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全熟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62010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循环全熟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循环全熟料混凝土的组分包括胶凝材料和骨料,所述胶凝材料和骨料通过对水泥熟料块和/或回收熟料进行粉碎后得到;所述胶凝材料呈粉末状,所述骨料的粒径大于所述胶凝材料;所述回收熟料采用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A.对水化后的所述可循环全熟料混凝土进行干燥、粉碎,得到干粉料;B.对所述干粉料进行煅烧;C.所述煅烧结束后冷却,即得所述回收熟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循环全熟料混凝土可多次循环使用,无需再开采矿山,有助于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可循环全熟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建筑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该行业所面临的环境压力愈发显著。在建筑材料中,水泥作为不可或缺的核心构件,尽管其具备优越的技术性能,但生产过程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

2、传统的硅酸盐水泥(opc)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水泥类型,其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原料的分解与熟料的烧制两个重要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涉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以及熟料制备环节,这不仅导致矿物资源的大量消耗,而且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co2)。据统计,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会释放约0.85吨的co2。此外,生产所需的高温煅烧工艺还需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进一步增加了碳排放量。水泥行业作为全球工业生产中co2最大的排放源之一,其排放量约占全球总量的8%,因此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关注点。

3、在混凝土建筑服役结束之后,会产生数量巨大的混凝土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占据整个建筑垃圾的50%以上。它们主要来源于建筑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循环全熟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循环全熟料混凝土的组分包括胶凝材料和骨料,所述胶凝材料和骨料通过对水泥熟料块和/或回收熟料进行粉碎后得到;所述胶凝材料呈粉末状,所述骨料的粒径大于所述胶凝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全熟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的粒径为0.15-4.75 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全熟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与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为3:1-5: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全熟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循环全熟料混凝土的组分还包括水,水与所述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为0.5-0.8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全熟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循环全熟料混凝土的组分包括胶凝材料和骨料,所述胶凝材料和骨料通过对水泥熟料块和/或回收熟料进行粉碎后得到;所述胶凝材料呈粉末状,所述骨料的粒径大于所述胶凝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全熟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的粒径为0.15-4.75 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全熟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与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为3:1-5: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全熟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循环全熟料混凝土的组分还包括水,水与所述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为0.5-0.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辉靖瑞丰王恒汪澜朱建平管学茂刘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