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对滚筒状的操作旋钮进行旋转操作而能够获得规定信号,且即使操作旋钮的直径被细径化,也能够较容易地配设的节奏发生机构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这种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作为操作旋钮的节奏发生机构,在设置在左圆形侧部侧的凹部内以挠曲的方式收容螺旋弹簧32,由其加载力使可动锁定体33与外侧的固定锁定体34弹性接触。这样一来,即使操作旋钮被细径化,也能够较容易地配设,而且能够长期维持良好的节奏感。(*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被使用在各种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部等上,旋转操作滚筒状的操作旋钮而获得规定信号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各种电子设备,在表示部上显示各种菜单,并一边使光标移动一边进行期望操作的形式正在增加。作为其输入操作方法,旋转操作圆盘状或滚筒状的旋转部件而进行的方式正在增加。而且,因为这种具备滚筒状的旋转部件的转动操作型电子零件,在用拇指等的操作性上优异,所以作为例如便携设备的输入操作部而被装载的情况正在增多。下面,对于使用上述以往的滚筒状的旋转部件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参照图10~图12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使用以往的滚筒状的旋转部件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的概要的外观立体图,图11是其剖视图,图12是其立体分解图。在这些图中,在外形为圆柱滚筒状的操作旋钮1的右圆形侧部侧,在设置在其右圆形侧部的凹部内,可共同旋转地安装有接触电刷3。由具备供该接触电刷3的电刷部3A前端弹性接触的固定触点4的触点基板5和接触电刷3构成编码装置(编码器)等的旋转触点部2。而且,为了能够获得与上述旋转触点部2的规定输出信号同步的节奏感(拨动感),在其左圆形侧部侧,构成有节奏发生机构(拨动感发生机构)9。而且,节奏发生机构9,由可同步旋转地被安装在设置于操作旋钮1的左圆形侧部的凹部内的金属薄板制的节奏弹簧(拨动感弹簧)6、和在该左圆形侧部的端面侧被配置成固定状态的树脂制的固定锁定体7构成。该节奏弹簧6,将平板状的弹簧材料折叠成两层而构成,在位于其左圆形侧部的端面侧的板部分上具有暗销6A。而且,通过该暗销6A弹性接触在固定锁定体7的凹凸部7A表面,而能够获得与操作旋钮1的旋转同步的节奏感。设成该节奏感和从上述旋转触点部2获得的电信号同步的结构。而且,操作旋钮1,通过旋转触点部2的触点基板5和节奏发生机构9的固定锁定体7,而被从两侧部侧可旋转地保持。使用了如上所述地构成的以往的滚筒状的旋转部件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使操作旋钮1旋转,从而能够从旋转触点部2获得规定信号,同时,当其操作时,通过节奏发生机构9能够获得规定的节奏感。再者,在这些图中所示的结构的装置,因为除了操作旋钮1的旋转操作,也可进行按压操作,所以还图示了在该按压操作时接触分离的开关8等,但是省略了与该按压操作相对应的结构部分和动作的说明等。另外,使用了以往的滚筒状的旋转部件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例如,被公开于特开2001-148219号公报中。
技术实现思路
随着近年的设备的小型化、薄型化,装载于其上的以往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也被要求小型薄型化,操作旋钮的小型细径化(直径细化)等正在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以往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由以将平板状的弹簧材料折叠而形成的节奏弹簧6的一个部位的暗销6A、弹性接触滑动于由树脂形成的凹凸部7A上的节奏发生机构9来产生节奏感。但是,该节奏发生机构9,随着操作旋钮1被细径化,构成暗销6A的部分的弹簧长度变短,为了得到必要的弹性接触力而要相应地改变弹簧材料的材料厚度,或者改变弹簧形状等。可是,其相应设计等需要时间。另外,其适应性也有限制,因此期望有不局限于操作旋钮1的细径化等并能够较容易地得到必要的弹性接触力的新型的节奏发生机构的结构。本专利技术,是解决像这样的以往的问题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具备即使是操作旋钮的直径被细径化也能够较容易地配设,同时能够确保以较大的弹性接触力的弹性接触状态并能够长期维持良好的节奏感的节奏感发生机构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一种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它是具备外形大体为圆筒状,在右圆形侧部侧配置有旋转触点部等旋转机构部,在左圆形侧部侧配置有节奏发生机构的滚筒状的操作旋钮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上述节奏发生机构,具备相对于前述操作旋钮内的中间壁以挠曲的状态与上述操作旋钮的旋转中心轴线共轴地配置的螺旋弹簧,和具有以收容状态配置在前述操作旋钮内、由前述螺旋弹簧的加载力而被向前述左圆形侧部的端面侧加载、与以固定状态配置在前述左圆形侧部的端面侧的固定锁定体弹性接触的构造的可动锁定体;前述螺旋弹簧及前述可动锁定体,随着前述操作旋钮的旋转而同步旋转;在前述旋转时,前述可动锁定体的向上述左圆形侧部的端面方向突出地设置的凸部,越过上述固定锁定体的向上述中间壁方向突出地设置的凸部上面,随着与此时的前述可动锁定体的沿前述旋转中心轴线方向的移动相对应的前述螺旋弹簧的挠曲力而感觉到节奏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的剖视图。图2是从右方看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从左方看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作为其要部的旋转触点部的接触电刷和固定触点的配合状态的平面图。图7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的要部的节奏发生机构的稳定状态的图。图8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的要部的节奏发生机构的动作中的状态的图。图9是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的要部的操作旋钮的保持部分制成为另一结构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使用以往的滚筒状的旋转部件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的概要的外观立体图。图11是使用以往的滚筒状的旋转部件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剖视图。图12是使用以往的滚筒状的旋转部件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9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的剖视图,图2是其从右方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其从左方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其俯视图,图5是其侧视图,图6是表示作为其要部的旋转触点部的接触电刷和固定触点的配合状态的平面图。在这些图中,大致圆筒状的操作旋钮11,是左右两边的圆形侧部部分被构成为圆形凹部状的成形树脂制品,其凹部的底部彼此之间形成有中间壁11A。而且,在其右圆形侧部侧的凹部底部,与圆筒的中心轴线同心地(共轴地)、可与操作旋钮11共同旋转地固定有构成旋转触点部21的一部分的接触电刷22。再者,在操作旋钮11的右圆形侧部侧的凹部的底部中心位置,配置有与旋钮11的中心轴线一致的右中心轴11B。而且,上述接触电刷22,由弹性金属薄板形成,在平板状的大致环状的电刷本体部22A上,以120°间隔具备以向旋钮11外侧突出的方式呈倾斜状态地弯曲形成的三组电刷部22B。该各电刷部22B的前端,与以固定状态以塞住操作旋钮11的右圆形侧部侧的凹部的方式配置的触点基板23的触点配设部24表面弹性接触。在该触点配设部24的与接触电刷22的对向面上,以规定模式成露出状态地配置着固定触点25。而且,如图6的平面图所示,固定触点25被构成为,以互相电气独立的状态并列设置有分别被形成为大致扇状的共用触点25A和两个信号触点25B。成为可通过上述接触电刷22的三组电刷部22B在其上方顺次滑动,从共用触点25A和各信号触点25B的端子间,得到相位偏移了的矩形输出的结构。即成为能够得到二相的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的结构。再者,在图6中,为了易于识别,对固定触点25的部分画上斜线表示。而且,触点配设部24,在在遍及其整个外周地设置的阶梯部24A上嵌入有外形为O字状且剖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它是具备外形大体为圆筒状,在右圆形侧部侧配置有旋转触点部等旋转机构部,在左圆形侧部侧配置有节奏发生机构的滚筒状的操作旋钮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上述节奏发生机构,具备:相对于前述操作旋钮内的中间壁以挠曲 的状态与上述操作旋钮的旋转中心轴线共轴地配置的螺旋弹簧,和具有以收容状态配置在前述操作旋钮内、由前述螺旋弹簧的加载力而被向前述左圆形侧部的端面侧加载、与以固定状态配置在前述左圆形侧部的端面侧的固定锁定体弹性接触的构造的可动锁定体; 前述螺旋弹簧及前述可动锁定体,随着前述操作旋钮的旋转而同步旋转;在前述旋转时,前述可动锁定体的向上述左圆形侧部的端面方向突出地设置的凸部,越过上述固定锁定体的向上述中间壁方向突出地设置的凸部上面,包含与此时的前述可动锁定体的沿 前述旋转中心轴线方向的移动相对应的前述螺旋弹簧的挠曲力而作为节奏感被感觉到。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11-21 392221/20031.一种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它是具备外形大体为圆筒状,在右圆形侧部侧配置有旋转触点部等旋转机构部,在左圆形侧部侧配置有节奏发生机构的滚筒状的操作旋钮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上述节奏发生机构,具备相对于前述操作旋钮内的中间壁以挠曲的状态与上述操作旋钮的旋转中心轴线共轴地配置的螺旋弹簧,和具有以收容状态配置在前述操作旋钮内、由前述螺旋弹簧的加载力而被向前述左圆形侧部的端面侧加载、与以固定状态配置在前述左圆形侧部的端面侧的固定锁定体弹性接触的构造的可动锁定体;前述螺旋弹簧及前述可动锁定体,随着前述操作旋钮的旋转而同步旋转;在前述旋转时,前述可动锁定体的向上述左圆形侧部的端面方向突出地设置的凸部,越过上述固定锁定体的向上述中间壁方向突出地设置的凸部上面,包含与此时的前述可动锁定体的沿前述旋转中心轴线方向的移动相对应的前述螺旋弹簧的挠曲力而作为节奏感被感觉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零件,其中,进一步具备在被配置在前述操作旋钮的左圆形侧部侧的凹部的内侧壁上,与上述操作旋钮的旋转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政人,西本巧,佐藤顺,西村贵裕,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