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调节驱动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40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调节驱动检测电路,包括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1)、座椅电机驱动单元(2)、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3)和电机工作电流检测单元(7),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调节按键信号,驱动座椅电机驱动单元通过与处理器连接,获取控制信号后驱动电机工作,将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接在座椅电机驱动单元的继电器接地线上,通过处理器控制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的通断状态从而控制接地线是否接地。当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不工作,则电机不会误动作,再结合电机工作电流检测单元对电机工作电流进行实时监测,提高座椅内部电机工作的可靠性。的可靠性。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座椅调节驱动检测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调节电路
,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座椅调节驱动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座椅越来越注重舒适性、安全性,扩展功能越来越多,常规的电动调节座椅控制方式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0003]随着对座椅的研究和设计,针对乘客和驾驶员体型的不同,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可调节座椅,乘客可以根据自身体型,选择适合自身的座椅坐姿,对座椅靠背、坐垫、头枕等进行调节。
[0004]基于上述设计,设计了具有多种姿态的座椅,基于该座椅姿态调节需要对座椅上设置的电机进行驱动和调节,从而实现对座椅的控制,即针对该需求,有必要针对这些新设计,来提出一种可以实现座椅调节按键检测、对座椅电机进行驱动的电路。并且由于调节座椅的需要,则在座椅周身设计多个电机用于实现多个姿态的调节,但是随着设计使用发现,当乘客的重量不同,在进行设计时都采用的范围值进行设计,电机在不同负重条件下调节时,电机工作不稳定,对应电路经多次使用后更容易出现故障,例如短路过流等故障,故有必要针对调节座椅特色,对应设计座椅电机检测电路,以提高智能座椅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调节驱动检测电路,通过检测座椅上的各种功能按键信号,实现了对座椅的驱动,设计简单,信号传输可靠,电机工作状态实时检测,可靠性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汽车座椅调节驱动检测电路,其关键技术在于:包括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座椅电机驱动单元、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和电机工作电流检测单元,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的座椅调节按键信号输入端用于获取调节按键信号,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的开关检测输出端用于向处理器发送座椅调节开关检测信号,所述座椅电机驱动单元的电机驱动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发出的电机控制信号,所述座椅电机驱动单元的所有电机驱动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的与电机组的电机连接;
[0008]所述座椅电机驱动单元的继电器接地线上连接有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该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的继电器使能端用于获取处理器发出的继电器使能信号;
[0009]所述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还设置有电机电流采样端,所述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的电机电流采样端与所述电机工作电流检测单元的电流采样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工作电流检测单元的过流输出端向所述处理器输出过流检测信号,所述电机工作电流检测单元短路输出端用于向所述处理器输出短路检测信号。
[0010]通过上述设计,在座椅上设置对姿态调节的各种按键或者开关,例如座椅前后滑
动调节、座椅靠背前后倚靠调节、座椅坐垫后部高度调节、座椅坐垫前部高度调节等功能开关或者按键,基于上述按键或者开关,对应设计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调节按键信号,并将对应的调节按键信号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对应端口向座椅电机驱动单元的电机驱动信号输入端发出电机控制信号,从而控制电机组中对应的电机转动,实现对座椅实现前后、上下等功能调节。将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接在座椅电机驱动单元的继电器接地线上,通过处理器控制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的通断状态从而控制接地线是否接地。当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不工作,则电机不会误动作,从而实现了对座椅电机驱动单元的反接保护。并且设置电机电流采样端,对电机电流进行实时采样,保证了座椅电机的正常运行。
[0011]再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包括继电器K5和NPN三极管Q1,该继电器型号是ACP331

CP1a

12V;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的继电器使能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 R14,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电阻R15连接所述继电器K5的线圈一端,所述继电器K5的线圈另一端与二极管D1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阳极接电源 VS_12V_RELAY;所述继电器K5的线圈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二极管D1阳极连接;所述继电器K5开关一端接R_GND 地,所述继电器K5开关另一端经电阻R1接M_GND地。
[0012]采用上述方案,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到继电器使能端收到的高平信号后,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K5触点吸合,座椅电机驱动单元实现接地线接地,座椅电机驱动单元开始工作,在电源正负极接反时,继电器K5不工作。从而实现了电机驱动电路的反接保护。
[0013]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机组中包括座椅前后滑动电机、座椅靠背前后倚靠电机、座椅坐垫后部高度调节电机、座椅坐垫前部高度调节电机;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中设置有八路座椅调节开关检测电路,每个电机对应两路座椅调节开关检测电路,八路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电路结构一致;所述座椅电机驱动单元包括四路座椅电机驱动电路,分别为座椅前后滑动电机驱动电路、座椅靠背前后倚靠电机驱动电路、座椅坐垫后部高度调节电机驱动电路、座椅坐垫前部高度调节电机驱动电路。
[0014]每个电机均可以实现正反转转动,则每个电机需要对应两个驱动信号,则在上述四个电机中,对应设置八路座椅调节开关检测电路,用于获取乘客的按键开关请求。
[0015]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电路包括三极管Q17,该三极管Q17的基极经电阻R104后与电感L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9的另一端经电容C69接地,所述电感L9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的座椅调节按键信号输入端;所述电感L9与所述电阻R104的公共端经电阻R100、电阻R99后接5V电源,所述三极管Q17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100、电阻R99的公共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7的发射极作为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电路的开关检测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17的发射极还经电容C73接地,所述三极管Q17的集电极接地。
[0016]座椅调节按键信号输入端获取到低电平信号后,三极管Q17导通,开关检测输出端输出高电平至处理器。
[0017]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任意所述座椅电机驱动电路均包括两个电机驱动信号输入端和两个电机驱动信号输出端,两个电机驱动信号输入端和两个电机驱动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所述电机驱动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机驱动信号输出端之间依次设置有晶体管高电平
驱动电路、继电器闭合驱动电路;所述继电器闭合驱动电路中的继电器线圈接地端经所述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中的继电器K5 隔离。
[0018]多个晶体管高电平驱动电路采用集成驱动芯片进行设计,集成度高,便于布置,且节约空间。其中晶体管采用NPN型即可,属于现有技术。对于继电器闭合驱动电路通过对继电器线圈通电控制触点闭合等方式即可产生高电平信号输出。并采用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的对接地线的通断进行控制,实现防反接。
[0019]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霍尔传感器组单元;该霍尔传感器组单元的霍尔信号输出端与霍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调节驱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1)、座椅电机驱动单元(2)、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3)和电机工作电流检测单元(7),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1)的座椅调节按键信号输入端用于获取调节按键信号,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1)的开关检测输出端用于向处理器(K)发送座椅调节开关检测信号,所述座椅电机驱动单元(2)的电机驱动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K)发出的电机控制信号,所述座椅电机驱动单元(2)的所有电机驱动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的与电机组的电机连接;所述座椅电机驱动单元(2)的继电器接地线上连接有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3),该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3)的继电器使能端用于获取处理器(K)发出的继电器使能信号;所述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3)还设置有电机电流采样端,所述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3)的电机电流采样端与所述电机工作电流检测单元(7)的电流采样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工作电流检测单元(7)的过流输出端向所述处理器(K)输出过流检测信号,所述电机工作电流检测单元(7)短路输出端用于向所述处理器(K)输出短路检测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驱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3)包括继电器K5和NPN三极管Q1,该继电器型号是ACP331

CP1a

12V;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3)的继电器使能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14,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电阻R15连接所述继电器K5的线圈一端,所述继电器K5的线圈另一端与二极管D1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阳极接电源VS_12V_RELAY;所述继电器K5的线圈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二极管D1阳极连接;所述继电器K5开关一端接R_GND地,所述继电器K5开关另一端经电阻R1接M_GND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驱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中包括座椅前后滑动电机、座椅靠背前后倚靠电机、座椅坐垫后部高度调节电机、座椅坐垫前部高度调节电机;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1)中设置有八路座椅调节开关检测电路,每个电机对应两路座椅调节开关检测电路,八路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电路结构一致;所述座椅电机驱动单元(2)包括四路座椅电机驱动电路,分别为座椅前后滑动电机驱动电路、座椅靠背前后倚靠电机驱动电路、座椅坐垫后部高度调节电机驱动电路、座椅坐垫前部高度调节电机驱动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驱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电路包括三极管Q17,该三极管Q17的基极经电阻R104后与电感L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9的另一端经电容C69接地,所述电感L9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单元(1)的座椅调节按键信号输入端;所述电感L9与所述电阻R104的公共端经电阻R100、电阻R99后接5V电源,所述三极管Q17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100、电阻R99的公共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7的发射极作为所述座椅调节开关检测电路的开关检测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17的发射极还经电容C73接地,所述三极管Q17的集电极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驱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任意所述座椅电机驱动电路均包括两个电机驱动信号输入端和两个电机驱动信号输出端,两个电机驱动信号
输入端和两个电机驱动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所述电机驱动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机驱动信号输出端之间依次设置有晶体管高电平驱动电路、继电器闭合驱动电路;所述继电器闭合驱动电路中的继电器线圈接地端经所述电机驱动防反接单元(3)中的继电器K5隔离。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驱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霍尔传感器组单元(4);该霍尔传感器组单元(4)的霍尔信号输出端与霍尔传感器检测单元(5)霍尔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霍尔传感器检测单元(5)的霍尔检测使能端用于获取处理器(K)发出的霍尔检测使能信号;所述霍尔传感器检测单元(5)的霍尔检测信号端向所述处理器(K)反馈霍尔检测信号,所述霍尔传感器组单元(4)霍尔电源端上还连接有霍尔传感器供电单元(6),该霍尔传感器供电单元(6)的霍尔供电使能端用于获取所述处理器(K)发出的霍尔供电使能信号,所述霍尔传感器供电单元(6)的霍尔供电采集端用于向所述处理器(K)反馈霍尔供电采集信号,所述霍尔传感器供电单元(6)的霍尔供电端与所述霍尔传感器组单元(4)的霍尔电源端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驱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霍尔传感器检测单元(5)包括四路检测支路,分别为座椅前后滑动电机霍尔检测支路、座椅靠背前后倚靠电机霍尔检测支路、座椅坐垫后部高度调节电机霍尔检测支路、座椅坐垫前部高度调节电机霍尔检测支路;所述座椅前后滑动电机霍尔检测支路的座椅前后滑动电机霍尔信号输入端经电阻R26与电阻R3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7的另一端经电容C10接地,所述电阻R37的另一端作为座椅前后滑动电机霍尔检测支路的座椅前后滑动电机霍尔检测信号端;所述电阻R26与所述电阻R37的公共端经电阻R33后与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电阻R2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作为所述霍尔传感器检测单元(5)的霍尔检测使能端,所述三极管Q4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32;所述座椅靠背前后倚靠电机霍尔检测支路的座椅靠背前后倚靠电机霍尔信号输入端经电阻R29与电阻R3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8的另一端经电容C11接地,所述电阻R38的另一端作为座椅靠背前后倚靠电机霍尔检测支路的座椅靠背前后倚靠电机霍尔检测信号端;所述电阻R29与所述电阻R38的公共端经电阻R34后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座椅坐垫后部高度调节电机霍尔检测支路的座椅坐垫后部高度调节电机霍尔信号输入端经电阻R30与电阻R3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9的另一端经电容C12接地,所述电阻R39的另一端作为座椅坐垫后部高度调节电机霍尔检测支路的座椅坐垫后部高度调节电机霍尔检测信号端;所述电阻R30与所述电阻R39的公共端经电阻R35后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座椅坐垫前部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向东胡中意黄伟苟华刚惠海岗辛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