流调节转杆,所述起动电流调节转杆下方设置标度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调节起动电流调节杆设置整定值,电流升至整定值或大于整定值时,线圈中电流增大,电磁铁迅速动作,起到继电保护作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流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电力控制器件,特别是一种电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继电器一般包括动静簧片、基座、轭铁、线圈、衔铁、弹片、推板等零部件,其中,动静簧片、轭铁、衔铁、线圈、弹片、推板等零部件均是安装在基座上的,线圈通过骨架安装在基座上,轭铁的一端铆接在骨架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与衔铁抵紧,弹片与衔铁连接并安装在基座上,衔铁的一端与推板的一端弹性接触,推板的另一端与动簧片接触,动静簧片均插装在基座上。现有技术的继电器中,由于簧片伸出继电器外壳的引脚之间的间距是有规格标准的,而继电器内的动静簧片上的动静触点之间的间距是小于引脚之间的间距的,因此,通常动静簧片会有两个折弯,方能达到所要求的动静触点之间的间距和引脚之间的间距。但是,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的缺点:由于动静簧片是插接在基座上的,同时动静簧片是不规则的形状,基座上的插接槽也是不规则的形状,因此,为了使整个动静簧片都能插装到插接槽内,插接槽的宽度和高度尺寸必定会比动静簧片的尺寸要大,这样,动静簧片就会在插接槽内产生晃动,从而使动静簧片上的动静触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不稳定,导致降低继电器的动作灵敏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电流继电器,电流升至整定值或大于整定值时,继电器就动作,动作灵敏度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流继电器,包括壳体、线圈、电磁铁、动触点、静触点,线圈、电磁铁、动触点、静触点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电磁铁为`“C”型,线圈绕在电磁铁两开口端,所述电磁铁中心处设置钢舌片,穿过钢舌片设置轴,所述轴上设置动触点,动触点一侧设置静触点,轴上动触点相邻处依次设置弹簧和轴承,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轴上且绕在轴上,一端设置起动电流调节转杆,所述起动电流调节转杆下方设置标度盘。进一步,所述钢舌片为“Z”型设置在电磁铁中间。进一步,所述标度盘设置在壳体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调节起动电流调节杆设置整定值,电流升至整定值或大于整定值时,线圈中电流增大,电磁铁迅速动作,起到继电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壳体11、线圈1、电磁铁2、动触点8、静触点7,线圈1、电磁铁2、动触点8、静触点7设置在壳体11内,电磁铁2为“C”型,线圈I绕在电磁铁2两开口端,电磁铁2中心处设置钢舌片3,穿过钢舌片3设置轴4,轴4上设置动触点8,动触点8 —侧设置静触点7,轴4上动触点8相邻处依次设置弹簧5和轴承6,弹簧5 —端固定在轴4上且绕在轴4上,一端设置起动电流调节转杆9,起动电流调节转杆9下方设置标度盘10。调节起动电流调节杆9设置整定值,电流升至整定值或大于整定值时,线圈I中电流增大,电磁铁2迅速动作,起到继电保护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流继电器,包括壳体、线圈、电磁铁、动触点、静触点,线圈、电磁铁、动触点、静触点设置在壳体内,其特征是:所述电磁铁为“C”型,线圈绕在电磁铁两开口端,所述电磁铁中心处设置钢舌片,穿过钢舌片设置轴,所述轴上设置动触点,动触点一侧设置静触点,轴上动触点相邻处依次设置弹簧和轴承,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轴上且绕在轴上,一端设置起动电流调节转杆,所述起动电流调节转杆下方设置标度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继电器,包括壳体、线圈、电磁铁、动触点、静触点,线圈、电磁铁、动触点、静触点设置在壳体内,其特征是:所述电磁铁为“C”型,线圈绕在电磁铁两开口端,所述电磁铁中心处设置钢舌片,穿过钢舌片设置轴,所述轴上设置动触点,动触点一侧设置静触点,轴上动触点相邻处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二文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焦作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