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599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包括桥台、支撑座、悬浮车道、行车轨道、蓄水槽,桥台共两个位于采空区两侧外边缘位置处,其两桥台之间的采空区场地向下开挖承载基坑,承载基坑内设蓄水槽,悬浮车道位于两桥台之间,悬浮车道上端面与至少两条行车轨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可以消除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可对列车动荷载产生的振动波进行能量吸收,另一方面可对采空区场地剩余变形具有良好的调节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水蚀和消除动荷载产生的共振效应传递的能力。水蚀和消除动荷载产生的共振效应传递的能力。水蚀和消除动荷载产生的共振效应传递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属工程建设及检测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拥有丰富的地下资源,在过去几十年间因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面积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网已逐渐形成“四纵四横”规模,凭借惊人的发展速度以及过硬的实力,我国高铁已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认可。根据“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到2030年我国将形成以“八横八纵”的高级铁路为主干线、其它高级既有铁路和城际铁路等为次支线的格局。但由于地下资源开采大省诸多采空区的存在,使得高速铁路的规划普及变得困难,严重滞后了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而高铁动车机组对路基不均匀沉降又极为敏感,桥墩结构对沉降应变能力较差且成本相对较高,铁路运营过程中只能利用列车运行中短暂的天窗期进行纠偏,既保证生产又保障安全的要求难度极大。因此,找到一种适用于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抗变形可纠偏路基形式迫在眉睫。
[0003]公开号为CN207582209U的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高速铁路路基变形修复结构,其提出的技术方案中,仅仅提供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包括桥台、支撑座、悬浮车道、行车轨道、级配碎石垫层、蓄水槽、储液罐、增压泵、无机稳定盐溶液、沉降监测点、锚固槽及数据接收终端,所述桥台共两个位于采空区两侧外边缘位置处,其两桥台之间的采空区场地向下开挖承载基坑,所述承载基坑内设与承载基坑同轴分布的蓄水槽,所述蓄水槽与承载基坑底部间通过级配碎石垫层连接,所述悬浮车道位于两桥台之间,其下端面另嵌于承载基坑内,所述悬浮车道两端及侧表面分别通过支撑座与桥台上端面及承载基坑上端面连接,所述承载基坑及基坑内蓄水槽均包覆在悬浮车道外,且蓄水槽内设液面比悬浮车道下端面高至少5毫米的无机稳定盐溶液,所述蓄水槽内的无机稳定盐溶液另通过循环管路与储液罐连通,且循环管路上设至少一个增压泵,所述悬浮车道至少一条,悬浮车道上端面通过若干锚固槽与至少两条行车轨道连接,且行车轨道与悬浮车道轴线平行分布,所述沉降监测点、锚固槽沿行车轨道轴线方向均布,且沉降监测点、锚固槽间相互间隔分布,所述储液罐、增压泵、数据接收终端均与桥台连接,且所述数据接收终端分别与支撑座、增压泵、沉降监测点间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包括定位垫块、承载台、自动水准平台、液压千斤顶柱、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定位垫块下端面与若干液压千斤顶柱连接,各液压千斤顶柱环绕定位垫块轴线均布,且液压千斤顶柱下端面嵌于桥台及承载基坑上端面内,所述定位垫块上端面设自动水准平台,与自动水准平台同轴分布并通过自动水准平台与承载台连接,所述承载台包覆在定位垫块上端面外,且承载台下端面与自动水准平台上端面间通过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自动水准平台、液压千斤顶柱、压力传感器均与数据接收终端电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水准平台上设至少一个位移传感器和至少一个角度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均与数据接收终端电气连接,所述承载台为棱台结构及球冠状结构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承载台对应的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伟邹友峰顿志林张文志高保彬任连伟蔡来良任筱芳薛永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