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智能清洗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4378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是机车智能清洗线,包括机车轨道、设置于机车轨道左端部的进车口、依次设置于进车口至机车轨道右端的左停车标识牌和灯、机车减速指示灯和牌、机车冲洗检漏工位、机车洗涤工位、机车烘干工位、机车喷淋工位、机车侧面精刷工位、机车侧弧顶精刷工位、机车侧面水洗工位、机车侧面粗刷工位、机车侧弧顶粗刷工位、机车门窗刷洗工位、机车顶部粗刷工位、机车车脸清洗工位和右停车位标识牌和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在充分研究了清洗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可靠的伺服控制机械,给滚刷施加稳定的压力,利用电子智能技术对机车进行全方位的仿形智能化清洗,利用机械手对机车前后弧形面和车门凹陷处进行仿形清洗。洗。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车智能清洗线


[0001]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机车智能清洗线。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在用的机车清洗机都是气缸驱动滚刷架来靠近机车,利用气缸的推力对机车前后脸和侧面进行大面积的刷动清洗。滚刷距离车身的距离和推力都是依靠气缸的气压来完成的。
[0003]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现代机车外形,为减少空气阻力和美观效果,大多都设计成全弧形外形。车门等处都有局部凹陷情况。而现有的清洗机,滚刷靠近机车的方式都是利用气缸推动的,这种清洗方式的缺陷如下。
[0004]1、驱动滚刷的气缸的推力受气管路的气压影响很大,气管路系统气压足时,推力就大,管路气压不足时,推力就小。
[0005]2、当气缸密封圈和导向套老化时,气缸会出现爬行现象,尤其是现有的机车清洗线的气缸位置都是水平放置,且行程较大,其本身自重较大,导致气缸中部下垂,卡滞和爬行现象尤为严重。气缸长期工作在潮湿环境中,完好使用寿命较短。
[0006]3、长轴滚刷只能对机车只能进行大面积的粗糙的清洗。机车弧形的凸出部位有过洗现象,严重的会导致漆面损伤。而机车的凹陷部位又有清洗不到的现象。
[0007]4、当前在用的机车清洗线,其清洗过的机车的前脸、大弧面、车门、车窗等处尚需要大量的依赖人工进行刷洗。
[0008]因此,研究一台自动化程度高、智能化、使用寿命周期内功能可靠的,能够适应各种机车的外形,和能够将机车门等局部凹陷处同时清洗干净的智能化清洗机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存在的不足,提供了及机车智能清洗线,在充分研究了清洗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可靠的伺服控制机械,给滚刷施加稳定的压力,利用电子智能技术对机车进行全方位的仿形智能化清洗,利用机械手对机车前后弧形面和车门凹陷处进行仿形清洗。
[0010]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车智能清洗线,包括机车轨道、设置于机车轨道左端部的进车口、依次设置于进车口至机车轨道右端的左停车标识牌和灯、机车减速指示灯和牌、机车冲洗检漏工位、机车洗涤工位、机车烘干工位、机车喷淋工位、机车侧面精刷工位、机车侧弧顶精刷工位、机车侧面水洗工位、机车侧面粗刷工位、机车侧弧顶粗刷工位、机车门窗刷洗工位、机车顶部粗刷工位、机车车脸清洗工位和右停车位标识牌和灯;所述机车侧面粗刷工位、机车侧面水洗工位和机车侧面精刷工位均包括对称设置于机车轨道两侧的侧刷洗装置,所述机车侧弧顶粗刷工位和机车侧弧顶精刷工位均包括对称设置于机车轨道两侧的侧顶刷洗装置,所述机车顶部粗刷工位包括对称设置于机车轨道两侧的正顶刷洗装置,所述机车门窗刷洗工位和机车车脸清洗工位包括对称设置于机车
轨道两侧的清洗机械手;任一所述侧刷洗装置、侧顶刷洗装置和正顶刷洗装置均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端的中心立柱、套设于中心立柱外的外旋管和设置于外旋管侧面的第一清洗刷,所述中心立柱的上端设有配合外旋管的回转驱动平台,配合回转驱动平台设有限位开关支撑架,配合侧刷洗装置、侧顶刷洗装置、正顶刷洗装置和清洗机械手设有总控制室。
[0011]作为优选,所述机车冲洗捡漏工位包括对称设置于机车轨道两侧的第一喷淋装置和循环水处理输送间。
[0012]作为优选,所述机车洗涤工位包括对称设置于机车轨道两侧的第二喷淋装置和洗涤剂配制输送间。
[0013]作为优选,所述机车烘干工位包括对称设置于机车轨道两侧的热风烘干装置。
[0014]作为优选,所述喷淋工位包括对称设置于机车轨道两侧的第三喷淋装置和纯净水处理输送间。
[0015]作为优选,所述侧刷洗装置的第一清洗刷包括固定于外旋管的第一滚刷支架和竖直设置于第一滚刷支架的第一刷体,所述第一滚刷支架上设有配合第一刷体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挡板,配合所述第一刷体设有第一喷淋喷嘴。
[0016]作为优选,所述侧顶刷洗装置的第一清洗刷包括固定于外旋管的第二滚刷支架和倾斜设置于第二滚刷支架上的第二刷体,所述第二滚刷支架上设有配合第二刷体的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挡板,配合所述第二刷体设有第二喷淋喷嘴。
[0017]作为优选,所述正顶刷洗装置的第一清洗刷包括固定于外旋管的第三滚刷支架和水平设置于第三滚刷支架上的第三刷体,所述中心立柱上设有配合外旋管的第一升降驱动电机,所述第三滚刷支架上设有配合第三刷体的第三驱动电机和第三挡板,配合所述第三刷体设有第三喷淋喷嘴。
[0018]作为优选,所述回转驱动平台包括连接于中心立柱的定子、连接于外旋管的转子和配合转子的驱动机构,所述定子与转子通过滚珠滑动连接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连接于总控制器的旋转驱动电机和减速机。
[0019]作为优选,任一所述清洗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手臂、设置于机械手手臂下端的机械手固定平台、配合机械手固定平台的升降导轨架和设置于升降导轨架下端的纵向移动导轨座,所述升降导轨架的上端设有配合机械手固定平台的第二升降驱动电机,所述机械手手臂的顶端设有第二清洗刷。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将气缸推动的侧面刷洗,侧顶弧刷洗和顶部刷洗全部改为伺服电控,机械传动推动。其优点是平稳,无抖动和爬行现象。使用寿命周期长,且工作可靠高,依靠伺服控制可以精确的控制滚刷对车体施加的压力大小。
[0021](2)本专利技术对机车前弧形车头和门窗部位采用机械手精确仿形清洗,无遗漏清洗。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中整体机车清洗线的主视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中整体机车清洗线的俯视图;
[0024]图3是本技术中侧刷洗装置的立体图;
[0025]图4是本技术中侧刷洗装置的侧视图;
[0026]图5是本技术中回转驱动平台的主视图;
[0027]图6是本技术中回转驱动平台的侧视图;
[0028]图7是本技术中回转驱动平台的俯视图;
[0029]图8是本技术中侧顶刷洗装置的立视图;
[0030]图9是本技术中侧顶刷洗装置的侧视图;
[0031]图10是本技术中正顶刷洗装置的立视图;
[0032]图11是本技术中正顶刷洗装置的侧视图;
[0033]图12是本技术中清洗机械手的立视图;
[0034]图13是本技术中清洗机械手的侧视图;
[0035]图中:1、右停车位标识牌和灯;2、机车车脸清洗工位;3、机车顶部粗刷工位;4、机车门窗刷洗工位;5、机车侧弧顶粗刷工位;6、机车侧面粗刷工位;7、机车侧面水洗工位;8、机车侧弧顶精刷工位;9、机车侧面精刷工位;10、机车喷淋工位;11、机车烘干工位;12、机车洗涤工位;13、机车冲洗检漏工位;14、机车减速指示灯和牌;15、左停车标识牌和灯;16、总控制室;17、纯净水处理输送间;18、循环水处理输送间;19、洗涤剂配制输送间;20、底座;21、外旋管;22、回转驱动平台;23、限位开关支撑架;24、第一滚刷支架;25、第一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机车智能清洗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车轨道、设置于机车轨道左端部的进车口、依次设置于进车口至机车轨道右端的左停车标识牌和灯、机车减速指示灯和牌、机车冲洗检漏工位、机车洗涤工位、机车烘干工位、机车喷淋工位、机车侧面精刷工位、机车侧弧顶精刷工位、机车侧面水洗工位、机车侧面粗刷工位、机车侧弧顶粗刷工位、机车门窗刷洗工位、机车顶部粗刷工位、机车车脸清洗工位和右停车位标识牌和灯;所述机车侧面粗刷工位、机车侧面水洗工位和机车侧面精刷工位均包括对称设置于机车轨道两侧的侧刷洗装置,所述机车侧弧顶粗刷工位和机车侧弧顶精刷工位均包括对称设置于机车轨道两侧的侧顶刷洗装置,所述机车顶部粗刷工位包括对称设置于机车轨道两侧的正顶刷洗装置,所述机车门窗刷洗工位和机车车脸清洗工位包括对称设置于机车轨道两侧的清洗机械手;任一所述侧刷洗装置、侧顶刷洗装置和正顶刷洗装置均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端的中心立柱、套设于中心立柱外的外旋管和设置于外旋管侧面的第一清洗刷,所述中心立柱的上端设有配合外旋管的回转驱动平台,配合回转驱动平台设有限位开关支撑架,配合侧刷洗装置、侧顶刷洗装置、正顶刷洗装置和清洗机械手设有总控制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智能清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车冲洗捡漏工位包括对称设置于机车轨道两侧的第一喷淋装置和循环水处理输送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智能清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车洗涤工位包括对称设置于机车轨道两侧的第二喷淋装置和洗涤剂配制输送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智能清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车烘干工位包括对称设置于机车轨道两侧的热风烘干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智能清洗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峰孙俊达刘林魁高峰闫双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炎凌嘉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