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452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从泵转子的部位流入壳体的内部的流体来实现基板散热的高效的电动泵。该电动泵具备:具有底部和位于其相反侧的开口部的有底筒状的壳体、被收容于壳体且具有永久磁铁的电动机转子、形成于壳体的励磁线圈、通过电动机转子的驱动力而进行旋转的泵转子、和配置于壳体的底部的外侧且对向励磁线圈供给的电流进行控制的控制基板。底部具有热传导率高于壳体的热传导壁,该电动泵形成有使流体从开口部流入壳体中收容有电动机转子的空间而接触热传导壁的内表面后从开口部流出的流路,控制基板配置于沿着热传导壁的外表面的位置。面的位置。面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泵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泵。

技术介绍

[0002]存在一种电动泵,其在壳体具备具有绕组的环状定子,该定子的内部空间配置具有永久磁铁的旋转自如的转子,还具备被转子驱动的泵转子(在文献中为叶轮),而且,在壳体具备对向励磁线圈供给的电流进行控制的控制基板(在文献中为驱动电路基板)(例如,专利文献1)。
[0003]在专利文献1的电动泵(在文献中为流体泵装置)中,在定子的内部具备有底筒状的管壳(can),转子旋转自如地配置于该管壳的内侧。此外,在定子的端部(在沿转子的旋转轴心的方向上与泵转子相反的一侧的位置)配置控制基板,在该控制基板的功率晶体管与管壳的底部之间夹入散热片。在该结构中,散热片使用热传导率高且具有弹性的材料。
[0004]在该专利文献1的电动泵中,来自泵转子侧的液体进入转子与管壳之间的空隙,功率晶体管的热经由散热片而被传递至管壳的底部,由此,通过液体进行散热。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

1936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如专利文献1记载,关于具备管壳,一部分来自泵转子的液体流入该管壳的内部,并且经由散热片将功率晶体管的热传递至该管壳的底部的结构,其与例如利用空气对流的散热相比,能够进行良好的散热。
[0008]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为了在定子与转子之间确保用于配置管壳的空隙,需要较高的精度,而且,由于为了配置管壳而增大了空隙,定子的绕组对转子作用的磁通量密度下降,导致电动机的性能下降。
[0009]基于这样的原因,人们谋求一种充分发挥了通过从泵转子流入至壳体的内部的流体来实现基板散热的有效性的高效的电动泵。
[0010]本技术所涉及的电动泵的特征结构在于以下方面:具备有底筒状的壳体、电动机转子、励磁线圈、泵转子、和控制基板,上述壳体具有底部和位于上述底部的相反侧的开口部;上述电动机转子旋转自如地被收容于上述壳体,且具有永久磁铁;上述励磁线圈用于对上述永久磁铁施加磁场,且与上述壳体一体形成;上述泵转子配置于上述壳体的上述开口部的外侧,且通过上述电动机转子的驱动力进行旋转而输送流体;上述控制基板配置于上述壳体的上述底部的外侧,且对向上述励磁线圈供给的电流进行控制,上述底部具有热传导壁,上述热传导壁由热传导率高于上述壳体的材料形成,上述电动泵形成有流路,上述流路使上述流体从上述开口部流入上述壳体中收容有上述电动机转子的空间而接触上述热传导壁的内表面后,从上述开口部流出,上述控制基板配置于沿着上述热传导壁的外表面的位置。
[0011]根据该特征结构,通过以例如金属板等热传导率高的材料形成壳体的底部的热传导壁,并沿着热传导壁配置控制基板,也能够利用辐射、空气的对流将控制基板的热传递给热传导壁。而且,由于使来自壳体的开口部的流体以接触热传导壁的方式流动,能够通过流体带走该热传导壁的热,其结果为,能够实现控制基板的散热。此外,在该结构中,由于没有在壳体的内周与电动机转子的外周之间的空隙中配置部件,能够减小壳体的内周与电动机转子的外周之间的空隙而将电动机的性能维持于高水平。
[0012]由此,构成了充分发挥通过从泵转子流入壳体的内部的流体来实现控制基板的散热的有效性的高效的电动泵。
[0013]作为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的结构,也可使具有可挠性且能够进行热传导的散热片位于上述控制基板与上述热传导壁之间。
[0014]由此,通过将基板的热经由散热片而传递至热传导壁,能够得到更好的散热效果。例如,在基板与热传导壁之间形成空间的结构中,虽然可通过热的辐射、空气的对流进行散热,但通过使用散热片,能够利用热传导来实现将控制基板的热传递给热传导壁的散热。此外,由于散热片具有可挠性,即使在基板上形成若干突起,也能够使其以较宽的面接触基板而进行热传导。
[0015]作为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的结构,可将对轴的端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与上述热传导壁一体形成,上述轴以使上述电动机转子旋转自如的方式对上述电动机转子进行支承。
[0016]由此,通过使轴的端部被一体形成于热传导壁的支承部支承,能够稳定轴的姿势,使电动机转子稳定旋转。
[0017]作为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的结构,可将以使上述电动机转子旋转自如的方式对上述电动机转子进行支承的轴与上述热传导壁一体形成。
[0018]由此,通过将轴一体形成于热传导壁,轴的姿势被固定,能够使电动机转子稳定旋转。
[0019]作为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的结构,可在上述热传导壁的上述内表面中,至少在与上述流体接触的区域形成凹凸部。
[0020]由此,通过在热传导壁的内表面中与流体接触的区域形成凹凸面,扩大了流体接触的表面积,能够良好地进行热传导壁的散热。
[0021]作为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的结构,也可使上述控制基板和上述热传导壁的彼此相对的面均为平坦且为相互平行的姿势,上述散热片被夹入上述控制基板与上述热传导壁之间。
[0022]由此,由于控制基板与热传导壁的相互相对的面平坦且平行,能够使用固定厚度的散热片,从而能够使结构简单化。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水泵的剖视图。
[0024]图2为表示流路的放大剖视图。
[0025]图3为其他实施方式(a)的水泵的剖视图。
[0026]图4为图3的IV

IV线剖视图。
[0027]图5为其他实施方式(b)的筒状体和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9][基本结构][0030]图1示出了使冷却水(流体的一个例子)在发动机(未图示)与散热器(未图示)之间循环的水泵P(电动泵的一个例子)。
[0031]如图1所示,水泵P具有将主壳体10、泵壳体20和控制壳体30沿着沿轴心X的方向连结而成的壳体构造,该主壳体10为有底筒状且收容电动机转子1,该泵壳体20收容泵转子2,控制壳体30收容控制基板35。
[0032]在该水泵P中,电动机转子1与泵转子2通过树脂而形成为一体,泵转子2随着电动机转子1的驱动而以轴心X为中心进行旋转。由于这一结构,通过泵转子2的驱动旋转,从泵壳体20的吸入筒21吸入冷却水,并将被吸入的冷却水从排出筒22送出。此外,该水泵P具有如下散热结构:通过流入主壳体10的电动机转子空间10S的冷却水,对驱动电动机转子1时在控制基板35的功率控制元件35a产生的热进行散热。
[0033][主壳体][0034]主壳体10(壳体的一个例子)具备以轴心X为中心的筒状的壁部11、和形成相对于轴心X正交的姿势的底部12。在该主壳体10中,在被壁部11与底部12所包围的区域形成电动机转子空间10S,在该电动机转子空间10S中,在与底部12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开口部。壁部11由树脂形成,底部12具有通过镶嵌或粘合的技术将热传导壁13固定于壁部11的底面的构造,该热传导壁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泵,其特征在于,具备:有底筒状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底部和位于所述底部的相反侧的开口部;电动机转子,所述电动机转子旋转自如地被收容于所述壳体,且具有永久磁铁;励磁线圈,所述励磁线圈用于对所述永久磁铁施加磁场,且与所述壳体一体形成;泵转子,所述泵转子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外侧,且通过所述电动机转子的驱动力进行旋转而输送流体;和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部的外侧,且对向所述励磁线圈供给的电流进行控制,所述底部具有热传导壁,所述热传导壁由热传导率高于所述壳体的材料形成,所述电动泵形成有流路,所述流路使所述流体从所述开口部流入所述壳体中收容有所述电动机转子的空间而接触所述热传导壁的内表面后,从所述开口部流出,所述控制基板配置于沿着所述热传导壁的外表面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使具有可挠性且能够进行热传导的散热片位于所述控制基板与所述热传导壁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对轴的端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与所述热传导壁一体形成,所述轴以使所述电动机转子旋转自如的方式对所述电动机转子进行支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满矶谷真介服部修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