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形变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70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金属材料制造、能适用于汽车排放试验中连接车辆排气管口到排放设备采样管口的可形变连接件,由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三套管各1件,衬垫、压套和变形体各2件组成。其中,第二套管右端外径和第三套管左端内径形成配合,拉长或缩短实现长度变形,旋转实现角度变形;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配合为一体后插入第一套管内,通过衬垫限制位于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上的限位块防止脱落而成为整体;压套外径与第一套管内径是螺纹连接,旋转后压套和衬垫一起可对变形体形成挤压,变形体受到挤压后变形从而实现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形变连接件采用金属材料制造,目的是避免传统硅胶连接件释放颗粒影响车辆排放测试结果准确度。果准确度。果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形变连接件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金属材料制造、能适用于汽车排放试验中连接车辆排气管口到排放设备采样管口的长度可以调整、角度可以旋转的可形变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车辆排放测试中,测试中使用的传统硅胶管在排气高温作用下会产生颗粒,导致PM 及PN测量结果不准确。为了解决传统硅胶管影响车辆排放测试的问题,通常将硅胶管更换为内表光洁且耐高温的不锈钢管。不锈钢管起点为车辆排气管口,不同车辆排气管口在实验室中位置不同;不锈钢管终点为排放设备的采样口,采样口在实验室中的位置固定。要实现连接,就需要设计一种能利用金属制造的可形变连接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采用金属制造,能适用于汽车排放试验中连接车辆排气管口到排放设备采样管口长度和角度均能调节的的可形变连接件。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可形变连接件,采用金属材料制造,能适用于汽车排放试验中连接车辆排气管口到排放设备采样管口,包括:
[0005]第一套管1,其第一端口内壁形成有第一限位部1.1,其第二端内口壁形成有第二限位部1.2;
[0006]第一衬垫2和第二衬垫3,分别从第一套管1左右两端装入,分别紧贴第一限位部 1.1和第二限位部1.2;
[0007]第一压套4和第二压套5,分别从第一套管1左右两端通过螺纹旋合,分别与第一衬垫2和第二衬垫3共同作用挤压第一可变形件8和第二可变形件9;
[0008]第二套管6,其第一端管口经过第一衬垫2和第一压套4插入第三套管7左端管口,其外径与第三套管7内径形成配合;另外其外径设有限位块并被第一衬垫2限位防止从第一套管1的左端口脱落;
[0009]第三套管7,其第一端管口经过第二衬垫3和第二压套5插入第二套管6右端管口,其内径与第二套管6外径形成配合;其外径设有限位块并被第二衬垫3限位防止从第一套管1的右端口脱落;
[0010]第一可变形件8,其设置于第一衬垫2和第一压套4之间,受挤压后会密封第一套管1左端内径和第二套管6外径之间的间隙;
[0011]第二可变形件9,其设置于第二衬垫3和第二压套5之间,受挤压后会密封第一套管1右端内径和第三套管7外径之间的间隙。
[0012]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可形变连接件,第一限位部1.1和第二限位部1.2是形成在第一套管1内壁的环形阶梯结构。
[0013]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可形变连接件,还包括:
[0014]第三限位部4.1,其设置在压套4第二端管口处,其能限制压套4插入第一套管1 内的长度。
[0015]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可形变连接件,还包括:
[0016]第四限位部5.1,与第二套管6焊接一体,能被第一衬垫2右端管口限制轴向脱离第一套管1。
[0017]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可形变连接件,还包括:
[0018]第五限位部6.1,其设置在第二套管6右端外径壁上,其能和第三套管7左端面限制第二套管6插入第三套管7中的长度。
[0019]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可形变连接件,还包括:
[0020]第七限位部7.1,与第三套管7焊接一体,能被衬垫3左端管口限制轴向脱离第一套管1。
[0021]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可形变连接件,还包括:
[0022]第八限位部7.2,其设置在第三套管7左端内侧壁上,其与第二套管6右端管口配合能限制第二套管6插入第三套管7中的长度。
[0023]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可形变连接件,第一套管1与压4和压5通过螺纹连接;
[0024]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可形变连接件,第一可变形件8和第二可变形件9为环形体。
[0025]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可形变连接件,第一可变形件8和第二可变形件9为环形体。
[0026]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可形变连接件,第一可变形件8和第二可变形件9采用铜或铜合金制作。
[0027]本技术工作原理及技术效果如下:
[0028]可形变连接件的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是车辆排气管口到排放设备采样口连接管路的一段。第二套管右端外径和第三套管左端内径形成配合,拉长或缩短实现长度变形,旋转实现角度变形;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配合为一体后插入第一套管内,通过衬垫限制位于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上的限位块防止脱落而成为整体;压套外径与第一套管内径是螺纹连接,旋转后压套和衬垫一起可对可变形件形成挤压,可变形件受到挤压后变形从而实现密封。本技术的可形变连接件能采用金属材料制造,能适用从车辆排气管口到排放设备采样口的连接硬管的长度和角度调节,目的避免硅胶管连接件释放颗粒影响车辆排放测试结果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2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0]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第一套管1
[0035]第一限位部1.1
[0036]第二限位部1.2
[0037]衬垫2
[0038]衬垫3
[0039]压套4
[0040]第三限位部4.1
[0041]压套5
[0042]第四限位部5.1
[0043]第二套管6
[0044]第五限位部6.1
[0045]第三套管7
[0046]第七限位部7.1
[0047]第八限位部7.2
[0048]第一可变形件8
[0049]第二可变形件9。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加以应用,在没有背离专利技术总的设计思路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5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可形变连接件第一实施例,包括:
[0052]第一套管1,其第一端口内壁形成有第一限位部1.1,其第二端内口壁形成有第二限位部1.2;
[0053]第一衬垫2和第一衬垫3,分别从第一套管1左右两端装入,紧贴第一限位部1.1 和第二限位部1.2;
[0054]第一压套4和第二压套5,分别从第一套管1左右两端通过螺纹旋合,分别与第一衬垫2和第二衬垫3共同作用挤压第一可变形件8和第二可变形件9。
[0055]第二套管6,其右端管口经过第一衬垫2和第一压套4插入第三套管7在端管口;
[0056]第三套管7,其左端管口插入第二衬垫3和第二压套5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形变连接件,采用金属材料制造,能适用于汽车排放试验中连接车辆排气管口到排放设备采样管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管(1),其第一端口内壁形成有第一限位部(1.1),其第二端内口壁形成有第二限位部(1.2);第一衬垫(2)和第二衬垫(3),分别从第一套管(1)左右两端装入,分别紧贴第一限位部(1.1)和第二限位部(1.2);第一压套(4)和第二压套(5),分别从第一套管(1)左右两端通过螺纹旋合,分别与第一衬垫(2)和第二衬垫(3)共同作用挤压第一可变形件(8)和第二可变形件(9);第二套管(6),其第一端管口经过第一衬垫(2)和第一压套(4)插入第三套管(7)左端管口,其外径与第三套管(7)内径形成配合;另外其外径设有限位块并被第一衬垫(2)限位防止从第一套管(1)的左端口脱落;第三套管(7),其第一端管口经过第二衬垫(3)和第二压套(5)插入第二套管(6)右端管口,其内径与第二套管(6)外径形成配合;其外径设有限位块并被第二衬垫(3)限位防止从第一套管(1)的右端口脱落;第一可变形件(8),其设置于第一衬垫(2)和第一压套(4)之间,受挤压后会密封第一套管(1)左端内径和第二套管(6)外径之间的间隙;第二可变形件(9),其设置于第二衬垫(3)和第二压套(5)之间,受挤压后会密封第一套管(1)右端内径和第三套管(7)外径之间的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变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晓勇彭永科黄维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