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道路青少年用场地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968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道路青少年用场地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主要包括前上支撑柱、两根前下支撑柱、两根后支撑柱和后尾架,所述前上支撑柱和两根前下支撑柱的前端共同连接在一车头固定座上,前上支撑柱后端连接有车垫固定座,后支撑柱包括后上支撑柱和后下支撑柱,后上支撑柱上端分别固定在车垫固定座两侧,前下支撑柱的后端连接在后下支撑柱上部,后下支撑柱整体呈J型且其下端外侧连接有脚踏板,后尾架连接在车垫固定座后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前上支撑柱、前下支撑柱、后支撑柱和后尾架提高车架本体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还避免了由于车架结构复杂带来车身笨重的现象,满足了青少年用场地车的使用要求。使用要求。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道路青少年用场地车车架


[0001]本技术涉及场地车车架
,具体涉及一种非道路青少年用场地车车架。

技术介绍

[0002]所谓场地车就是跟街车相对而言,是专门用来比赛的,而不符合规定允许上路标准的车。因为场地车是作为比赛使用的车辆,所以其从设计框架开始就跟街车有很大的区别,结构性能等要比一般街车要高不少。而车架作为场地车的基础组成部件,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是决定场地车整车性能至关重要的因素。现有技术中的青少年用场地车的车架设计得不够合理,结构强度不高,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非道路青少年用场地车车架。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非道路青少年用场地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主要包括前上支撑柱、两根前下支撑柱、两根后支撑柱和后尾架,所述前上支撑柱和两根前下支撑柱的前端共同连接在一车头固定座上,两根所述前下支撑柱对称设置在前上支撑柱下方两侧,前上支撑柱后端连接有车垫固定座,两根所述后支撑柱对称设置在车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道路青少年用场地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主要包括前上支撑柱(1)、两根前下支撑柱(2)、两根后支撑柱(3)和后尾架,所述前上支撑柱(1)和两根前下支撑柱(2)的前端共同连接在一车头固定座(4)上,两根所述前下支撑柱(2)对称设置在前上支撑柱(1)下方两侧,前上支撑柱(1)后端连接有车垫固定座(5),两根所述后支撑柱(3)对称设置在车垫固定座(5)两侧,后支撑柱(3)包括后上支撑柱(301)和后下支撑柱(302),两根所述后上支撑柱(301)上端分别固定在车垫固定座(5)两侧,前下支撑柱(2)的后端连接在后下支撑柱(302)上部,所述后下支撑柱(302)整体呈J型且其下端外侧连接有脚踏板(6),所述后尾架连接在车垫固定座(5)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道路青少年用场地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上支撑柱(1)、前下支撑柱(2)、后上支撑柱(301)为圆筒管,所述后尾架和后下支撑柱(302)为方形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道路青少年用场地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固定座(4)为长圆筒管状,所述前上支撑柱(1)靠近车头固定座(4)的一端设有连接柱(7),所述前下支撑柱(2)后端内侧设有连接件一(8),所述连接件一(8)上设有连接孔一(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道路青少年用场地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垫固定座(5)两侧对称设有一对固定柱(10),所述后尾架连接在固定柱(10)上,车垫固定座(5)后端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一体成型连接的连接板一(11),所述连接板一(11)上设有连接孔二(12),车垫固定座(5)上部设有一固定板一(13),所述固定板一(13)两侧设有连接孔三(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道路青少年用场地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尾架主要包括U型尾梁(15)和两根支撑梁(16),所述U型尾梁(15)的前端连接在固定柱(10)上,两根所述支撑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许亮邦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尚野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